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沭阳县历史

沭阳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

境内有脑子国,建于吕成功九年(前582)。今天,在舒城西北20公里处,仍然可以找到留下的废墟。

汉代以前,东海县的后丘、建陵、尹平、下城、临扎、怀文、吴宓等古城都在境内。

汉朝以后,建陵郡并入后丘郡。

到晋时,县也被并入后丘县。

宋元嘉十二年,后丘县废为本相县,怀文县改为沭阳县,直至北周六年(556),县名沿用至今。

沭阳县历史这么悠久,又是古城封建的地方,所以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很多。

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六朝墓葬,西周的孟墩、殷墩,汉代以前的后丘、尹平方城遗址,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与虞姬出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王霸桥;明代抗日将领刘戈所建的营帐,清代招魂术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腾,以及雍容华贵的休闲堂。

有的经过了装饰和点缀,有的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常常让沭阳人感到自豪。

沭阳在古代是纷争之地,近是革命老区之一。

北宋时,宋江起义军活跃在上海、蜀河一带,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

清朝顺治年间,以玉渊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奋起反抗清廷的统治。

民主革命时期,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沭阳在夏商时属徐州,周属青州,春秋末期属鲁南,战国属楚,秦初属,后属谭。

西汉时期的后丘郡隶属于东海郡,建立了尹平和建陵两个侯国。

三国建立东海时,领着后邱、尹平、建陵等11郡。

南宋文帝元嘉四年,并入本相,另设一郡。

梁武帝田健督五年,废郡而设郡。

东魏孝景帝武定七年(549),改沭阳县。

北周建德七年(578),定沭阳县名。

隋文帝年间,属海州;唐高宗元年(668年),属泗州;咸亨五年,属淮安府;清世宗二年(1724),属海州府;民国二年,属徐海道;17至37,属东海专员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国29年秋,* * *淮海地委对属地划分进行大调整,分别在四树县、杨桐县、东海县、灌云县建立抗日民主,隶属淮海地区专员公署;1949年5月,东海、杨桐、泗蜀三县撤销,原辖区划归沭阳县,宿迁部分划归沭阳,隶属淮阴行署。

65438年至0983年,市管县,属淮阴市。

65438+8月0996苏北是新设立的地级宿迁市。

2011是江苏省直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