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其实是朱元璋的偶像。

阿清人赵翼在他的《二十二史注》中记载“明祖以高涵为师”。他认为明太祖朱元璋是汉高祖的铁杆粉丝。他的待人接物、治国理政的思想都是仿照刘邦的,然后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论点的正确性。

不得不说赵翼的观点很有见地,刘邦确实有很多值得朱元璋学习和崇拜的地方。刘邦虽然生在亭子里,但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穷亭子,和普通人没太大区别。后来他凭着一介布衣,与众多出身贵族的秦末义勇军领袖竞争,最终成为长安皇帝,开启了汉家四百年。

如此巨大的成就,怎能不让同样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羡慕和敬仰?还有一点,他们的出生地很近,一个是凤阳(朱元璋),一个是沛县(刘邦)。按照元朝的行政区划,这两个地方都隶属于河南省江北省。从广义上说,他们是老乡。所以朱元璋在心理上对刘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家乡崇拜这位古代伟人很正常。

当然,朱元璋对刘邦的崇拜也与大臣们时不时的暗示和引导有很大关系。朱元璋刚起兵时,兵少,随时有被吞并的危险。李善长来投敌,朱元璋问他天下何时定。李善长读了很多诗书,对历史的了解当然比当时基本上是个半文盲的朱元璋熟悉得多。

他敏锐地从出生地为朱元璋找到了突破口。他说:“公物离裴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李善长的意思是朱元璋要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善长的话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你就是当代的刘邦!

此外,孔克仁部长等人也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在大臣们一点一点的引诱下,朱元璋开始把刘邦放在心里,把他当偶像崇拜。

朱元璋的偶像崇拜之一就是爱读《汉书》。据统计,在《明太祖志》中,朱元璋直接阅读《汉书》的地方有8处,与大臣讨论韩石历史的次数多达41次。洪武元年(1368)四月,元朝湖广省平章的政治官员郭云兵败,被俘,解往朱元璋处。

这时,朱元璋正在那里读一本《汉书》。郭云到了,也不废话,问:“你识字吗?”郭云回答:“知识!”朱元璋把书递给郭云,说:“你看。”。生于郭云的知识分子,读《汉书》当然是小菜一碟,而且这个“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朱元璋边听边点头,郭云读完之后,喜出望外。当场,他给了郭云一个负责该组织的高级官员职位。

朱元璋崇拜刘邦,他经常冒充刘邦。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喜欢把手下与刘邦的文臣武将对应起来。据记载,朱元璋从来不直呼刘基的名字,而称他为“老先生”,而且经常在前人之后称赞刘基,说他是“我的卵巢”。

子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亮。朱元璋说把刘基比作张亮是故意的。他比较了宰相李善长,写进了册封李善长为护国公的制度,说“褒连”。此外,朱元璋还把大将徐达比作。所有的粉丝都一样。不自觉地维护偶像高大全的正面形象是他们的“职责”。朱元璋也不例外。

有一次,朱元璋认为刘邦听了张亮的话,破坏了六国的封印,是一件好事,得意洋洋地说:“皇上听到一句好话,就能感受到,所以才这么太平?”侍从大臣不同意朱元璋的观点,马上引用自己的偶像,说唐太宗也很好。

谁知,朱元璋一听,那张“不凡的脸”立刻阴沉下来,说:“太宗常有自怜之心,不如高涵!”我连历代皇帝唐太宗都不在乎。还有一次,大臣孔克仁说汉高祖刘邦对汉朝三代礼乐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