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不仅是一个体系,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小学科学教学承担着培养科学素养启蒙的重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以科学的态度参与校本教研,突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切实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校本教研适时

所谓校本教研,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早在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就说过:“科学要从小教,要在民族的萌芽中培养一个科学的民族——儿童。”他还指出:“要创造一个科学的中国,就必须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只有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新一代,才能创造科学的民族,科学的中国。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新一代,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教师,尤其是幼儿时期的第一位科学教师——小学科学教师。否则,实现美好愿望的措施就没有真正落实。从上面可以看出,国家和现实已经把小学科学教学的地位定在了相当高的位置,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望。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受“重主轻副”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对小学科学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科学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二是受人员编制影响,理科班多为一般职员或校长等兼职,青年教师占了。

比例小,几乎没有精力去研究课堂教学;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理科老师,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兼职上课。他们课业繁重,很少有时间研究课堂教学。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变动频繁。他们每年都培训学科教学人员,但下学期可能会教其他学科。每年都是理科学科的新老师,很难把握学科教学理念。在这样的主客观条件下,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校本教研几乎是空白,教研组没有一个独立的群体。大部分都有综合组。一次教研会后,青椒萝卜一起上,一个科学老师上了一堂教研课,他们就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热闹一时会被当成“校本教研”,但真的没有失败。我们都知道,校本教研是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室为研究室,以课例为研究载体的一种教研实践活动。其实施以“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指导”为特征,操作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主线,以教训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互动为手段,以研究为中心,以引导为支撑,以发展为目标。面对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小学校本教研可以在“适时教研”二字上有所突破,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1.教研导师由临时抽签确定,以突出教研的时效性;

无论什么级别的教研会,现在的教研会都是经过精心排练才开展的,有的要练习十几次才不敢上台。所谓的教研课,其实就是教练在台上的表演。个人认为这种校本教研的存在是非常虚伪的,有作秀的味道。因为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虽然有磨课的过程,也有集体备课的痕迹,但课堂主要是规范教研人员的。尝试教学的时候,还是要看研究者的脸色。你必须尝试教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可能是因为你上的这些试教课没有让研究者满意,不符合他的想法。我认为这样的校本教研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校本教研解决的是一些个别的问题,而不是基于某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那个学校更普遍、更基础的问题。我们知道理科班本身就强调理科。这种显示教学和研究会给学生和科学教师留下什么?我个人认为,校本教研的教研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临时抽签的方式来确定,以突出教研的时效性,让每个参与校本教研的老师都有所收获。比如,5月份将召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探究有效性”为主题的教研会。教研组可以在三月抛出这个主题,通过教研组之间的相互讨论,增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然后在这个主题的背景下,他们会在平时进行互磨和集体备课,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个主题,然后在教研会前通过临时抽签确定教研的老师,让每一个参与校本教研的老师都能有一个正常的时间。当然,要使校本教研富有成效,确定教研主题也很重要。我们认为教研主题首先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重点;然后组织老师在合作互助中各抒己见。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围绕主题做报告,或与专家互动,或现场答疑,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的发现、创造和进步,开创教学新局面。

2.校本教研采用在线课程评价,体现了教师参与的及时性;

目前校本教研,尤其是综合系,听完教研课,组织者会在听完之后发出反思表。填好表格里的栏目,教研会就圆满结束了,有的还会组织课后反思和课后交流。我觉得这种课后评价太落后了,有的老师就是随便写写交交任务,达不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辅助校本教研活动。要想让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的评语有实质内容,必须熟悉教材文本。否则课堂评价和讨论就会盲目无序。为此,我们会提前一段时间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公开课的教案,老师们会在教研组的组织下认真学习讨论。还明确指出,每个教研组至少有一个人会在评课时讲讲课后的感受和体会,不限多。老师最好能讲讲自己是怎么设计这个课堂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个设计和授课老师有什么异同,有什么优势。这样上课的老师可以认真听讲,详细记录,为评价阶段主动发言打下基础;QQ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称之为“原生态”评论,是通过在线、QQ群(或其他集体聊天室)等平台,对课堂上师生的学习效果或现状的直接反应。这种评论及时真实地反映了课堂现状,也反映了评价教师的即时生成观。由于他的广泛性、沟通性强、反应及时,可以发挥传统教研无法发挥的特殊作用。平时也可以在校本教研中使用BBS论坛。也就是说,当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难题或困惑时,可以发布一个话题来问大家,这样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研组和学校里的老师随时发表个人见解。

3.校本教研集理论、教学、评价、研究于一体,体现了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时效性;

项目研究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增强教师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鲜素材,提高教学效果;它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的科研定位,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但是现在大部分老师,尤其是综合科,都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职称评定或者个人名利的需要。这样的研究如何指导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我校的校本教研实践是讲、教、评、研一体化,体现了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时效性。例如,某教研组承担了“小学生有效组织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本教研组现阶段的教研主题是“有效组织探究活动”。每节教研课都要结合讲课、教学、评课、研究,既要在平时的校本教研中突出这个主题,又要为课题的结论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在得出结论后,用课题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平时的教学。我们知道,项目研究对提高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带着问题学习,带着任务实践。项目研究还可以带领其他参与项目研究的人讨论同一问题,使课题组成员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和友好的合作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智慧。项目研究实施的关键是参与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提出项目,然后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自由组成研究小组。一般来说,参与同一个研究项目的老师有的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来自同一所学校。研究期间,要求科学教师将课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及时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这种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效果很好。

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和知识点的落实,还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因此,在校本教研中要注重实效和时效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