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历史掺杂着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可以说历史的发展是偶然的吗?

忽略了必然性,就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忽略偶然性,就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封地立国的封建制度必然被帝制所取代;两千多年后,专制皇权制度终于被* * *制度所取代。袁世凯和溥仪都无法恢复帝制。这是历史的必然。今天,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再梦想恢复帝制了。如果今天还有人想要梦想一个帝国,那必然会成为历史的又一个笑柄。

然而,历史的发展充满了偶然性。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忽略偶然性,就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两者都不可取。

历史偶然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二是历史记载的偶然性。

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二是指历史人物的偶然性。

春秋时期的晋国,既是大国,也是强国。晋国的强大和统一阻止了秦国东进的任何可能性。但在晋国内部,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清势力占主导地位的现象。最终汉、赵、魏、致仕等六国贵族的势力成为皇权的巨大威胁,但这种现象在秦国并不严重。晋国的清朝势力强大,鼎盛时期分裂为韩、赵、魏三部分,强大统一的晋国被韩、赵、魏取代。晋国强大统一的状态消失了,对秦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从此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虽然郭芹向东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郭芹东进的大趋势已经形成。清泉坐上王位是春秋时代的历史必然,但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也是历史偶然。秦国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清军威胁王权的现象,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够吞并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历史人物的出现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秦王·嬴政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能登上历史的舞台,也是历史的偶然。

首先,嬴政成为秦王与他的曾祖父秦赵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嬴政的曾祖父赵翔继位,嬴政永远不可能成为秦王。

秦武王,秦王赵翔同父异母的兄弟,是一个天才的举重运动员,力气很大。他特别喜欢举重。他在和大力士孟硕比赛抬鼎的时候摔断了腿。估计是他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是缺乏教练的指导。伤势非常严重,秦武王很快因伤去世。

秦武王登基时很年轻,做了三年君主就去世了,导致死后没有儿子;这样,法定继承人就不在了。而且他因伤突然去世,来不及安排继承人;这样,谁能继任秦王?秦王能继承王位吗?

秦武王死后,谁能继承秦王的王位,立即成为秦王朝的一件大事。

根据宗法制度的原则,只有的弟弟们才能继承秦国的王位。所以后宫嫔妃中有儿子的,有条件争夺皇位;虽然后宫无子的妃嫔、朝臣无条件继承皇位,但很多人希望他们能有建立新王的功德,也参与到这场斗争中。

这个时候秦只有三个人有能力决定这个问题。

一个是秦惠文王的皇后,已经是太后了;第二个是秦武王女王;还有一个人,虽然不是皇室成员,但是很厉害。

他的名字叫魏冉。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时代的魏冉都曾在朝廷做官,他们都是有权势的人物。

表面上看,三人都有一定的决策权,称为三票制。

秦惠文的皇后,秦武王皇后,从来不干预政治,实力不足。所以,这两票只是一种姿态。魏冉是不同的。他是秦惠文和秦武王的元老,在朝鲜很有影响力。他的一票是三票中最关键的一票。

秦惠文的皇后和秦武王的皇后在谁应该是继承人的问题上与魏冉意见不一。然而,魏冉有权。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一票之差搞定了这件事,并迫使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嬴姬成为秦王。此时,嬴姬正在燕国当质子(一个人质的儿子)。当嬴稷被宣布为新秦王的继承人时,赵武灵王派遣赵谷到燕国会见嬴稷,以便与嬴稷建立友好关系。燕国也愿意谈恋爱,全力配合。嬴稷成功地回到了秦国,并被封为秦王。

嬴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他的皇位继承完全由魏冉敲定;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他的继位却为他的曾孙赢得政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其次,秦王赵翔英年早逝。

秦国的项活得很长,他的太子实在忍受不了长期不能成大器的痛苦,终于先于父亲而死。哀皇子下辈子给了秦始皇的祖父安郭俊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他继承了太子的位置,历史上被称为孝文王。王笑文继承了王位,因为他的兄弟死了,也因为他在王子死后被替换为王子。孝文王正式继位仅三天,但他是嬴政的祖父,他的继位又一次为嬴政创造了继位的机会。

又一次,庄襄王意外即位。

孝文王死后,一个陌生人(子楚)继承了王位。孝文王有20多个儿子,在赵威任质子的异乡人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由于大商人吕不韦对陌生人的投资,他成功地成为第一个儿子。孝文王死后,他成了秦国的国君。他是嬴政的父亲,史称秦庄王项。

秦庄王项在来世在位三年,十三岁继位。嬴政做了秦王,才成功吞并六国,留下了他亲手设计、纵横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

秦吞并六国是历史的必然,废除封建郡县也是历史的必然,但秦始皇完成这两项历史使命却是历史的偶然。

同样,汉武帝继位也是历史的偶然。

历史记载也有各种偶然性。

真实的历史和记录的历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都被称为“历史”;而且记录下来的历史习惯上被称为文献,更受重视。

人们往往忘记,被记录的历史受到记录者各种主观因素的制约,往往与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因此,有记载的历史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样,历史没有被历史学家记录下来,也不代表不存在。历史研究要尊重文献记载,但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文献记载。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能是存在的,这是我们今天读历史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过去的30年里,随着许多大型项目的开始,一批批我们从未见过的文件被挖掘出来。它是21世纪的杰出科学:出土文献学。出土文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比如我们过去对秦律的了解并不多,但是《卧虎藏地》秦简的发掘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秦律十八种,有着独特的价值。即便如此,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历史文献还是太少了。然而,这种情况必将得到改善。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出现,一些人们想当然的结论必然会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