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的祖先是谁?
说起这个陌生的村庄,它的陌生是很特别的。请听我说,慢慢给你一个。
奇怪之处之一是这个村庄的地势很高。村子虽然建在鲁西北部平原上,但和周围其他村子有很大不同。从远处看,它的地势比周围其他村庄高出一倍以上。原因还得从它的修建说起:明朝初年,建国后,朱元璋为加强水运能力,保证首都物资供应,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河,取名“朱家河”。挖朱家河的时候,按照设计要求在这里建了一个转运站,于是在朱家河东岸建了一个码头,码头的地势比周围环境高出4到5米以上。因为这条河是皇帝自己的河,很多货物都是用船运到明朝的首都南京。可以说是船只来来往往,白帆日夜流,所以很多有智慧的人在这里置地建房,在这里生活经营。朱家河东西宽约500米,走向西南和东北,可能从北京一直通到南京。再加上河水较深,很多大型商船可以通过,所以当时这里的商业活动非常繁荣,说挤满了商人也不为过。因为很多高楼就是很好的见证:我们村无论哪家要盖新房,都不需要夯地基,因为地下到处埋着大量的砖块和瓦砾;如果要种树,一个树坑要挖出半坑砖瓦,可见当时建筑之豪华;每当夏天来临,暴雨冲刷,我们就会在沟里发现大量锈迹斑斑的古钱,远至汉代,近至清代,各个时期都有;这一切都反映了很久以前这里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盛况。
第二个奇怪之处是村庄布局呈菊花状。据说村里最初的设计是九菊,叫做九菊十八冠。当初全村有九条十字街,中间一条街,周围还有八个市场,以每个十字为中心周围都建起了房子。每一个集市都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整个村子的妆容就像九朵盛开的菊花,真是造型独特,不清不楚。后人不要只问:为什么只建九个市场?老人说,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代表好运;菊花九月开,繁花似锦,景象葱郁,预示着幸福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个奇怪的是村子周围有寺庙。具体来说,就是孙思邈北部的王耀庙、土地公公的土地庙、西部的王母娘娘庙和东部关羽的关帝庙。大量的寺庙不仅反映了当时这里的经济发展,也显示了当时社会宗教的盛行和香火的兴盛。现在所有的寺庙都在未知的年月和时间里消失了。无论是毁于战乱、天灾还是人为破坏,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堆放在原地的砖瓦,在风雨风蚀中默默颤抖;但从这些残存的古瓦碎片中,还是能告诉后人这个村庄曾经的繁华与辉煌。
第四个奇怪之处是,村子四周都是洼地(或海湾)。不知怎么的,村子四周都是洼地,海湾相连。海湾里常年有水,从来没有干涸过。因为水里种了芦苇,鱼虾成群。最北部和最大的洼地被称为水库。在夏季和雨季,水库的最深处可达三米之多。其他洼地水深可达一米以上。从南到北,有十多个地方,包括琵琶湾,老湾,李悝jy湾和莲子湾。每到夏秋,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世界,或者去海湾游泳,玩水上游戏;或者去钓鱼,用网抓鱼虾,回家为父母献上丰盛的晚餐;或者在水上放一盏河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风飘荡;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大群孩子围在岸边,拿出他们精心叠好的纸船,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谁都不愿意示弱,互相较劲。现场就像江南的庙会、龙舟赛。非常热闹,阵阵笑声和喊声为孩子们加油,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五个陌生是景色宜人。从远处看,巨大的村庄隐藏在绿树中,看起来真像是海市蜃楼。传说繁华时节初,村西一片烟波浩渺,水泄不通。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人们就会看到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不知是谁在洼地里种了很多优质的芦苇,把整个村子围了起来,给村子增添了一层神秘和美丽。每年夏天,芦苇茂盛,覆盖了整个洼地和所有的水面。里面有数不清的水鸭和不知名的野鸟,还有獾、黄鼠狼、兔子、刺猬、狐狸藏在里面。芦苇给它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丰富食物;水里的鱼虾更是享受,长得又大又肥。每当麦收季节,我们都会下水钓鱼,运气好的时候可以钓到十几斤的鱼。深秋和冬季,村里组织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用稻草和檩条绑木筏,收割芦苇。这时候就会有很多木筏排成长长的舰队,像战舰一样出征各个战场,让站在岸边的我们这些孩子惊叹不已。割芦苇的人熟练地划着竹竿,挥舞着长柄镰刀。在宽阔的水面上,他们一边挥舞着镰刀,一边收割着一片片芦苇,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尽情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那一幕至今让我羡慕不已,依稀出现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