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汉代的“德正”,到唐代的“诗赋”,实质上是用科举制度取代了推荐选拔制度,这在历史发展中无疑是进步的。
1.科举制度的社会背景
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县州考察和朝廷征收。自东汉以来,儒学蔚然成风,产生了一些经学世家。汉代的调查采集,大多以经学为基础,经学世家往往出经学。他们德高望重,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宗族。东汉中期以后,察举、正帝逐渐注重门第而不是真正的才能和学识,仕途逐渐被少数豪门子弟垄断。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钟政”的选官制度,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九品制是建立在精挑细选人才的基础上的,但实施的结果却是非常有害的。金朝的政权基本上是宗族政权,中正的官员几乎完全被盘踞在朝廷的宗族官僚把持。他们都是权贵家庭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天赋不同,但是很难得到高质量,所以穷人家的人很难跻身上流社会。宗族与平民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从而形成了晋朝和南北朝时期的门户。因为中国正宗产品第一人的标准不是德与德,而是家世,“所以按上品来说,非王侯的后代也是坤图的兄弟。”(《晋书·段卓传》)因此,九品郑智制就成了扩大宗族势力、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
门阀制度建立后,宗族在政治、社会、经济上拥有特殊的权力,这是穷人无法企及的。在政治上,宗族在清朝占据显要位置,这种官位高而不烦。宗族的家族地位越高,官位越重要,各有各的顺序,不能越俎代庖。在社会方面,宗族地位崇高,宗族本身也因为家庭地位的不同而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有些穷人虽然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在社会上的地位永远无法与宗族相比,家庭地位永远无法上升。经济上,宗族都拥有大量土地,经济实力特别强。一些最受欢迎的族人,依靠他们的政治权力,任意封闭山区和占领泽。据广大庄园说,他们养了大量庄客,为他们经营各种产业。
南北朝时期,氏族的地主势力日益衰落,而平民的地主势力则日益增强。经过一系列打击,北方名门望族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已经失去了羽毛。而中国文化中的鲜卑贵族和鲜卑文化中的汉族贫农地主,却在咆哮着,翱翔着。南方,宗族子弟发呆,怕苦怕死;而很多出身卑微的人,为所欲为,各显其能,快速致富。在宗族与庶民兴衰的社会变迁中,卑微的庶民竭力挤进宗族的行列,代表庶民地主利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考试养庶民,压制宗族,使庶民地主有了越来越多的参政机会。北周皇帝宇文邕,采取的是“不限资历,只准得人”的选举政策,而是“门阀资历制”(《周树苏绰传》)。这些改革为九品郑智奏响了挽歌。到了隋代,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数远多于氏族地主的平民地主在经济上日益强大,对政治权利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所以地主阶级内部矛盾也激化了。当时贵族家庭操纵地方政权,垄断一方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隋文帝把选官的权力下放到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
2.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说,唐宋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选官时对家世的彻底否定,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为官之路。当时很多寒门士通过科举进入各级衙门,后来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与门阀势力抗衡,史称“清流”。“清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批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了官员腐败。
唐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是出身于下层社会。正是通过科举,他们进入仕途,甚至在中央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从而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使国家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年轻时就出身贫寒。由于他好学,终于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宰相。他在任期间推行“庆历新政”,对北宋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再比如欧阳修,他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贫,学画书”(《宋欧阳修传》)。后来通过科举入仕,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为中国古代文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就唐代而言,2000多位诗人中,除李白、杜甫外,还有陈子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大部分都是文人。王安石、陆游、文天祥等宋代著名人物也通过科举入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状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无论如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是公平的。况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客观的标准。钱穆曾说: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行政官员的选拔早已通过科举制度建立了客观公开的标准,既不被任何特权阶层(如贵族或富人)所控制,也不是由皇帝任意任命。韦伯还认为,现代西方国家官僚制度的建立最初是与民主的发展并行的。因为行政官员的任命采用客观标准,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关系,结果是被统治的人民在政权面前是平等的。这个政权本身不一定是民主的,甚至不一定是专制的,但这种发展还是离民主更近了一步,所以他称之为“被动民主化”。值得注意的是,韦伯引用的历史事例主要是近代以来的西方,但其中包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如此,他还指出,中国的制度至少在理论上更加严格。【1】因此,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三大特征之一是通过科举担任政府官员,而不是实行贵族世袭制。他说,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很多优点,使不公正的贵族制度在中国早早消亡,使世俗文化成为国民精神生活的中心,使知识和学者受到广泛尊重。但罗素也指出,中国在科举制度定型后,只尊重少数古籍、注重八股形式主义的陈腐风气完全扼杀了考生的创造力。
罗素指出的科举制度的弊端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进入衰亡后期。此时,科举制度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旧秩序、抵制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工具。科举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极大的保守性和落后性。统治者利用科举来宣扬腐朽的封建礼教,压制和贬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时候的科举制度只能引导读书人成为追名逐利的迂腐书呆子,很难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考察明清历史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出身的名人越来越少。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要么从未涉足科举,要么屡试不爽。前者是顾、黄宗羲、王夫之,后者是吴承恩、蒲松龄、吴。至于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如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虽然也进入了科举殿堂,但他们都是反对科举的,是批判科举害才的代表人物。总之,明清科举制度本身已经失去了以量选贤的真谛,成为公平合理选官路上的绊脚石。最突出的局限是对考生采用八股的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