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做灯笼的?
中国的灯最早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异形灯。在历史记录中,灯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就已发现,在李周也有专门从事照明或照明的官方职位。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其实只要有一个盛着燃料的盘子,加上油和灯芯,就可以实现最原始的功能。一定形状的灯具的出现,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结果。
早期的灯类似于陶器的“豆子”。“瓦豆称镫”,上盘下座,中间用柱连接。虽然造型比较简单,但奠定了中国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过青铜文化的洗礼,灯具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取得了重要发展,创造了中国灯具艺术的辉煌..
从春秋到汉代,灯已经脱离了实用性的具体要求,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蓝糊明烛,而花里胡哨的灯笼是不对的”反映了社会政治的条条框框。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灯开始取代以前的青铜灯。由于青瓷灯价格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被民间广泛使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三国青瓷熊灯、浙江瑞安出土的东晋青瓷牛灯、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瓷灯等...
此后一直到隋末唐初,不断有新材料应用于油灯的制作,如铜、铁、锡、银、玉、石、木、玻璃等,品种繁多。
由于唐代经济繁荣,实用性和装饰性或纯装饰性的灯具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元宵节,如灯树、灯房、灯笼、灯笼、树脂灯笼、孔明灯笼、风灯笼等。这些新的灯具或灯俗,衬托了那个时代的繁华,成为传奇故事。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人鱼膏”至今仍是个谜。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陵墓。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始皇陵地宫中,“人鱼膏为烛,久而不散”。“人鱼药膏”,顾名思义,是用人鱼制成的药膏,放在地宫中照明。但是美人鱼指的是什么鱼呢?至今仍是一个谜。《史记》引用光绪的话说:“美人鱼就像四条腿的鲶鱼。”《异物录》载:“美人鱼似人形,一尺多长。恶心。菌毛对鲨鱼(也就是鲨鱼)有好处。脖子上有小衣服,气从里面出来。在秦始皇家中,人鱼膏被用作蜡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今台州有一。”根据上述记载的描述,有人认为“人鱼”俗称“娃娃鱼”,学名“娃娃鱼”。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为其他学者所认同。据《太平玉兰》引《三秦记》;“皇室...烧鲸鱼糊当灯。”所以有人认为所谓的人鱼膏其实就是鲸鱼膏。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地宫照明用的是鲸脑油制成的蜡烛。鲸脑油制成的蜡烛每小时可燃烧7.78克,每立方米鲸脑油可燃烧5000天,足以满足地宫中仙人的需求。如果再联系国外资料记录中的云美人鱼,那就是“难吃”了。鱼皮对鲨鱼和锯材本身都有好处。脖子上有个小磨损,气都出来了。美人鱼好像是鲸鱼。
“美人鱼”是娃娃鱼还是鲸鱼?人鱼膏是用娃娃鱼还是鲸鱼脑油做的?很难说。
“孔明灯”据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
“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孔明灯笼最早的制作方法是用很细的竹条做成灯笼架,四周和顶部用薄纸贴紧,底部只留一个圆口。将松节油挂在灯笼下点燃,灯笼就会升到空中。因为灯笼里有火,所以古代战争中用作夜间军事行动的信号,就像现代使用的信号弹一样。
18世纪,法国有人发明了热气球,用比较坚固的材料制成,在气球下面加热,让热气充入气球,气球就可以升到天上去了。如果在气球下面挂一个吊篮,就可以把人带进去。热气球的原理和孔明灯笼的原理一样。
孔明灯是在中国发明的,然后逐渐传播到海外。比如马来西亚的华人庆典,有把灯笼放在灯笼上的习惯。孔明灯笼升空后,人们无法掌握它的下落,只能让它随风而去。如果孔明灯笼在熄灭前掉落,可能会导致各种灾难。因此,马来西亚从今年2月起全面禁止燃放孔明灯笼,因为它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
从唐朝开始,“不是省油的灯”这句话流传至今。
生活中有句话叫“不是省油的灯”,出自唐代琼瑶发明的省油灯。
唐五代时期,中国许多名窑的产品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风格,但琼瑶的一些作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体现了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最典型的就是“省油灯”,古今中外皆知。
《中国陶瓷史》关于唐代邛崃窑的记载只有800字,却用了100多个字来描述“油灯节约”。不仅详细描述了“省油灯”的外形,而且阐述了其节油的科学原理和社会影响。
在此之前,也记载了很多相关的史料。例如,《陆放翁全集编年史》中说,“蜡烛应粗而短,不应超过一尺。厚则宽容,短则亲近。书不要用铜灯,瓷灯最省油……”《宋史·旧学寺笔记》说:“闻松安集中于公,有关于省油灯的诗。今天韩佳有了,灯也盖上了..."
节能灯的灯是夹层中空的。注水可以降低灯具的热量,减少机油的过热和挥发,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它的实用性和科技意义,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员陈德福先生在《琼瑶省油灯研究》一文中指出:“琼瑶省油灯所依据和应用的物理理论,在南宋初年相当流行。同样的物理理论,十九世纪中叶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可,并形成定律。”
元代的“怒猫”是为了防止老鼠偷油而设计的内置灯。
中国油灯与中国的科技文明和造型艺术密切相关,体现了科技进步和审美时尚。
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灯,有防风调光的灯罩,有消烟除尘的烟管,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灯罩,解决灯烟污染的国家。为了节省燃料,宋朝发明了瓷灯。为了防止老鼠偷油,元朝设计了内置灯(让猫生气)。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期利用机械原理制造了桌墙两用灯。
陶瓷灯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普及面最广的灯具。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唐宋时期的节油瓷灯预示了蒸馏冷凝和蒸汽循环系统的现代技术。
在美学领域,战国时期的人物造型灯和汉代的动物造型灯在灯具设计中引入了一定的造型,增加了实用之外的文化内涵,而适当的尺度、合理的结构、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装饰都包含了审美意境。明清时期,青花和粉彩油灯成为新的时尚。明代的“书灯”陪伴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看简书看清楚,一生发光。”此时的青花和粉彩将绘画引入装饰,符合时代时尚。
灯也分文场、宫廷、民间。
灯和其他东西一样,分为文场、宫廷和民间。两千年前的油灯显示了古代社会的贫富分化。穷人的灯是小瓦碟,而贵族的灯是制作精良的青铜器,有多达十五盏的大树形灯、栩栩如生的动物灯和人形灯。1968出土的鎏金青铜人形长信宫灯曾轰动世界,被誉为中国古代高超青铜器制造技艺和照明技术新成就的典范。
而宫灯,却是适应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建筑的独特产物,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灯具。直到今天,宫灯仍被用于现代中国建筑中。在中国古代,制灯人创造了各种实用的照明灯具,同时结合民俗和民间艺术活动,创造了以装饰欣赏为主要目的的五彩民间灯笼。“东风夜花千树。它像雨一样吹落星星。宝马雕花车满路香。风飒飒,玉壶生辉,鱼龙舞通宵。”这是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在《玉匣元》一诗中对当时元宵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观灯情景的生动描写。五颜六色的灯光,就像火树银花,就像星星雨滴,旋转起舞,美不胜收。
APEC会议晚餐用银蜡烛灯
从原始的篝火发展到油灯,是人类生活的一大进步。自从“洋油”输入中国后,油灯的燃料从食用植物油变成了燃煤油。直到公元19世纪,西方人才首次发明了电光源,取代了传统的火焰光源。
然而,中国的古典灯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退出今天的生活。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的装饰品,在许多重要场合都能见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0月20日晚,江主席在上海举行的欢迎出席APEC会议的各国贵宾的晚宴上,用一盏银烛灯。这盏灯制作精美。铜质镀银底座上对称雕刻着两朵盛开的牡丹,与文艺演出舞台背景上的20朵鲜红牡丹相呼应。灯的高度是12厘米,底座的直径是10厘米。灯罩通过酒杯嵌入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