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千年古墓被埋在水深处?明祖陵竟然出现在水下。

皇帝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陵墓能建在风水宝地,以保护后代。但是明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祖坟都是建在水里的。这是一时糊涂,还是另有隐情?

桑田变成了大海,大海变成了桑田。自从明祖陵被发现后,周边就充满了传说。1963年,洪泽湖遭遇大旱,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点。一些大型石像从水中出现。这些石像交错着躺在泥里。它们被雕刻成麒麟、狮子、带鞍的马以及官员、武将和太监的形象。经专家考证,确认为明祖陵。

网络映射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西岸。是朱元璋曾祖父、曾祖父的衣冠冢,也是其祖父的实际埋葬地。说实话,明祖陵的位置并不理想。它不是在群山和大土丘的边上,而是在被称为“九丘十八洼”的丘陵和丘陵之地。

当时刘基大师等人就知道,明祖陵的位置千百年来并不完美。根据古代风水学说的定义,风水宝地的地形取决于三奇四应。三绝是山、水、案;前、后、左、右是四个响应;左右有沙护,所谓“沙”就是山头里的土石方;必有洛城,由山或水组成,环绕四周;远处有座山对着山,近处有座山。以山为洛城,最好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情况。如果周围没有山,有马平川,可以利用水势,以泽国为重,成为龙(水龙)。明祖陵周围除了一片水乡之外,没有多少美景。

既然这里风水不好,朱元璋为什么不另找一块吉祥的土来安葬祖先呢?其实朱元璋并不想,但这是他祖父的实际葬地。如果要迁坟,必然会泄愤,影响大明江山。所以我们只能在这里建造祖陵。为了解决风水不好的问题,建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将洼地掩埋,修缮不足。挖河堆山,人工营造沙、水、近案、厅堂等风水元素的必要景观,形成了标准的风水宝库。

成了风水宝地。明祖陵为什么被埋在湖底300多年?是先天风水不足没能保护明祖陵免遭天地毁灭吗?是偶然的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这场洪水?有人认为明祖陵的洪水其实只有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网络映射

说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侠修筑太行大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之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泛滥,祖坟遭受水灾。明朝万历年间,宰相河工部大臣潘继勋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新策略。他主张堤防要蓄水,反对疏浚支流开新河。而是要“筑堤治水,以水攻沙”,“以水攻沙,以水治水”。

他认为“水慢,水慢则沙停,沙停则河满。各种大小的水从沙面到它的高度。水化很猛,猛了就要用沙子刷,沙子刷到河深处。求水之水,必自河底,只会卑微。筑堤治水,以水攻沙。如果两边的水不溢出,就直接刷在河底。一定的原则是必然的趋势。这个组合之所以越来越分裂。”多好的理论,省钱省力,省心,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能打动人心,最终赢得明神宗的支持。

可惜人不如自然。无论你如何收集淮河的力量,它也输给了黄水。汹涌澎湃的黄河,只借助淮河的一点力量,就被挡了回去。你能把进入海洋,永远不回来叫做什么?很快,清河河口泥沙大量淤积,这附近的淮河河床也因黄河倒灌而加大,削弱了淮水的冲击,遇到阻力就退回来,沙随浪停,淮水携带的泥沙在清河河口停止淤积。

淮水无法刷黄河,也无法从清河口入海。当它进入老湖时,它建了一个很高的堰,所以淮水不得不溢出。“没过多久就泛滥了,汪晖茫茫,依旧漫过堤岸,汇入湖泊。然后夏秋两季就涨了,没完没了。浩荡龙沙震陵,泗州之灾一岁。”。

网络映射

潘继勋的治水政策在实践中经过了“检验”,应该重新检验。这个时候,改弦易辙也不迟。可惜,此时治水方略已不再是治水,而是成了朝廷纷争的工具,成了维护自己权力权威的武器。为此他不仅摆脱了反对的阻挠,甚至还编造谎言,说祖岭“苍松翠柏,护沙如初。”即使万历二十年后,他仍坚持自己的主张,将改道之议列为病症,给陈增添痛苦。此时,槐泗地区洪水依然迫在眉睫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真不知道朱元璋的祖先到底有没有灵性,为什么会近乎不屑地看着潘继勋这样的大臣胡作非为?先人葬于地下后,无声无息,被吞噬,这就注定了明祖陵沉于水下三百多年,也注定了后人会像悼念六国和阿房宫一样哀叹它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