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到民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清朝(1636 ~ 1911年[1],说1616年建立[2],1644年为全国政权)。
1616(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授命元年),清朝开国者努尔哈赤被称为可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称帝,改国名为“大清”。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被贬为清朝,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大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朝顺治皇帝迁都北京,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的20年里,清朝先后消灭了大顺、大西、南明政权,基本统一了全国。
清朝都城最初建立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1621迁都辽阳,1625迁都沈阳(改名盛京),1644定都北京,定都盛京。
清朝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4],鼎盛时期疆域达到13万平方公里。其疆域西跨秦岭,西北跨达巴喀什湖,北连西伯利亚,东北连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连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连南海诸岛[5]。
1911年(清宣彤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民国元年)65438+10月1,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彤正式退位,清朝灭亡。历经十二个皇帝,清朝统治了这个国家268年。[编辑此段]清史五世达赖出现在顺治皇帝之前。清朝是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伟大朝代之一。清朝的人口也是封建王朝中最多的,清朝末期达到4亿多。到了清代,疆域扩大,鼎盛时期疆域达到654.38+03万多平方公里。清初,为缓解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开荒和减免赋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到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这样一来,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到十八世纪末,清朝人口已达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台湾省,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部边界。乾隆中期平定准噶尔、回鹘,统一新疆。这不仅解决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矛盾,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干时期编撰了《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几部名著,为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朝也有很多弊端。明朝后期,帝制有些松懈,清朝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清初大力推行圈地、收费等恶政,极大地破坏了中原经济。重农抑商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制造了许多文学监狱,加强了文人的思想控制,导致思想上“千军万马”;编纂古籍时,被肆意破坏。剃发更衣,某种程度上分裂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给旗手寄养的特权,让它迅速腐败。统治者轻视科学技术,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1840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进行赔偿,开放通商口岸。中国主权严重受损,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重,生活窘迫。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后金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源于2000多年前的“苏神”,汉晋时称为“夷楼”,南北朝时称为“卜吉”(读作“莫吉”),隋唐时称为“洪”,曾建立过渤海王国。辽金时期称“女真人”,辽书中也称“女真人”。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从元朝开始,女真人就一直生活在东北。
明初,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蛮夷女真三部分。后来又按地区分为建州、长白、东海、呼伦四个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和努尔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全部投降明朝。清朝的统治者是爱新觉罗氏,女真人,建州人。孟格帖木儿(努尔哈赤第六祖,后被封为昭祖始皇帝),建州女真首领,明朝佐为统帅,因部落冲突于1433年被杀。1440年,建州南迁,最终定居赫图阿拉。建州女真部南迁后,与明朝联系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被任命为建州左后卫司令,其中13人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他们先后兼并了海西的女真部,征服了东海的女真部,统一了所有的女真部。他还修建城市,任命大臣,制定法律,处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根据军事组织形式,编制女真,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它是一个军民团结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可汗,其国名为金(史称后金),确立了元的命运,公开反叛明政府。1618年,努尔哈赤发表“七大恨”,誓言声讨明朝,震惊全国。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几年之内连失辽东七十余城。
1621年,努尔哈赤攻陷辽阳、沈阳,迁都辽阳。1625年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大臣们的反对,决定迁都沈阳。农历三月初三,祭奠完祖陵后,他率领百名官员从东京(辽阳)出发,在虎皮哨所过夜,次日抵达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但努尔哈赤在1626年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炮火打成重伤,不久就去世了。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发动攻势,并与蒙古各部联手,影响力不断扩大。
统一全国
1635年,清太宗废除旧族名“沈竹”(女真),决定改称“满洲”。1636年,清朝向漠南蒙古投降。同年,皇太极称帝,改“晋”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国号为崇德。
1640年,明清爆发宋金战争。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晋松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彻底崩溃,宁远成为关外孤城。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农民军的围攻中,在皇城后面的景山自杀。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被清除。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入关,以吴三桂为首领,击败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同年,清朝顺治皇帝迁都北京,祭奠天地祖宗,称自己是全中国的君主。
然后清军南下杀农民军,北方地主官僚打招呼,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老设立了几个小朝廷,称为南明(弘光、龙武、邵武、李咏)。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的大西政权。清朝在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消灭大西、南明龙武、南明邵武;1662年,南明历被毁;消灭1664的大顺余孽。经过20多年的战乱,清朝基本统一了全国。
李自成死后,外交部会同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封锁银溪,以抗清。1647年,清军在泉州大败,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南明时期,江西的金圣焕和广州的李成栋先后达到了第一次反清斗争的高潮。然而,李咏政权无法团结一致抗敌,这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从1649到1650,何腾蛟、瞿士义先后死亡。1652年,李定国率领八万大军出广西,下到桂林,进入湖南、广东。"两位著名的国王震撼了世界。"。刘文秀还进攻四川,收复了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反清军队也发起进攻,反清斗争再次达到高潮。这时,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的冲突爆发了,这破坏了良好的局面。孙可望失陷后,云贵的实际情况为清军所知。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入滇,1662年,南明皇帝李咏被杀,南明灭亡。
清军在向江南进军的过程中,作恶多端,激起了江南民众的强烈反抗,尤其是理发令的执行,在各地燃起了反对清朝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屠杀扬州、嘉定、江阴等地的城市,史称“十号扬州,三号嘉定”。此后清军各地“剃头换衣”,人口骤减,导致西南民生萧条,万里不见人。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通过将湖广人口迁入四川以补充劳动力不足,被视为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川”。
明朝延平王郑成功于1661年收复了当时还是荷兰殖民地的台湾省。李咏被杀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李咏号,尊明朝前宁静国王朱淑贵为监国。1683年台湾省被清朝统一,1684年台湾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