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史料
关键词:史料,知识,历史课堂,初中教学
史料是历史课程的灵魂,历史学科是在史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没有真实的史料,历史课就像一个空壳,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的过程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史为鉴是明智的。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史料,在课程中合理使用史料,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课程中史料运用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
许多教师都知道历史资料应该融入课程教学,但是,在使用多少和如何使用历史资料上,却没有一个合理的设计。有些老师为了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往往选择大篇幅的史料,忽略了与教材的平衡,导致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过大。还有的老师完全以教材为中心,很少或根本不参考史料,导致很多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全,缺乏兴趣,从而耽误了学习。
(二)引用史料的方式不当
历史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所以很多老师关注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利用史料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往往是单方面的口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只为考试而学习,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利用史料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初中生学习不积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史料全部由真实故事组成,情节曲折,人物复杂,学习起来充满乐趣。同时,当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感兴趣时,他们会自发地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如,谈到武则天缔造的盛唐,很多同学都会有疑问: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经历了什么?她凭什么能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老师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也可以建议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以史为鉴。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是不可改变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尊重历史,接受历史,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比如老师讲到清朝末年,清政府被列强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学生应该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足够强大,但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让丧权辱国的情况不再发生。同样,学生在了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的同时,也要学会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历史的最大价值。
(3)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是继承的,每一部分看似独立,但也是从之前的历史故事发展而来,也是后续历史的伏笔。学生通过阅读课外史料会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容易掌握课堂所学,强化记忆。比如,当学生了解到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因为他的残暴迫害了很多无辜的人,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汉高祖刘邦在治国时如此重视民本。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有了前朝的教训,汉朝的统治才如此深得人心,从而建立了一代盛世。
三,历史材料合理应用于课程的实施要素
(一)利用新鲜的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资料的选择要以教科书和教材为依据,难度和内容要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比如老师在讲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时,可以很有感情地讲出那个时期的战役、战略、人物等等。同时,你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收集信息的作业,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最喜欢的一场战斗或者一个人物,在一节自习课上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了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扩大知识面。
(二)根据教材的选择。
史料不仅要在内容上慎重考虑,在引入课程时也要合理设计。有些教材晦涩难懂。利用史料帮助学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些历史课文很有趣,史料的引入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
(三)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阶段,更容易接受直观、肤浅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尽量避免直接从名著中选取,如《史记》、《左传》等超出中学生能力范围,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名著。因此,材料的选择应偏向于语言直白的文章、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实现教学目标。
(四)注意自身史料的积累
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作为教学路上的引路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对所教的内容做充分的准备,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课程中冷静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历史,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加入史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热爱历史、了解历史的良好习惯。同时,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课程中也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合理设计,既不会出现史料过多,破坏教材主体地位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过少,达不到相应效果的情况。在史料的选择上,老师也需要下功夫,不能晦涩难懂,不能过于简单,还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史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