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艺妓的韩剧

黄真伊。

对黄真伊的第一次了解来自韩剧《黄真伊》。在历史上,黄真伊的生卒年不详(她应该生活在中宗时期,与大长今同时代)。朝鲜李朝时期的女诗人、名妓,别名贞娘,妓女名岳明。她原本是京畿道开城一位学者的普通女儿。《杜松纪义》记载:“忠伊者,杜松名妓。.....色彩和才华都很棒。这首歌也是天鹅之歌,人们称之为仙女。它的美丽经常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女士和游客”。“她虽是妓女,却‘高洁’,不侍奉粉花。虽然是正式宴会,但是梳洗。衣服不是用来换的。我不喜欢到处逛,如果市场便宜我也不在乎。从而结交儒生。.....挺懂词的,喜欢看唐诗。”她与徐景德、公园元瀑并称为“杜松三绝”。看了电视剧,查了一些史料,看了洪的同名小说,总觉得我看到的是一个即使生活在21世纪也不逊色的女人。

逃离妓女

至于一真进入卖淫行业的时间,我个人更倾向于史料和小说中说她是因为十几岁时的一些变化而离开卖淫行业的。如果像电视剧里描述的那样,金易在65,438+00岁的时候因为天赋异禀和爱才而被引入焦芳做童妓,那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这么多同时进入焦芳的童妓中,只有黄真伊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可以让她后来向理学大师徐敬德学习。我虽身在焦芳,有接触诗、书、礼、乐的渠道,但与京城的女乐相比,焦芳只是政府注册的地方妓女机构,接触儒家经典肯定有限;而文学素养需要通过阐述来沉浸和积累。因为黄真伊的父亲是二等贵族,作为一个贵族的妃子是否比妓女更容易接触到大量的经典?很难说她在决定成为妓女之前发生了什么,也很难说她决定不再卖淫只是因为一个少年为她相思病而死。从一些数据来看,很明显青少年只是单恋,并不是电视剧里描述的那种两情相悦的浪漫初恋。我喜欢小说里金易逃妓的故事,作为二等贵族的黄真伊;黄真伊,以身为黄金狮的女儿为荣,人品高尚;一个原本有着贵族身份的黄真伊;与儿子有婚约的黄真伊,突然发现自己是父亲某天因为有人告密而和一个像动物一样的女仆共度良宵的结果。发现自己的生母竟然是个妓女;发现自己被某个人毁了;发现自己从云端坠落,徘徊在鬼门关。于是她决定把心留给害相思病而死的儿子,自己踏入了鬼门关,变成了恶魔。关于黄真伊离开卖淫行业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贵族家庭的普通女孩,她早就应该意识到身份阶层带来的不公,也比其他妓女更早地了解到所谓贵族的真实面目,这应该为她日后能够在两个阶层中游刃有余地行走打下基础。

妓女的才华

百舞女的头头在最开始是这样对童妓说的:“你要抛弃做贤妻良母的观念,忽略那些纯情……你要有读书人不算多的知识,才称得上妓女。”还有人在追求美上没有妓女那么自由,也不用像穷女人一样斤斤计较,更不用羡慕宫里的公主和翁主的奢华。更重要的是,妓女拥有连公主和翁朱粲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天赋。...妓女的生命在风中怒放,卑微的身份也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句很有煽动性的语言,甚至有点傲慢,但作为台词写得很好,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其实我并没有找到太多关于朝鲜时代官妓是什么样子的资料。但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妓女的文章。朝鲜时代的制度大部分来自中国,官妓制度也和中国差不多,所以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关于妓院的资料中对朝鲜的官妓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孔的《中国青楼文化》一文中提到“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是官妓的最早发明者。他建立了一个有700名妓女的国家妓院。管仲开设妓院有以下作用:一是通过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其次,有利于社会稳定;再次,吸引了大量人才;第四,它不流血地把妓女送给敌人。管仲的发明很快被其他国家效仿,官妓兴盛一时。汉代以后,家妓兴盛,南北朝时达到顶峰。家妓的地位介于嫔妃和丫鬟之间。妾是满足主人的生理需求,丫环是端茶扫地,铺床叠被子,家妓的作用是给主人提供艺术服务。国内妓女普遍接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中国的音乐舞蹈不仅被他们发扬光大,而且被他们传承下来。秦汉以后,赞美妓女的作品开始出现,但妓女进入文学之初,看重的是“艺”而不是“色”。色彩是一种不同的审美观念,青楼女子可以满足社会对色彩的不同需求。以前衡量一个人是否懂女人,不是他的“性知识”,而是他的“色觉知识”。这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修养。比性和色高一个层次的是艺术的魅力,妓女应该会跳舞,会弹琴,会下棋,会书法,会绘画。中国古代妓女以其高超的智力和艺术趣味,获得了比普通女性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更高的精神享受,也赢得了舆论的尊重和赞誉。这和今天妓女的情况完全不同。"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几点:第一,官员和妓女通常与地位很高的权贵打交道;其次,古代的官妓应该都是有文学素养和较高艺术功底的;第三,官妓是古代社会中一个具有特殊地位和身份的群体。这样,如果你想一想伍佰开头的话,它确实是真的。黄真伊的美貌和才华在朝鲜李朝时期无疑是出类拔萃的。除了诗歌,她还擅长演奏宣琴和舞蹈,在朝鲜的音乐和舞蹈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她出众的才华充分满足了当时贵族文人对色彩和精神体验的需求,成为她自由的保障之一。

妓女之爱

电视剧中的黄真伊对爱情无疑是执着的。因为她死去的爱,她想报复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黄真伊。从她的眼睛里,你可以看到一团火,一种轻蔑,一种痛苦。她和她的老师伍佰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中。她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告诉她,妓女是释意之花,不要把自己的情绪、烦恼、悲伤、恐惧表现出来,要再隐藏起来。但金易的回答是,她不想隐瞒。她问伍佰:没有交流,人们如何交流?她只是不想隐藏自己的感情,相信真诚的力量。所以她不屑于纯粹的抄袭,而只爱一些不成熟甚至有点笨拙的占了她心思的文字;她不屑于黑纱红袍,却被维护声乐的初心所感动。电视剧中描述的一真的初恋几乎和历史上传说的原型一模一样,像水墨画一样美丽纯洁,但却是一段注定的爱情。金易第二次恋爱的对象金正汉,历史上其实没有这个人。金正汉其实是苏阳谷(1486-1562)和著名歌手李世宗的结合体。苏阳谷当时是高官。他是图书判官(应该是二等官以上),也去过北京(1533)。苏阳谷曾说:被颜色迷惑的人不是男人。听说我真的很有才华,就约了一个朋友说:“我要和这个姬在一起30天,就是和她分开。我多呆一天,你们这一代人就把我当没人性了。”然而,一个月后,苏阳谷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人,所以我要为它留下。”李世宗和黄真伊约定同居六年,三年在李世宗家,三年在黄真伊家。六年后,男方期望续约,但黄真伊选择了漂亮分手。历史上这两个人拍了一部金正汉的电视剧。和金正汉的这段感情,自然比和恩湖的初恋要成熟得多。金正汉比恩湖更清楚阶级差距会带来什么,他也有随时准备推倒这堵高墙的意识。只是那时候,对于一个妓女来说,爱情简直就是奢侈品。正如伍佰所说:妓女的朋友在受苦…

不过电视剧似乎太纠结黄真伊的爱情了,也可能是尺度问题。电视剧已经把黄真伊的妓女生涯推到了过于纯洁的地步。过犹不及,于是这些关于爱情的过度笔墨,削弱了对人物本身叛逆、颠覆性人格魅力的刻画。历史上的黄真伊不可能像电视剧里那样(守殿:妓女献身于某高官)从来不为那些高官守殿,直到金正汉的出现。说到底,我不相信黄真伊是一个崇高理想是保持自己清洁的女人。身体就像她的戏服(戏服:打扮用的首饰),不过是从事妓女职业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真作为一个妓女,为男人守着大厅:“男人们被我拖到忘我的恍惚状态。...我领着那个人到了一个更高的悬崖尽头,爬上了远处的云层。我终于放开了手中的缰绳。一瞬间,一个人的嘴咆哮起来,就像魔鬼把他的灵魂带走时发出的甜蜜而痛苦的叫声。”她只是想在脱下男人的衣服的时候,摘下他们虚伪的面具。但是像她这样一个有着诗意心灵的女人,我想她也是渴望爱情的,感性的,或者至少是有过期待的。你可以看到黄真伊留下的与时代合拍的中国诗歌。比较有名的有:

吟唱半月之梦

谁破昆山玉,相思相逢只凭梦,截取冬日至日的子夜,

剪成织布机梳,侬访桓,欢天喜地访侬,被李渠藏,

佩妮走后,我巴不得让他晚上做梦,有灯就没有月亮。

担心扔蓝空。曾经,你们可以在路上相遇。音乐一寸一寸地传播。

事实上,说黄真伊的诗可以和李清照的相提并论是一种恭维。至于她的舞蹈和钢琴技巧,我们已经无法欣赏了。但比起她的才华和诗意的心,我更欣赏她大胆的颠覆和独特的个性。关于乐器的选择,电视剧里的乐手严厉地问金一,她为什么改弹宣琴,而不是学了多年的加雅琴。一真回答说:宣琴是儒生喜欢玩的东西,所以我喜欢。Gayatrin的声音很细,像小女孩的声音,所以她不喜欢。严厉的乐手又问,小姑娘怎么会不喜欢音色像自己的声音呢?一真再次回答道:我也讨厌生为女儿。我连自己的气质都舒展不了。受别人影响的是我女儿。在小说中,黄真伊甚至质疑仁慈的佛陀。她不明白为什么拒绝神化自己的佛却像神一样接受了崇拜。佛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坐在佛堂上,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因为自己而变成了极乐,可是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在她流传于世的短篇小说中,她用一段舞蹈让面壁成为了一位30年生佛的知足禅师。她就是这样一个不想被束缚,不墨守成规,不怕挑战世俗和传统的人。她有着文人的气节和超然,但同时也有着女人的妩媚和妖娆。在我看来,就连她的遗言也同样充满了个性。她病死的时候说死后不上棺材,做蚂蚁乌鸦风筝的诱饵。她在遗言中说:“我生前让许多男人不知自爱,所以死后被埋在路边,让野兽和昆虫吃掉我的身体,洗去我的罪恶。”关于遗言还有一种说法:“我死前喜欢热闹,不喜欢孤独,就把我埋在行人多的路边吧。”而我这辈子最喜欢旋律,所以我死后下葬的时候,不要放哀乐,给我放浪漫的音乐。“这是我见过的一个了不起的黄真伊,一个生活在16世纪的21世纪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