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的历史
1931年,博山有129座私窑,有156座窑。“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对销售的影响,工业窑炉数量锐减至90座。那时候的窑子遍布全城,窑子里整天放满了烟花,红红火火。其制造技术从手工业逐渐发展到作坊生产,并建有各种窑,多为圆窑、织锦窑、烤花窑。当时有当地官员这样描述:“沈雁之山,爵土之墓,适陶者数千。”可见沈雁镇的工商业盛况在当时是空前的。博山的窑址主要分布在北陵、武隆、南首街、八斗、耀光、福山、汕头、李佳瑶等地。仅汕头地区就建有140多座圆窑,可谓名副其实的陶瓷之乡。
陶瓷的烧制方式,从旧的土窑、窑、圆窑到80年代初,陶瓷烧结有了很大的飞跃,逐渐演变为辊道窑、方窑、隧道窑,而烧结的燃料也从最早的烧柴火、木炭、煤逐渐发展到烧油气。博山多采用间歇式圆窑烧制瓷器,在山顶等地区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这种窑体呈圆柱形,窑顶呈穹形,中间有一个洞,窑前有一个窑门,窑后有两个烟囱,两个烟囱的窑顶有一个“锥窗”。窑的前面是火室,后面是窑台,前高后低。圆窑的烧制完全凭经验操作,火候分为小火、中火、大火三个阶段。烧制时间取决于窑的内容和煤的质量。大窑一般烧五六天,最多七天,中窑一般烧三四天,小窑烧两天。烧成窑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窑内温差很大,一般在200度左右,能适应烧成不同耐火材料的陶瓷制品。博山地区的窑业在旧社会是个体私营的作坊手工业,但在50年代初,多转为公私合营性质的半机械化生产。此后,博山的陶瓷业发展迅速,这种圆窑越来越不适合烧制高档陶瓷。1963年,山东博山陶瓷厂建成第一座简易燃煤日用陶瓷隧道窑并投产。经过不断创新,隧道窑的建设越来越多。到了1985年,使用圆窑烧制完全被各种现代化的隧道窑所取代。沧桑巨变,星移星移,千年光阴荏苒。今天依然存在的古窑,经过几千年的烧结,大部分窑体都出现了裂纹,像是无数的热量喷涌而出,同时也在与世界进行着一场遥远的对话。这些古窑遗迹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悠扬的古韵,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
最早见于《景德镇》卷五:陶窑,初唐陶器,土白,坯体略薄,颜料湿润,人陶烧制。易志云,唐代村民陶将瓷器带入海关,称之为假玉,并向王朝进贡,于是昌南镇的瓷器名扬天下。然而,景德镇在五代时就发现了古瓷窑遗址,但没有发现唐代景德镇陆涛遗址中记载的陶窑,这需要加以确认。陶窑是指烧制陶器的窑。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以来,我国发现了大量的陶窑,仅仰韶文化的陶窑就有五六十座,十几处龙山文化的陶窑有二三十座,其他文化类型也发现了大量的陶窑。早期陶窑有两种类型:水平窑洞和垂直窑洞。水平窑洞更具代表性,窑洞多位于山坡上,因地制宜地挖砌而成。火室位于窑房的前面,后面有三条大火道,火焰通过火孔到达窑房。薛健窑的窑室位于火室的上方,火室内有多条火道与窑室相通。早期陶窑的燃料通常是木柴和植物茎。这些陶窑对研究早期制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