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春联是什么,是谁写的?

中国最早的春联是“三阳之始,四序之始”,出自唐代刘之手。

世界纪录协会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传,四令始开。”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Stein 0610)中记载了这副春联。这封遗书记录了12副写在当年和立春日的春联。

此联为第一联,唐代刘所作。成书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比蜀王孟昶的碑文早了240年。“三阳布;”四序首开”打破了“过年余庆,甲节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最早的春联。

扩展数据:

贴春联又称“春贴”、“门联”、“对联”,是过年时粘贴的一种红色喜庆元素“年红”。它用工整、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了美好的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

当人们贴上新年祝福(春联和祝福等)时。)放在他们家门口,意味着春节正式开始。

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摘下漂亮的红对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增加节日气氛。

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在春天开始时越来越多地张贴“宜春”一词,然后它逐渐发展成春联,表达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避灾、迎吉祥的美好愿望。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流行。

百度百科-春联

百度百科-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