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你知道有哪些不诚信害人害己的例子吗?

故事1

狼来了的故事

《伊索寓言》里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放羊的小孩每天赶着羊群到村外吃草,但是他有一个说谎的坏习惯。

有一天,他觉得很无聊,就对着山脚下正在耕作的人们喊道:“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喊声就往山上冲,可是农民们气喘吁吁地往山上冲,一点狼的迹象也没有!放羊的小孩笑了:“真好笑,我跟你开玩笑呢!””农民们愤怒地离开了。

第二天,牧童又做了同样的事情,农民们冲上去帮他打狼,但还是没有狼的踪影。放羊的小孩忍不住笑了:“哈哈!你又上当了!”

第三天,牧童又骗人了。人们对牧童一再说谎非常生气,再也不相信他了。

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牧童在山脚下绝望地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然而,人们又以为他在撒谎,没有理睬他。结果,他所有的羊都被狼吃了。

感悟:放羊的小子因为多次撒谎,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既不尊重别人,也不会让别人对自己失去信任。说谎百害而无一利,诚实守信才是正道。一个没有诚信品质的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故事2

孟新不卖病牛。

古时候,有个叫孟新的人,被撤了官,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一天,当孟新外出时,这家人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病牛来换取食物。

当孟新回家后,他发现病牛已经被卖掉了,所以他打了他的家人,要求把病牛要回来。他对买家说,这是病牛,没用。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新卖不出病牛的事很快就传开了,连皇帝也听说了。皇帝认为孟新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即派人把他召到北京,并任命他为官员。孟新直到老了才回到家乡。

感悟:孟新以诚实守信赢得皇帝赏识,为走出困境重新入朝为官。可见,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自己的信誉,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

故事3

魏文侯的诚实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个君主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山林负责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去山林打猎训练。

然而,第二天下起了倾盆大雨。魏文侯看着天空说:“打猎和训练是不可能的,但你必须告诉管理山林的人,你不能让他白等。”

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说:“好吧,我马上去。”然而,魏文侯挥挥手说,“等等,我得告诉我自己。昨天,我个人同意了别人的观点。现在我已经站出来了,我要亲自向别人道歉。”

感受:对于魏文侯来说,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即使是这件小事,他也信守了诺言,因此赢得了臣民的支持和爱戴,国家繁荣昌盛。一个古代的君主可以如此诚实守信。作为现代普通人,我们也应该坦诚待人,老老实实做事。

故事4

季布“许诺一千美元”

秦末有句谚语:得一诺,不如得百斤金。据说有一个叫姬步的人说话算数,凡是答应的事,他都会尽力去做。所以很多人和他交朋友。

楚汉相争时,吕布是项羽的部下,几次出谋划策,打败了刘邦的军队。刘邦当了皇帝,想起来就气得不得了,下令对吕布下了逮捕令。那时候,仰慕吕布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姬布和好后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当了家政。朱家明知道他是吕布,就收留了他。后来朱家一家人到了河南洛阳,找到刘邦的老朋友汝银等夏婴,请他为吕布说情。在夏侯婴的劝说下,刘邦不仅撤销了对吕布的通缉,还给了吕布一枚官印。

感悟:因为诚实守信,季布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也因为诚实守信,赢得了刘邦的尊重。相反,如果你因为贪图一时的优势而对别人失去信心,你会在短时间内得到你想要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所有的伎俩都会暴露,害人也害己,得不偿失。

故事5

检查方式,吃枣,留钱。

宋朝的人发现,有一天早上,他们带着仆人去拜访远方的亲戚。中午,两个人都饿了,但是路上没有餐馆。我们做什么呢仆人建议从送给别人的礼物中拿一些。乍得说,“这怎么可能?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属于别人。我们要说话算数,怎么能偷菜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上路。

走着走着,路边出现了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枣子。乍得和他的仆人太饿了,他们挑选日期吃。吃完枣后,查德拿出一捆钱,挂在摘枣的树上。

仆人不明白,但他说:“诚实是人类的道德。虽然枣子的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是我们既然吃了别人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感受:诚实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诚实守信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大事件上,就像道茶一样,吃了别人几个枣还得留下钱的一件小事也体现了道茶的诚实之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始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