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最早的人类
1.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距今约1.7万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工具。
第二,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大约70-20万年前,保留了类人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制作石器。
第三,穴居人
穴居人生活在大约3万年前。
第三课中国的祖先
一、华夏始祖——黄帝和颜地,人文始祖——黄帝(原因:四大发明)
第二,姚舜禹的“退位”
第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的开始。中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4课夏商周的兴衰
一、夏朝的兴衰
1.于死后,把皇位传给儿子齐,使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唐败桀,尚俭灭夏。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木叶交战。商朝灭亡时,吴王建立了周朝,都城是鹤嘴锄,又名濠井,史称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把的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戚和英雄,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平时向皇帝纳贡,保卫疆土,战时带兵与皇帝作战。
3.作用:开发边远地区,加强统治,使西周成为强国。
第5课辉煌的青铜文明
1.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辉煌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泗阳方尊。
2.商周同期,中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雕像和青铜神树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
第六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
第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栋迁居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
2.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宰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兵制,组建强兵,以“尊王抗夷”的号令,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在楚谨和中国的成蒲战争之后,晋文公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一百年后,楚庄王成了中原的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的顺序是齐、楚、秦、燕、赵、魏、汉。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的决战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让东方六国无力抵抗秦国。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制度解体的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
2.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在春秋末期使用,战国时期普及。铁制农具: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普及。
第二,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第三,商鞅变法
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田,多产粮布者,可免徭役;根据兵役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不服兵役的旧贵族特权。(3)建立郡县制,君主直接派官员治理。
3.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经济发达,士兵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末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中国文化的繁荣(1)
1.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2.商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第九课中国文化的繁荣(2)
1.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他的言论在《论语》中有记载。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以德治国”,在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诚实的学习态度。《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编纂的。
2.老子生于春秋末期,其学说在《道德经》中有记载。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编撰的。
墨子,战国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战国孟子认为春秋时期没有义战,反对一切战争。提倡“仁政”治国,不重视税收,注重保护环境。韩非生于战国末期,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主张法治。
6.孙武生于春秋末期,著有《孙子兵法》。他的军事思想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首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1.灭六国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政府有宰相邱和负责行政、军事和监督的帝国顾问。
(3)地方政府实行县制。(郡县制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巩固和统一秦朝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方孔铜币)和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国家标准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南挖运河,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地方实行郡县制。
第12课统一的汉朝
1.汉武帝统一的具体措施:
(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了朱的建议,颁布了“恩宠法令”,允许君王将封地分给子女,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
(2)思想上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视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
(3)军事上,对匈奴发动多次大规模反攻,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诸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一,张骞与西域相连。
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的甘肃玉门关、阳关,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系大月氏进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强与西部地区国家的“友好交流”)
3.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专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归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到西亚,再到欧洲,这条连接中西交通的陆路大动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功能: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十六课繁荣的秦汉文化(1)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上大多数造纸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来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3.东汉张衡制作的地动仪。功能:确定地震方向。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首创“马飞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创举。主要作品《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写了《伤寒论》。这本书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第十七课繁荣的秦汉文化(2)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张骞下西洋后佛教逐渐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时期在中国广泛流传。
2.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他著有《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非常高,其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轰动世界。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2.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称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末年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建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繁荣,吴国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大将魏文等人率领一万多兵力,穿过台湾省海峡,到达益州(即台湾省)。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燕登基,建立了金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
2.“芜湖”内迁: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一支内迁的匈奴武装消灭了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第二年(317),司马睿重建金朝,史称“东晋”,定都建康。
5世纪后期,氐人建立了先秦政权,前秦王苻坚以汉人王蒙为丞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6.南朝之变:420年,大将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
7.江南地区发展
(1)发展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
(2)发展原因:
江南雨量充沛,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
江南战争很少,很多人逃到江南躲避北方的战争。(社会原因)
③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3)业绩:修建众多水利工程;大面积的不毛之地被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开始推广;小麦的种植扩展到了长江以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东北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并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迁都: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燥,食物供应不足;地处北方不利于中原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包括:
(1)在法庭上使用汉语,禁止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汉服;③将鲜卑族改姓为汉族,将皇室姓氏由拓跋改为袁;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和法律;⑥学习汉民族的礼仪,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倡导尊老敬老的风气。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第21课魏晋南北朝文化(1)
1.南朝祖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确定了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齐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姚敏书》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第二十二课魏晋南北朝文化(2)
1.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的字体由篆书、隶书向楷书转变,草书、行书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王羲之,书法大师,其字或清新优美,或“浮如云,敏捷如龙”,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大发展,东晋顾恺之最为杰出。代表作有《一幅妇女史》、《一幅洛神图》等。
3.石窟艺术: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开凿石窟,雕刻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两个著名的石窟。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2。东周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本质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下关于西周和东周变化的对照表名称:土地力、财力、物力、人口。
皇帝与诸侯的关系西周王室直接管辖从濠井到洛邑约一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有654.38+0.4万余人。
它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有政治地位。《礼乐征服自帝》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约600里,以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大约一百英里的土地。
东迁后,仍有三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有几千人。
中央直属人口少,财力物力军力减少。
天子成了政治上的傀儡,不得不依靠权贵。“礼乐被王侯征服。”
通过对这种形式的分析,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东周的衰落,有利于学生了解东周初年皇族的衰弱和帝王将相地位的变化。老师提问:诸侯争霸的本质是什么?教师应该进一步指出,在春秋时期,周失去了“天下之主”的资格,而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依附于一个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衰落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才相继出现。虽然周名存实亡,但周过去所享有的,却是一些大诸侯国所向往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朝贡,为了获得周当年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做诸侯。这就是军阀称霸的原因和实质。
2、春秋五霸
老师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春秋初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打败了谁就召集诸侯国开会,迫使大家承认他的盟主地位,成为“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崛起争夺霸权,被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画出“五霸”(其实应该是七国)对春秋时期各国情况的对应位置。
3.齐桓公占据主导地位。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提问:为什么齐桓公可以先占优势?
⑴身在山东,富可敌国,是东方大国。
[2]齐桓公善于用人,以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富国强军。
(3)凭借实力,有管仲的“尊王拒洋”战略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皇族衰落,但天子仍以“天下之主”之名有号召力。于是,一些有权势的诸侯就打着皇族的旗号“拥帝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涌会师,标志着齐桓公霸权的顶峰。
4.楚谨谋求霸权
老师先介绍:晋国出动了2万左右的兵力,楚国出动了4万左右的兵力,但结果是晋国赢了,楚国输了。所以城濮之战是我国如何以少胜多的一个例子。)“齐桓公和晋文公有什么相似之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齐和成为霸主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五岳争霸:建议老师通过自己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
5、霸权战争的作用
老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同学们可能会回答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的正面影响,恐怕回答不会到位。老师可以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春秋之初诸侯国很多,到春秋末期争霸战争只剩下几个大国。这能告诉我们什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老师做总结发言。
三、战国七雄
首先,老师展示了《战国风云》,向同学们介绍了战国七雄。建议老师按方向给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汉,中间是东西南北。再问老师:请参考春秋时期各国形势图,指出七侠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期就存在的,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期新崛起的?在同学们正确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再次指出:其实这个时候的齐国,除了韩、赵、魏的新面貌,也和春秋时期的齐国不一样。老师讲解了“三族分晋”、“田代齐”等事件。
桂陵之战、马岭之战、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但长平之战的作用必须强调,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上册是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命年:约654.38+0.7万年前;
3、生活条件:会制作工具,懂得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确认的古人类。
第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京西南周口店古龙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3.身体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保留了类人猿的部分特征。
使用锻造的石头工具和棍子;(生产工具)
4.采集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会用自然火,会救火;
5、社会组织:群居,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完整的直立人遗址。
第三,穴居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古龙山顶,距今约3万年;
2.身体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制作工具:打磨掌握了钻光技术和打磨技术(骨针);
4.概念:已经有审美概念了。
回答历史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1,高效的解题技巧
“看”,看清楚分数,把握分数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查”,根据题意,返回课本,查找相关知识点;
“三个规范”和回答语言的标准化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2.标准化答案
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根据具体知识点划分的。如果一道历史非选择题5分,那么这份历史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就是5个。而且中考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排版,写的太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3.史料检索与质疑的相关点。
问题与材料密切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与材料相关。回答问题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和问题之间的相关点是非常重要的。先找出问题设置部分的关键词,再去找有关键词的材料,找到对应的关键词或句子。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结合相关知识信息,对号入座,答题。总的来说,问题解决了。
4、以材料为基础,联系教材。
教材所展现的问题的角度不一定和教材的角度一样。比如,一本教材可能主要描述其积极的一面,而教材可能展示其有限的一面。要联系教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要与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点评和分析。
历史解释是什么意思?
是指根据史料确定法律的含义。史料是指与法律文本直接相关的材料,如立法准备材料(书证记录及其他与立法过程相关的材料)、私人材料(谈话记录、回忆录、日记、书信等)。)解释立法,甚至当时立法者发表的文章。有时,我们可以通过将新规范与同类旧规范进行比较和对比来阐明法律的含义。
其具体内容是:
(1)所讨论的法律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在过去已经实施;
(2)该计划导致了后果f;
③F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④过去与现在不同,不能完全排除F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会出现;
解决方案可能不会被称赞。
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证明历史事实及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证明命题“F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与立法有关的史料包括:立法提案说明、法律草案审议情况说明、法律草案讨论通过记录及其他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