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考古的航空摄影技术推动了考古学的新时代。

20世纪初,航拍照片开始被考古学家采用,用来查看从地表高度难以或不可能识别的地表特征。1906年,英国人夏普从飞机上拍摄了著名的史前遗址巨石阵,发展了最早的航空考古航拍技术,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遥感考古的开端。

“以夏普的航拍照片为标志,世界迎来了利用航拍技术进行考古的新时代。”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邓彪表示,继航拍之后,卫星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加深了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21世纪,随着高空间分辨率卫星的陆续投入使用,遥感考古技术日趋成熟,被考古界接受和认可,成为考古调查和保护规划的必要手段。

国内遥感考古也是从航拍开始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何说,上世纪60年代,中国修建了三门峡水库。为了解译地面情况和文物,人们通过航拍发现了一些地面遗址和墓葬,然后开始地面考古,及时进行发掘和研究。此后,空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秦始皇陵考古等大型考古工作中。近年来,遥感考古技术被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监测和管理技术体系。“遥感考古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热气球摄影、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他对傲云说。

回顾遥感考古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刘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2以来一直从事遥感考古工作。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应该在考古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科学、光电技术、地学规律、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直接推动了遥感考古的发展。

“遥感考古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给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问题。当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时,新的方法和领域就出现了。”何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目标和科学发展目标的变化,特别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人们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历史变迁进行跨区域、长时间的研究,遥感考古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