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塑的信息?

泥塑

泥塑历史

泥塑俗称“彩塑”。

源流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土壤为原料,手工成型。或平淡或多彩,主要是人物和动物。

中国的泥塑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至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和地下考古有很多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制猪、羊的时间约为距今六七千年。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泥猪、泥羊头,距今约7000年。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过,到了汉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学家从汉代墓葬中发掘出大量文物,包括大量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有些是手捏的,有些是模压的。汉朝的祖先认为死人和生命一样有物质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客观上促进了泥塑的发展和演变。

汉代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崇拜活动,道观、佛寺、寺庙在社会上兴起,直接推动了对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达到了顶峰。杨惠芝被称为雕塑大师,是唐代雕塑的杰出代表。在张僧繇师从吴道子,学成之后,慧智不甘落后。他毅然烧掉笔砚,投身塑料,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艺术家。才能被世人称道:“道画,智慧之塑,得道僧之笔。”

随着宋代泥塑艺术的发展,不仅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有所发展。很多人专门做泥人,当商品卖。北宋东京著名的泥人玩具“莫埃利”在7月7日左右售出。不仅老百姓为了“讨小聪明”买回来,就是达官贵人在七夕节也买回来玩。

元代以后,明清民国以后,社会上仍然流行泥塑,尤其是小型泥塑,不仅可以用来观赏陈设,还可以给孩子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出产,其中著名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塑张曼”、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北京等地。

制造工艺

泥塑的基本材料——土需要精心准备。一般选取一些黏而细腻的土壤,打、滴、搓,有时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成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做一个孩子、翻模、脱胎、上色。做孩子就是做一个原型,找一块好的泥,用雕、塑、捏等方法塑造一个形象,经过修饰、打磨、干燥,就可以了。在一些地方,它需要被烧掉来增强它的力量。翻模就是把土压在原型上,打印成模具。一般有单件模具和双件模具,也有多件模具。脱胎是用模具压制泥人胎坯。通常是先将混合好的泥巴卷成片状,然后压入模具,再将压好泥巴的两个模具合拢压制,然后装一个“底”,即在泥人的下部粘上一块泥巴,使泥人中空紧密,并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的空气流通,避免胎内气压变化对泥胎造成损伤。最后一道工序是上色,也就是俗称的“三分塑,七分色”。一般在上色前涂一层底色,保持表面光滑,容易吸收所涂的颜色。涂的颜料是多用途的,混合水胶,加强颜色附着力。

区域和分布

天津泥人张发展于清朝道光年间。它是由张明善先生发起的,已经流传了180年。泥人张彩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能真实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选择得当;敷色,优雅美观。泥人张彩素适合室内陈设,一般体积较小,40 cm左右,可以放在书桌或架子上。它所用的材料是泥沙含量低、无杂质的纯粘土,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棉絮反复粉碎而成。由艺术家手工成型,自然风干,上漆。

无锡彩塑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和精品。粗货,又称把玩货,主要是以好运和福气为主。它们是用模子印出来的,用手工画出来的。它们的造型夸张,线条简单笨拙,整体上显得丰腴丰满,用笔广泛,色彩对比强烈。主要是给孩子玩的。精品主要靠手工塑造。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戏剧为题材,所以叫手捏剧。也捏佛像和反映当下生活的作品。一个作品是从脚开始,从下到上,从里到外,一步到位的分段组合。画中用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都做了精致的描绘。手摇戏再现戏剧表演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表情,造型生动,色彩绚丽,赏心悦目,装饰精美,经久不衰。它是人们家中的装饰品,也是很好的礼物。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中掺入少许棉纤维,捣实均匀,揉成各种图形的泥坯,阴干,裸露底粉,然后上色。

中国泥塑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为原始人殉道、拜佛像、把玩物品的民俗。到了唐宋时期,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著名的泥塑包括甘肃敦煌的菩萨和山西太原的宫女。到了清代,泥塑已经形成了南北方两大著名流派:北方的天津泥人张,南方的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雕塑家世家。他的作品特点是写实,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都强调“象”字。他的儿子张和孙张敬举继承了他们的祖业,为中国的彩色造型艺术做出了贡献。惠山泥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泥要货”供孩子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洁,色彩明亮热烈,乡土气息浓厚。另一类是“手揉戏”,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十分注重物种的描写,造型夸张得体,表现手法简练,色彩古朴深刻,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现代著名艺术家包括胡新明、王忠甫和于青城。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也是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地。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这项遗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