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紫檀、海黄有什么历史文化差异?

黄金楠木,素有“皇帝之木,木皇帝”之称,自秦汉以来一直为皇室所用,但自明代以来,它被视为皇权的象征,是皇室专用的“贡品”,连王公大臣都不许染指。据记载,明朝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为皇室设立金丝楠。当时地方官员把进贡金丝楠木作为头等大事,被朝廷列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的标准之一。老百姓可以得到机会,由官方提供一个黄金楠木奖励。到了清朝,实际上可供使用的金丝楠木已经不多了。康熙、乾隆都派官员在四川、贵州搜寻,收获甚微。他们被大臣们和工人们称为“浪费人民的钱,无益于国家大事”。再加上蜀道凶险,书中有“一楠木活”的说法。明清时期严禁臣民使用楠木。因为他们的私用,和珅被称为“僭越制度”,结果被嘉庆帝列为二十宗大罪之一。

正是因为金丝楠与皇族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才让他千百年来独居深山,或数百年来被锁在深宫。人,包括达官贵人,是不能被幸福祝福的!

因为禁止,所以不会有市场,因为没有市场,所以不会有价格可以测试。我只知道清乾隆年间,甘肃巡抚王亶望曾经花了90.2万买了三把金丝楠...现在虽然没有禁忌,但是很多传说和故事因为灭绝而空置。

跻身福布斯富豪榜前10的刘氏兄弟等四川富豪,也包括前期积累和炒海鲜的富豪,以及上海、浙江的一些藏家。他们正在做的同样的事情是花大价钱收集金丝楠,收集一种东西而隐藏另一种东西,既不加工也不转移。在他们的心目中,海鲜价值几千万,对金丝楠来说只能是配角。金丝楠的神话一直在延续。也许唯一能说服和搅动世界的,就是价格了。我相信没有必要刻意揣测。金丝楠的价格将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那时候,那些十年前后悔错过和田玉的朋友,会因为错过金丝楠而感受到新的痛苦,真正感受到“后悔”是什么意思。

现在发现的金丝楠都是几千年前深埋在河谷中的乌木。我称之为“乌木”(乌木金丝楠的简称)。如果金丝楠是“木中皇帝”,那么“乌木”就是太祖皇帝。

在明朝,紫檀木受到皇室的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的定期和不定期贸易中,往往都有一定数量的珍贵木材,包括紫檀木。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统治集团的需要,于是明政府派官员到南洋采购。随后,私人商贩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阳各地的优质木材已基本砍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完全被捆绑了。到明末清初,当时世界上出产的紫檀木绝大多数都聚集在中国。清朝用的紫檀木都是明朝收的,有历史记载。清代派人到南阳采集紫檀木,但多为粗糙不直。完全不起作用。这是因为紫檀生长缓慢,几百年都用不完。明代已完全伐除,至清代尚未复生,源头已尽。这也是紫檀被世人所珍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等西方人对紫檀木的重视程度超过中国,因为他们没见过紫檀木,认为它只能做小器皿。据说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材模型,游人无不惊叹,认为罕见。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很多紫檀木制品,才意识到紫檀木的精英全在中国。于是多方购买,运回国内。目前欧美流通的紫檀木器皿基本都是从中国运来的。因为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买整体的器皿,只买柜门、盒面等有花纹的。运回后,安装木框进行装饰。

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短缺,皇室也不时高价从私人商人手中收购紫檀木。清宫建办的工作档案里几乎每年都有采购紫檀木的记录。这期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只要看到紫檀木,就绝对不会放过,全额收购,交给皇室或者地方织造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材全部被收购一空。在这些木材中,大量被用来装饰圆明园和故宫。同治、光绪婚礼、慈禧六十大寿之后,所剩无几。到了袁世凯的时候,剩下的紫檀木都用光了。

黄华丽,一种珍贵的木材,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但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称呼,如“花绿”、“花梨”、“花梨”。许多古代文献和资料都清楚地记录了这种木材的纹理特征和起源。如唐晨臧琦在《本草集》中说“华吕出安南,海南而作床,似紫檀,性好。明初,王佑更新《论葛古要论》,其中记载“广东南部花梨玫瑰,紫红色,类似黄檀之香,亦香。它的花有鬼面的可爱,花粗花淡的低。"

明代顾颉所撰《海查遗事》一书中提到“紫檀木、鸡翅木、土苏木皆产于历山,必为黎人所取。”可见产于海南岛深处的历山,多为黎族人开采砍伐。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三十五卷《棕榈笔记》一文中提出:“(棕榈)木坚,色紫。那些也有花纹的叫花棕树,可以做器皿,也可以做扇骨。做花梨是错误的。“李时珍认为有花纹的棕榈叫‘花棕榈’,流行的‘花梨’之说是误传,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当时所谓误传的‘花梨’之名已经成为明代对黄华丽的固定称谓。

李《南越笔记》(卷七)也记载,位于今越南的占城,曾向明朝朝廷进贡梨:“占城,古之界。洪武二年,其主阿阿寿派大臣胡度满进贡,物件有乌木、苏木、紫檀木等。”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个古称:朱雅、鱼儿和琼台。据文献记载,“珍珠崖”源于“郡在海崖岸边,产真珍珠”,故名“珍珠崖”;“博尔”源于海南岛古代部落的刺绣习俗(在脸上雕刻图案,涂上颜色,耳朵上垂下装饰耳环),故名;琼台”源于“白石中有琼山,土石皆白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关安抚京师驻地,故称琼台。

据《琼州志》记载,秦代的海南属于其边远地区,没有建制。元丰元年(公元前110),设渤、朱雅两县。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神圣领土。

海南岛位于广东省南部的南海,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它是中国黎族的世居地,物产丰富。封建统治者对当地产品垂涎三尺,对这一地区的黎族进行剥削和压迫。《明神宗大皇帝实录》(卷534)记载,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两广总督张明刚谈李善后,提及明代海南地方官向黎族勒索钱财,其中“官无一技之长”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明代海南地方官员向海南岛黎族采集了各种土特产,其中之一就是产于黎族地区的“花梨木”(黄华丽)。由于地方官员贪得无厌,黎族人民不堪重负,从而证实了明代地方官员在海南岛大量采集木材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