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写一本名著的欣赏

《傲慢与偏见》欣赏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相反,生动地反映了18年末至19年初保守封闭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社会状况。这部带有社会风情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大批读者,在今天仍然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在这部小说中,奥斯汀通过贝内特的五个女儿对终身大事的不同对待,展示了来自乡镇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对婚姻和爱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不考虑以上因素就结婚也是愚蠢的。所以她不仅反对为了钱结婚,也反对把结婚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来自一个小地主家庭,被一个有钱人的儿子达西所爱。尽管家庭地位和财富的差距,达西向她求婚,但她拒绝了。伊丽莎白对他的误解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傲慢其实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有这种傲慢,他和伊丽莎白就不可能有相同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的婚姻。之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举止和一系列举动,尤其是看到他一改往日的傲慢态度,消除了对他的误解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的婚姻。伊丽莎白对达西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权利平等的追求。这就是伊丽莎白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来看,伊丽莎白聪明、足智多谋、勇敢、有远见、自尊心强、善于思考。就当时一个等字的小姐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品质,她在爱情问题上有了主见,并和达西结下了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闺蜜的婚姻,作为陪衬,与女主角的理想婚姻形成对比。比如夏洛特和柯林斯婚后虽然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两人之间并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其实是华丽外衣下隐藏的社会悲剧。

奥斯汀的小说虽然题材比较狭窄,故事也相当平实,但她善于在日常平凡的事物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伊丽莎白和达西,还是被讽刺的韦翰和柯林斯,都真实感人。同时,奥斯汀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注重幽默和讽刺,经常用幽默的语言来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各具特色。

奥斯汀:写几个乡下的家庭。

简·奥斯汀(1775 ~-1817)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根据它改编的电影大概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英国广播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傲慢与偏见》在英国人最喜欢的小说中排名第二。《爱玛》是这位女作家的第四部作品,一般认为她是最。

一部成熟的作品。

简·奥斯汀出生在英国汉普郡的斯蒂文顿,过着平静而富裕的乡村生活。兄弟姐妹八人,奥斯汀排行第六。她从未上过正规学校,但在9岁时,她被送到了她姐姐的学校班杜。她的姐姐卡珊德拉是她一生最好的朋友,但奥斯汀的启蒙教育比她父亲更多。奥斯汀热爱阅读和写作,当他十一二岁时,他开始喜欢写作。成年后,奥斯汀多次随家人搬家。1817年,奥斯汀已经病了。为了求医方便,他家最后一次再次搬家。然而,到达曼彻斯特不到两个月,她就去世了。死后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汀从未结婚。他死时只有42岁。

奥斯汀几乎所有的小说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和改写。她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连同她死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18世纪90年代,通常被视为她的早期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劝导》(1818)写于19世纪,被视为后期作品。这六部作品总共才150万字(中文),不算多。作品刚出版的时候,销量不是很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一些评论家认为:“在作家中,简·奥斯汀无疑是最接近这位大师的,这位女性堪称英国的骄傲。她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人物……”(托巴·麦考莱)。另一个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人是现代美国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他说:“一百多年来,英国发生过几次有趣的革命。文学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但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却经久不衰。”仰慕奥斯丁的作家,从沃尔特·司各特开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粗略一排:特罗洛普、乔治·艾略特、柯勒律治、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骚塞、艾沫·福斯特。然而,并不清楚她突出和伟大的点是什么。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说过:“在所有伟大的作家中,她的伟大是最难捕捉的。”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奥斯汀是“第一位现实地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小说家”。一部反映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展现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了年轻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的自我发现过程。这种注重分析人物性格和女主人公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的方法使她的小说摆脱了18世纪的传统,接近了现代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她的风趣和机智,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她优雅的散文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长期吸引着读者。”并说:“那时候(指19世纪初)人们已经厌倦了夸张、戏剧化的浪漫主义小说。奥斯汀朴素的现实主义激发了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直到20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她是英国摄政时期(1810 ~ 1820)最敏锐的观察者。她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性质和文化素质,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钦佩奥斯汀小说的高超组织结构和她在平凡而狭窄的情节中揭示生活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看了中外评论家对奥斯丁的分析和评论,笔者认为上面引用的简短结论是最准确、最准确的。其中,唯一没有被突出的是奥斯汀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巨大天赋(每部小说的主角都是年轻女性,但没有一个是一样的)以及她能从更高的角度冷眼看待和评论这些人物(尤其是她所钟爱的人物)的睿智目光。奥斯汀曾经说过什么是好作品。她说:“...一些作品,展示了智力最强大的力量;其中,作者用最精挑细选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对这多姿多彩的人性最恰当的描写,对机智幽默最生动的表达。”(见《诺桑觉寺》第五章最后一段)奥斯汀的作品中有几部可以说是无愧于心的,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准。

奥斯汀的语言真的非常优秀,这对提高她的作品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的对话不仅符合人物性格,而且往往蕴含着主动性。当奥斯汀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通过和家人一起表演来自娱自乐。写好对话是她的专长。)部分叙述语言通常舒展缓慢,与她所写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人物身份十分相称。作者偶尔用弯笔悄悄说几句冷嘲热讽的话,让懂的读者忍不住会心一笑。(评论家沃尔特·艾伦曾说,整个《爱玛》是“在嘲笑中构思的。”)在结构上,艾玛也是极其匀称的。除了全书的高潮部分,每一章也都有精彩的“亮点”。这让翻译者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也有了乐趣,仿佛“走在林荫路上,山川相映,让人应接不暇。”相信读者在读她的书时也会有同样的体验。有评论家说过:“在《爱玛》中,整个主题就是女主人公痛苦地认识自己并逐渐放弃幻想的过程。”同样,在译者的翻译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大家也逐渐认识了艾玛这个形象鲜明,有各种利弊的形象。同时,通过这面镜子的反射,我们可以对自己有比以前更深刻的认识。说到底,阅读文学作品最大的好处,无非是通过这种活动,帮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艾玛的自信,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好心办坏事,不愿意承认错误,还有些势利。这种性格缺陷不也还存在于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上吗?而且不仅存在于个人,也存在于集体的人——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国家,不也是存在的吗?

《爱玛》由奥斯汀于1814年1月写成,1815年3月底完成,年底出版(初版扉页注明1816年)。1816年3月,《季度评论》发表了当时最著名的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他对奥斯汀的作品,尤其是爱玛的长文赞赏有加。1817年7月18日,奥斯汀突然去世。《爱玛》成为她生前最后一部与读者见面的小说。但是读者不知道作者是谁。直到1818年,她的作品才以她哥哥的真名出版。

奥斯汀在世时,英格兰由摄政王统治。他的父亲乔治三世晚年精神失常,国会安排他摄政。1820年老国王去世后,摄政王为乔治四世继承了王位。据说他很喜欢奥斯汀的作品,每个住处都有一套。他还给奥斯汀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并希望她将下一部作品献给自己。奥斯汀在信中说:“我很荣幸感谢王子。”同时,我有些违心地在艾玛的书前写了献词。据记载,摄政图书馆的负责人曾建议奥斯汀写主题更大的作品。奥斯汀回信说:“我不写传奇。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虽然在这条路上可能再也不会成功。我相信在其他道路上我会彻底失败。”奥斯汀告诉她的亲戚,她所能做的就是“写一些乡下的家庭”和“在一小块象牙(两英寸宽)上画素描”...用细细的画笔。”今天,人们很自然地感谢奥斯汀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她也不是纯粹的“为了一个小主题而一个小主题”。她也能以小见大。在她的作品中,她关注女性、爱情和婚姻,探究社会在这些方面的谬误和偏见,从而揭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探索人性,这能说是写一个琐碎的小主题吗?古希腊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自己”。这是他们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文字。大仲马茶花女

中国第一部翻译的外国小说

创作了法国第一个系列的“困境中的女孩”

一份俗世的爱,完成了一个美女的极致之美。

19世纪法国优秀作品

世界百部经典作品之一。

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经典翻译。

在中国,《茶花女》是人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前,著名翻译家林纾将小说《茶花女在巴黎的遗产》用文言文翻译出版后,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就在中国读者中迅速传播,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大仲马闻名文坛的第一部杰作。小说中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真情实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和尊重,体现了对人性的热爱。这种思想和感觉引起了人们的* * *并受到广泛欢迎。

据说《茶花女》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国。大仲马一举成名后,将小说改编成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街道空无一人。《茶花女》在社会道德上可能不会为大仲马赢得一个好的评价,但它确实让作者死后流芳百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大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奇观。

三年前生病无聊,拿起这本书躺在床上重读。我甚至一口气看完,泪流满面。年轻的时候,读林琴南的翻译《茶花女的遗产》很感动,但在我现在这个年纪,我想我不会这么投入。没想到大仲马影响了我的感情,所以想把这本书列为最爱。什么让我感动?主要是这个社会底层的女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这类妓女和公子哥男的爱情故事,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茶花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茶花女》的情人阿曼德大部分时间都在复述自己的经历,最后用自己的日记更深刻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感觉特别亲切。

——著名学者袁兴培

我看好朋友的《茶花女》看了十个小时。从晚上八点开始,我就拼命的读。晚上看完,我就让妹妹起来看。在翌晨的五点钟,我姐姐回去睡觉了。我翻了第二遍,去渡口还书。记得停电的那个晚上,我点了两盏油灯。仿佛听到窗下有人在哭,我几次拉开窗帘,看着那条白色的小路。我泪流满面。

——著名诗人舒婷

《茶花女》影响很大。作为一种流行,发生在一百年前。当时“戊戌变法”失败,民众情绪低落。改良之路不可行,大家只好凑合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生逢其时。

——著名作家叶

翻译最早的法国小说

1848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出版了他的名著《茶花女》。小说问世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很快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千千成千上万的读者为这个不幸的美人和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流下了同情的眼泪。这部小说在中国的第一批读者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法国留学生。直到小说发表半个世纪后的1898年,才由林纾在《一个有才华的翻译家和几个学者》中翻译成中文,为中国的读者所知。据考证,1897年的一天,从巴黎留学归来的王寿昌去看望忧国忧民的林纾。当时国家正在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林纾本人也遭受了中年丧妻之痛。他对他说:“我让我儿子翻译一本书,这样我可以打破沉默,我也可以介绍一本名著给中国,这比皱眉头强多了。”林纾听后觉得有道理,便让王口述,自己做笔记,共同翻译了大仲马的这部小说,书名是《茶花女在巴黎的遗产》。

《茶花女的遗产》的译本于1899年2月以尹素书店的名义首次印刷。1901年以《玉清姚远馆》名义再版,也是木刻版;1903年由文明书店铅字印刷,发行第三版。"由于这部小说内容新颖,翻译感人,因此在国内很受欢迎,不胫而走。"严复曾赞道:“可怜的《茶花女》卷,已经把智娜的肠子完全弄断了。”总之,“译本出版后,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传统才子佳人爱情小说迅速被淘汰。”?参见《1840年至1919年中国现代文学丛书》,英译本《解决问题》。中国的小说家“在《茶花女》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或模仿下,写出了许多具有新意义、新结构的爱情小说”?施蛰存的话。

大仲马的《茶花女》就这样被翻译成了中国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据统计,自1980年《茶花女》新译本问世以来,累计印数已达一百多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