动力够强,底盘极限高,可以开开心心的开。吉利星锐场地试驾评测。
外观设计——整体看起来沉闷低调?但是细节特别精致。
星锐的车身尺寸很大,但在造型上并不出格,但整体形象给人低调的感觉。但仔细观察车身细节,发现外部装饰做得特别用心,完全经得起推敲,长时间使用也不会疲劳。相比很多自主品牌用夸张的外观来吸引眼球,我们觉得这种风格有更深层次的审美。
从正面看,前格栅中央的波纹变成了竖格栅,边缘保留了三层包围格栅,是历史的传承。大灯造型中规中矩。侧脸颊的出风口形状很大,有真实的导流效果,而且边缘线体整体上很立体,看起来有些平淡,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看,感觉就不一样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格栅其实是有明显的内凹的,纵向的镀铬条向两边展开仿佛悬浮在空中,整个队形也有一定的弧度,两边逐渐变短,相当有美感。
我们从侧面看大灯,会发现里面的层次感特别明显。三段式日间行车灯在顶部,近光灯和远光灯前后排列,搭配漂亮的金属罩和镜片,全LED光源,看起来特别迷人。而且从这个角度看前格栅的凹形更明显。?
从侧面看,前悬架略短,后悬架较长,轴距特别足,整体比例非常和谐。B柱后面的车顶平滑延伸,与后舱自然融合,营造出大溜背造型,也让D柱显得非常结实有力。腰线挺拔硬朗,下摆裙线特别立体。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785/1868/1469mm,轴距2800mm,达到了以往b级车的水平。其宽度饱满,但高度较低,投影面积较大,重心较低,有效提高了控制能力。
前后轮规格为225/45?R18,双色双五辐轮毂再次营造出层次感,非常巧妙。内部有醒目的红色制动卡钳,运动气质再次体现。符合固特异鹰吗?F1系列轮胎抓地性能优异。?
从车尾看,车身宽度确实比较充裕,再加上较高的车身造型,看起来重量很强。被戳翻的车尾露出一点性感。不是贯穿尾灯,而是用镀铬条贯穿左右。
尾灯的三段式脉冲灯带变成了三组,辨识度很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车尾也是一个凹面,与车头再次呼应。
采用全黑裙,采用两侧双出的排气管布局。椭圆形喷嘴精致,中央有扩散器造型,提升运动效果。
汽车布局——重叠布局不跟风?车厢有没有豪华感?后排空间太大
车厢内部采用“时空重叠座舱”的布局理念。整个中控台的各个部分都是单独造型,排列强调错落有致,再加上简化的按键排列,整体看起来并不混乱。车厢的用料和配色都下了很大功夫。中控台、门板、座椅都是游艇蓝+灰白色拼接,覆盖了大量的软性材质、喷漆面板、拉丝铝、真皮,搭配车香、多色氛围灯、BOSE音响等配置,营造了一定的豪华感。
这款顶配车型配有真皮包裹的方向盘,手感细腻,方向盘大小合适,握径饱满。虽然不是平底,但是做出来的指套非常贴合手型,也很容易控制角度。后部配有换挡拨片,横向辐条上的多功能按键也很方便。
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的UI界面简洁美观,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会显示不同的风格和颜色。图中上半部分为舒适模式,左下部分为经济模式,右下部分为运动模式。它还可以与中央控制面板链接,将导航信息投影到仪表板上。注意,运动模式下的怠速是900转,明显高于舒适经济型的700转。
12.3英寸悬浮式中控面板支持触控和语音控制,搭载最新的纪可GKUI系统,支持整车OTA升级,让其可以像燃油车一样享受诸多功能的升级迭代,这是CMA平台架构的优势。其他主要功能,如导航、上网、娱乐等功能齐全,车辆的很多硬件功能也可以通过屏幕设置。
挡杠平台布局比较简洁,左侧布置游艇式电子杠,后部有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危险警示灯按钮和驾驶模式调节滚轮,右侧有带滑盖的水杯槽,保证了车内的整洁。此外,中央扶手被类似麂皮的材质包裹,手感更加舒适。
前排储物空间充足,吧台架前的手机储物板支持无线充电,水杯架有限位功能,扶手箱下储物空间大,吧台架下储物空间大开口,有两个USB接口,12V电源。
这款顶配车型的座椅采用了真皮包裹,肩部、头枕、侧撑都采用了仿皮草材质来提高摩擦力,配色非常上档次。皮质表面和填充物手感较硬,有欧车的感觉,支撑力十足,横向支撑也很到位。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高度(2向)和腰部(4向)电动调节,功能也很完善。
后座的材质和前座一样,皮面和填充物的质感也差不多。整个座椅比较硬,支撑性好,比较适合长途骑行。坐垫的长度足以完全支撑大腿,倾斜的布局带来了微斜的坐姿,但椅背的侧向支撑稍显不足。空间方面,侃哥身高1.72cm,腿部空间近3拳,头顶空间1拳。横向空间特别充裕,大空间的优势充分展现。配置方面,有带两个水杯架的折叠扶手,三个独立头枕,还有落地式空调出风口,USB接口,储物格,功能相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顶配车型还配备了调节副驾驶后方的电动钥匙,带来了更加尊贵的体验。
配备可开启全景天窗,受滑动车顶影响,整体采光面积不大。
后备箱内部内窄外宽,容积不公布。由于溜背的影响,高度压缩,深度比较长。视觉上放两个大行李箱没问题,就怕行李多了会更紧张。后备箱开口不大,大件行李进出可能不方便。地板下配有非全尺寸备胎和维修工具,以备紧急情况。
动力和控制-启动时地板油会响吗?灵敏控制?底盘的极限高度
动力方面,目前星锐搭载Drive-E系列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40 kw(190 PS)/4700 rpm,最大扭矩300Nm/1400-4000rpm,匹配7速DCT powershift。资料显示,发动机是低功率版本调校的,与目前先进的1.5t发动机的输出处于一个水平线上,但毕竟它的排量摆在那里,300Nm的扭矩对于1.5T的车重来说已经足够奢侈了..
试驾在封闭场地进行,采用模拟赛道驾驶环境,加上有比赛,我们采用了暴力驾驶模式。第一次全油门起步,在这样的沥青路面上,尽管固特异鹰?F1轮胎还是容易出现轮胎异响,失去一些抓地力。可以看出发动机扭矩强劲,变速器档位1有非常好的扭矩放大效果,瞬间就能进入峰值扭矩平台。当然,这样的开始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第二圈,我们控制油门,半油门起步,所以整个起步要顺畅很多。
一旦车身滑出,用全油门加速,直接把发动机转速拉到3000转,可以获得强烈的推背感。这时候固特异轮胎可以稳定而坚定的把扭矩释放到路面上,加速特别快。百米直线一眨眼就到了尽头,速度可以轻松达到80 km/h,这种起步加速能力让它在红绿灯前的任何一辆车里都感觉很自信。在小路的尽头,有一个回头路。我们需要控制好速度,一脚刹车到底,一股巨大的阻力随之而来。刹车过程中,车身平稳,速度快速下降,没有不必要的来回晃动。顺利过弯,满油再次加速,7速powershift降档动作利落干脆,拉起速度,动力再次涌入。
接下来就是绕桩测试了。方向盘的转向力度适中,短车头便于我们控制车头的位置,尽量靠近桩斗。在换线的过程中,需要均匀控制力量,保证速度不衰减,不能突然加快破坏节奏,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桩斗区。星锐低矮的车身,宽大的胎面,硬朗的悬挂,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当车身从左向右连续滑动时,侧倾始终保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反复晃动。我们很担心2800mm的轴距会降低后轮的循迹性能,但从实际反馈来看,后轮并没有被严重甩出,基本能跟上前轮的俯仰。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后多连杆式独立的悬架组合,前驱布局。全系标配博世9.3?ESC车身电子稳定控制,集成BA刹车辅助,HAC上坡辅助等功能。悬挂调校有着欧洲车的扎实感,能将一部分高频小振幅的路况信息传递到座椅上,让驾驶者心中有数,在通过一些大振幅减速带时,能很好的过滤一些震动,减少不适感。
星锐的NVH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发动机在3000转以上会有明显的嘶嘶声,在这个转速下会比较沉稳。风噪控制得当,在赛道上因为速度慢基本感觉不到。虽然轮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蹂躏,但传递到车厢各处的运动其实并不大,通过减速带时的“砰砰”声也是又粗又低,说明底盘的连接衬套质感不错。
侃哥点评:
这次没有在开阔的道路上试驾,所以路试的感受暂且不提。封闭试驾,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动力强劲。对于星锐来说,2.0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其实有点富余。厂家之所以这么愿意出成本,是希望车主有绝对的信心。在CMA平台下,车辆的底盘也有了本质的飞跃,车身高度低,轮距大,带来的重心低,重心偏差小,悬挂强劲有力,使得车辆的动力性能稳定,完全匹配强劲的动力。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