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除皱术的发展历史

1926,一战后,全除皱应运而生。巴黎的皮肤科医生Noel女士在1926的一篇综述文献中首次报道了这一现象。

1921年,约瑟夫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自己在1912年完成了一次全除皱术。

根据Gonzalez-ulloa的记载,20世纪初,坎特内尔(1902)、卡班尼斯(1903)等人就已经进行了皮肤除皱术。Ch.c. Miller (1907)记录的除皱术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所以有人认为全除皱术的创始人应该是Ch.C.Miller,然而那个时期的手术方法是现代医学所不能接受的,比如在老化的皮肤下植入异物,减掉脂肪打开皱纹。

霍尔。nder采用的手术切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除皱术。即在耳前做一个垂直的切口,将切开的皮肤从耳廓向后拉到颈部和项部。当时的手术主要是皮肤切除,有时会在下巴或颈部皮肤切除的基础上去除一些脂肪。

1926,Na?l认为分两次手术疤痕不会很明显。他在前额和颞部发线处进行椭圆形皮肤切开术,有时也采用半月形皮肤切开术。但在手术前期,其不足之处在于皮肤剥离不落实或不充分。Bames,Jseqh,Boargaet等人进一步改进了上述全除皱术。

全除皱术的技术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分离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20世纪40年代,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正式开展全除皱术。之后几经变革,在马里奥·冈萨雷斯—乌洛亚时代,除皱术普遍建立。

自从1969首次提出深部结构的复位后,Tess、Mitz和Peyronie在1976进一步提出了SMAS(浅层肌肉腱膜系统)的概念。后来被公认为第二代除皱手术。

哈姆拉(1992)和高景恒(1994)将除皱术的发展分为三代,即第一代皮下分离提升术、第二代带浅层腱膜系统的皮下分离提升术(SMAS)、深平面提升除皱术和第三代复合除皱术。根据分离面的深浅,有人称骨膜下除皱术为第三代除皱术。

Tessier在1979第七届国际整形外科会议上推荐了一种骨科骨膜下面部提升术。

在1984和1988中,Dsillauis和Santana提出了骨膜下除皱术的经验和理论。认为这是第三代除皱术,有12%的面神经额支麻痹严重并发症,不可取。

从65438到0988,Psillakis报道了105例骨膜下分离除皱术的经验和理论。

Furnas在65438-0989报道了切断颧弓韧带、颈阔肌耳廓韧带、下颌韧带可以提高除皱术的效果。

1990 Hamra报道了403例深度除皱术的经验。发展了Mitz的SMAS除皱术技术,解决了其他手术方法中鼻唇沟过深的难题,并提出该技术为第三代除皱术。

1991年,Antonic和Maillard分别报道了42例和250例改良骨膜除皱术的经验。

Ramire等分别报道了34例和213例颧弓骨膜下除皱术。同年,Hamra在深度除皱术的基础上推荐了复合除皱术的新概念,报道了167例并发症少的经验,重申了第三代除皱术的概念。

但在1993中,Antoio报道了213例及耳前切口骨膜下除皱术的经验,但其中2例出现持续性额肌支麻痹,认为骨膜下除皱术是除皱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在美拉德的评估报告中,提到面神经额支的损伤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什么是第三代除皱术,是复合除皱术还是骨膜下除皱术(骨膜下除皱术),在今天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