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大师:佛教的解脱方法是什么?
那么,佛教解脱法应该如何考证呢?
佛教把从道中解脱出来的修行称为‘修行’,也是非常重视修行的。不努力修行,无法彰显解脱的境界;如果不论证解脱的境界,最终会陷入生死的境界,无法独立于生死;不能独立生死的人,即使学佛,即使出家,即使自以为做了菩萨,也只会种下一些解脱的种子,等待未来的成熟。毕竟他们现在的状态还是普通的。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虽然你是菩萨,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太虚大师说,‘不登祖位,大乘不能真正弘扬。’所谓祖位,就是六净位,是即将进入菩萨圣位的人选。可见,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如果不注重修行,不寻求解脱,在文字和句子中摘取一些古圣先贤的智慧作为炫耀的资本,是没有意义的。
说到修行解脱,有无数种方法。比如《华严经》里,很多菩萨都有自己的逃生之道。文殊菩萨和普贤两大菩萨,各有数不清的解脱方法。
但是解脱的修行有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戒、定、智”三条道。从这三条路径可以进入不受生死束缚的解脱境界,所以叫“三无遗漏”。漏是生死之忧,是摆脱船漏的一个口子。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三不放过”的做法。
(1)纪律
言传身教的定义就是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不能做。综上所述,就是《阿迦玛》第一卷中的卡耶佛,也就是俗称的七佛总诫:‘一切恶业都要避开,一切善业都要追求,心志都要净化,这都是佛法。这是过去最接近当下的七佛共同的戒律。如果我们确实达到了这个要求,我们就是一个标准的纯佛。其实这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朗朗上口,但是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要做到恰到好处却并不容易。简约中有严格的要求。哪个普通人能完全做到?
所以佛陀释迦牟尼的教训中,有不同层次的戒律:大众化的五戒十善,半大众化的八戒,萨满戒和脚生戒,入世后拯救世界的菩萨戒。这些戒律的内容限于篇幅,无法在本文中广泛介绍。有兴趣可以看看《学科大纲》这本书。
这里只能介绍一下现在流行的五戒十善。其实五戒十善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如果你能很好地持守五戒十善,其他的戒律就很容易持守。所谓五戒十善,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体力业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乱;2。口语职业有四种:不挑衅,不谩骂,不淫秽,不散话;3。有三种类型的事业:不贪婪,不奢侈,不邪见。修十德,称为三业清净。如果身、口、心三种行为不能纳入正轨,不能保持清净,那么不要说修行解脱,就连一个基本的人格都是有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行是建立在戒的修行之上的。一开始不能洁身自好,也不要气馁。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会成为习惯,时间长了自然就干净了;如果怕破戒而不守,甚至反对,那是不行的。
在十善中,事业的范畴要伴随饮酒禁欲,身口的范畴在前面,前在诱惑下的范畴有杀生、偷盗、淫行、愚行,就是五戒。破戒主要是基于既定的行为事实,所以只有头脑破戒,不是对罪。但是,在十件善事中,奉献是最占优势的。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内心的意图,不看重身体的贞洁。比如你被强奸了,没有性放纵,就不算犯戒。尤其是‘邪见’这一项,是十大善举的罪魁祸首。邪见的意思是他不相信善恶因果。如果他不相信因果,他就学不会佛法。如果你不相信因果,你可能不是一个恶人,但你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好人。但是,最大的恶的人,一定是不信因果的。不相信因果,就不会考虑未来的因果报应问题。业障问题虽然属于功利庸俗范畴,但确实存在,有抑恶扬善的作用。既然否定了因果报应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只有确信因果的人,才能保持戒律的清净,内心的宁静。
戒清净了,心安定了,再谈学习的时候。太虚大师曾说,‘戒以三时为基。’信佛学佛,若轻守戒律,则不学佛。就算你持咒修行,就能明白鬼神,那只是异端邪说。(请阅读我的书《学科大纲》)
(2)修订
冥想就是冥想。如果禁欲是为了善与恶,禅修是为了心。所以禅修的名字就叫禅(禅定或冥想)和三昧(等持)。简而言之,心不散而住在一处的状态就是禅定。
禅修可以说是所有宗教的要求。如果你想从宗教中获得身心方面的重大利益,只有练习冥想才是最好的方法。印度所有的宗教——佛教称之为异端——都有禅定体验。佛经上说,印度有很多外道,在无色世界的四空处可以确定最高的位置。在中国,太虚大师说:‘中华之书,唯老子有此境界。’(佛教入门)西方的基督徒经常在祈祷中获得神秘的体验,虽然没有禅定的方法,也是一种禅定。所以有人说佛教徒不打坐得不到宗教利益,或者基督徒不祷告得不到宗教利益。虽然这可能不是绝对的真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这说明冥想对宗教价值观很重要。
因为冥想的作用,消极的一面,可以克制我的坚持和我的欲望;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自由地打开我们精神生活的世界。冥想是一种分心,所以可以防止物欲的泛滥,甚至可以消除欲望,进入无欲状态。禅修也必然是离开欲后的事实,所以三界(欲、色、无色)中,欲天是福报而不是禅修,离开欲后的色界是禅修的开始。所以,要想证明没有自我,首先要离开欲望。如果你想离开欲望,最好是修复它。冥想可以脱离欲望,之后的精神领域自然是自由领域。
然而,禅宗有许多境界,通常被称为九定。从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颜色定义,经过无色世界的四空确定,到灭(又称绝)的禅定,是解脱的境界,是阿罗汉的境界。外道人只知修物,不知性空无我,所以即使到了第八定,一切物质、妄想都是空的,我一字不空,所以不能在三界生死。当他们的定力退却,从设定中走出来,就会回到生死漩涡中!
冥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知道什么是错的,有妄想,比如冥想为了在天国里生存,你就会有一种情绪化的信仰,你会厌恶这个,而以另一个为乐。所以他的专注只能让他活在天堂,只能让他执着于快乐,不再希望解脱生死。这不是佛教所希望的。通常称之为‘着魔’,这是一种劣等,它常被视为奇迹,结果。本来可能有幻境和固定环境两种现象。但幻境不同于定境,是来自不纯妄想的幻境,在神经系统异常的人身上最容易发现。他们看到的幻境和平时想的一样,只是更奇妙;其实这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反映。不习惯的时候,心太散,不容易察觉。一旦让自己的心稍微平静下来,微妙的妄想就会趁机出现。在缺乏自省的心态下,你会觉得是奇迹。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很容易成为精神错乱的精神病患者。那太不幸了!
至于定居,就是把心念集中在一点上,概括成一片,扩展成一个球,把这种集中分散的心融入外部环境,成为心的内部环境。随着入定的深度,心可以得到扩展和感应,得到的体验就是沉降。《阿凡达》是专注的表现,也是感应的功能。但边界是不允许划分的,只能理解不能描述。就算说了,也会不一样,不然就是幻境。如果情境中有现象,那已经是因专注而生的化身。
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观察”的练习和配合。“止”是心灵的落地、稳定、静止,“观”是按照这个止的要求去思考。如果你只是不看它,你会枯萎,容易昏昏欲睡。如果只看,会因为分离而分心。所以,要产生活用禅意,进入某种境界,就要提倡‘止视平等’。
中国禅林有句名言:‘谁在念佛?’它通常被认为是冥想的入门。固定时间,当然要有冥想作为基础;固定环境的获得并不一定完全依赖冥想。所以不叫禅定,叫静心。“参与”二字,是“观察”的努力。谁在念佛?就是看‘谁在念佛?所以天台宗修行的场合不叫禅堂,叫观堂,浙江的关宗庙就是这样。
念佛是用心做的。是谁的心脏?当然,我心里想的是佛。最重要的时刻就在‘我’字上面,从‘我’字里戳出来,问‘我在哪里?’物理肢体是我?是我吗?深呼吸。是我吗?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体在哪里?最后,我终究得不到。找不到了,我的假心也就停止了。当你走到心灵的尽头时,你会感到身心舒畅,而且它离你的家也不算太远。但是,一般的心境不一定是禅定。如果你没有时间回家,你会逐渐陷入困倦的状态,这不是冥想而是干燥,而是无聊。绝对不是发呆,是一种勤奋不懈的心态。所以停下来之后,如果觉得头晕,就会立刻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谁在念佛?’这样下去,工作熟练了,自然会引入定心。
还有一个案例: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这样的指示教导慧明参禅:‘不要想善,不要想恶。什么时候,这才是明朝的真面目?换句话说,当你处于一种不去想善恶的心境时,那就是自性的显现。请问:没有一切善恶的思想,岂不是一个空明的环境?那也是无我境界的一种表现。所以禅宗宗教人士参禅,有明确的座右铭,就是‘离心、意、识、参’,不分身、意、识。这个时候,我们的脑海里还能留下什么?这些都是顿悟的方法,都是直接指向下的方法。相比平等观察的方法,它们更直接、更深入,对普通人来说,短时间内大概没什么用。所以用停看的方法比较稳妥。
冥想有很多种方法。按照唐代宗密禅师的分类,* * *有道教禅、普通禅、小乘禅、大乘禅、如来禅五个等级。它们有很多内容,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总的来说,中国的禅修是如来禅,是一种固定时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禅修。所以佛经上说‘如来常定,无定时’,而中国的禅师说‘饿了吃,困了睡’,都是禅定的表现。这让静坐的小乘禅全部活了过来。但也有坏处,因为如来禅虽然能融入现实生活,但如果不是为了上根机的人,就没必要了。请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是一种干扰,是对外界的干扰。谁能做到呢?看到颜色,闻到香味,听到声音,甚至触摸烦恼等。,能不动心吗?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成就。如果只是口头摆弄几个禅案,怎么能算是修行禅呢?所以安全的复习方法要从坐、看等方面入手。
静坐不等同于复习;最好是请已经打坐的人直接来教,不然容易出问题。比如:不纯观、慈悲观、因缘观、牵连观、数息观。以上是小乘的五停心观,尤其是不净观和数息观,最受重视。这些概念是在泰国等地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流传到南方,以及现在的欧美。从书本上学习是不可靠的。
不过,修正的人最好先坐着不动。静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一定要有安静的环境;第二,要有平静的心态;第三,要有稳定的坐姿。无论是盘腿坐,还是盘腿坐,最主要的是平衡身体重心,保持坐姿。如果老人不能卷腿,也可以把腿垂到地上,但那不能长久。一方面会摔倒,另一方面腿脚会因为血液循环受阻而产生不良后果。还有,最好把你的目光集中在你面前两三尺的一个点上,不要去关注它,也不要放弃它,否则你不晕就会走神。如果眼睛感觉不舒服,可以暂时闭上,然后稍微睁开。
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禅师指导,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冥想方法去练习,但是要注意:不要指望从冥想的时候就能得到什么奇迹。如果你先存一些杂念,练完肯定会出错。如果有没有杂念的幻象,你一定要警觉,回过神来,观察我在哪里?当我找不到的时候,幻境自然就消失了。或者忽略各种很可能出现的愉快或可怕的幻想。所谓正常就是弄巧成拙。不要以为是有效,也不要怕是恶势力。
如果有些人不习惯静坐,心绪太散,心绪太乱,静不下来,那么就应该去修行其他的方法,比如拜佛、念佛、忏悔、念佛等。这个要看佛菩萨的其他力量,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性质连贯的门。例如,如果我们修行托米净土,我们应该崇拜托米的佛像,念诵净土经,念诵托米的圣名。只要你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练习,就会越来越好。因此,这也是一种方便的修正方法,是一种从动态中选择的方法。比如《阿弥陀佛经》里念佛的方法也是求无分,这是确定的。
要修行,最重要的是信心、尊重、决心和毅力;全心全意地相信,真诚地皈依生命和尊重,勇往直前,不懈努力地修复。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功近利,每天定时有规律的练习,心平气和的练习,一定会有效果的。即使长期不修行,也是不纯之作,不是说佛法无效。在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目前一般寺院的诵经课往往只注重诵经的形式,而不顾内在的修炼和熏陶,这确实需要纠正。
(3)秀惠
智慧就是智慧。修行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如果你只修行戒律而没有智慧,你就不会得到解脱。禁欲的作用就像是治病的药;固定的作用,像一种补药;智慧的作用就像知识指导生活。治病强身之后,你得有超人的理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智慧的作用大于禁欲。
至于智慧的产生,也和戒律有关。通常是由戒而生,由戒而智慧,再由智慧转而指导遵守和修正。这样,一个螺旋状态就形成了一个链条,它正在走向解脱之路。如果你只修行戒律,不修行智慧,那是一种摆脱不了要领的盲目修行!
但智慧的成长并不一定依赖于纪律的滋养,所以智慧的来源通常分为四类:文慧、思慧、修慧、郑辉。从倾听(包括阅读)中获得的智慧叫文慧;发自内心的思考后,获得的经验称为思考智慧;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付诸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叫修智;如果你能亲身体验这次经历的真实面目,那就是郑辉。但是,我在这里必须指出,在这四位智者中,除了文慧,其他三位智者都与禁欲有关,尤其是与禅定有关。因此,没有这三个学的相互运用,从道解脱的证明是不可能的。有些顿悟极高的人,虽然不必经过刻板的禅定修行过程,一旦被发现,就得解脱,但在解脱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的力量,但速度很快,所以叫电光隐喻。可见,我们不必去批评不修行禅定的人,就是不修行。我之前说过,如来是“不定”的,真正伟大而深沉的决心绝不仅限于静坐。第一部《楞严经》里说的大决心,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