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的历史问题、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史无前例的人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2)它使人们从思想上受到一次比较普遍的革命洗礼。
(3)中国*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该党开始掌握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前进的新起点。
失败原因
(一)由于帝国主义势力同当时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士绅相勾结,反革命势力大大超过了革命势力;
(二)由于当时革命阵营中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支持下背叛革命,革命力量立即遭受重大损失,敌强我弱的形势更加严重;
(3)由于中国处于幼年时期,他对中国革命的规律了解不多,尤其是北伐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占据了中央领导机关的主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当反革命势力对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经验教训
(1) * * *要想* *人民赢得革命,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派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团结,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以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镇压工农运动,牺牲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来维持国共合作。1927年4月,在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导人将开除* * *和压迫工会、工人纠察队”之类的“谣言”,企图拖住蒋介石的后腿。其实就是给蒋介石洗白,麻痹革命人民。蒋介石兵变后,吹捧汪精卫为国民党左翼“中央领袖”,导致革命失败。
(二)* * *为了* *人民赢得革命,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和妥协只会毁灭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没有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 *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镇压工农武装。结果,当蒋介石和汪精卫反叛革命,发动大屠杀的时候,他们不能也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