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丰镇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光绪年间(光绪十三年,1887)的定海,得到山西巡抚张之洞的许可,才在光绪年间(光绪十九年,1893)由丰镇富民堂同乡刘鸿逵将原堂东南角的官厅旧址改建为书院。当时的书院有一门二门,前院三个讲堂,每个讲堂一个图书室,每侧厢房三个房间。面对中院,正厅有三个档口。正厅东西两侧书房有两个摊位,东西厢房有五个摊位,厨房有一个摊位。在主院北面的后院,正房有七个摊位,东、西厢房各有三个摊位。碑文和碑文均为同治九年(1870)御史郝所书,碑上写着:凤川书院。
同年,丰镇富民殿同知刘鸿逵在殿西南建文庙。后来,丰镇同治刘亦步亦趋,三年建成。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丰川书院更名为丰镇学堂(丰川官学)。改名后,唐宅的房子还是旧的。
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帝制,丰镇堂改为丰镇县,丰镇学校也改名为丰镇县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校名改为丰镇县第一书院。
1914学校随丰镇县划归察哈尔特区管辖。
五四运动后,校名改名为丰镇县第一高等小学。
1928年更名为丰镇县第一高级初级小学。
绥远省建校1929,学校随丰镇县划归绥远省管辖。
1931,学校根据所在街道命名为丰镇县南门街小学。七七事变后,校址被日军占领,学校被迫易地。
抗战胜利后,经华中绥蒙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原校址建立绥蒙中学,并扩建校址,任命吴大平为校长。
1947年2月,国民党占领丰镇县,创办绥远简易师范学校,任命郭为校长。
1948年9月,丰镇第四次解放,学校复课。学校更名为绥蒙一中。
1949 6月19日,学校经绥远省政府令更名为绥远省第一中学。当时学校有43名教职工。
1950年3月,学校更名为绥远省丰镇中学,同时购买房屋和土地扩建宿舍、操场等设施。“文革”初期,该中学一度被撤销,改名为丰镇五七大学。
5月7日,1969,大学迁出,恢复丰镇中学校名。同年5438年6月+10月,与丰镇城关中学合并,更名为丰镇五七中学。
1972丰镇二中建校后,丰镇五七中学更名为丰镇一中。撤县设市后,丰镇县第一中学延期为丰镇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