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城墙的历史介绍

明朝中叶,上海已经是一个人口稠密、商业发达的航运中心。由于日本人的骚扰,损失惨重。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修筑城墙,修筑四座高台,防备敌军。日本乱局平定后,在高台上建了一座庙。关帝殿建在箭台上,振台上供奉真武大帝;在获胜的舞台上建造观音阁;冯丹大楼建在军队的舞台上。把这四个殿、台、楼、亭都建在城墙上。上海古城墙最终被挡在城市发展之外,阻碍了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七月拆城,扩建至1913,城北半部长850尺,城址上修筑民国路。1965438+2004年东南半城890尺长的工程完工后,中华路在城址上修建。从这两条路可以知道上海古城墙的遗迹。

上海南区的中华路和人民路是一条环城路,是旧上海城墙拆除后修建的。它是识别老上海城市边界的标志。当时的上海郡对明朝的城市经济和交通严惩不贷,于是决定拆除城墙,填平护城河,修建道路。工程于1912年7月至1914年7月竣工,形成环城路。在拆迁的过程中,保留了一小段,就是大井阁——大井关帝庙。这里以前是一个箭楼,后来在上面建了一个关帝庙。清代建有宜春台,现已成为旅游景点。自元代建县以来,上海没有修建过城墙,明代多次被日军入侵。所以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面周长9华里,高2.4丈的城墙。城上有3600多个垛口和2个了望台,城墙外侧有6丈宽,1.7丈深,158。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建3座了望塔,20座箭塔。万历年间,倭寇入侵平息,县城太平,于是在四个箭台上建起了冯丹楼、观音阁、真武庙、大经阁。大井阁,建于大井箭台上,为三层楼阁,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此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关帝塑像(旧称关帝殿)。嘉庆二十年(1815)改建为三层楼亭(今亭)。道光元年(1821),陶澍巡抚“匡馆”题词,于访馆后挂于西春台。道光十六年(1836),两江总督陈銮巡视此地,上面镌刻“大风景”字样。因此,这个亭子名声大振,并被列为上海八大景点之一,“高江积雪”,成为申城的旅游热点之一。目前,大井阁二楼还陈列着上海老城区历史文物展览,分为城墙历史、设立沿革、东南小镇、小镇变迁、步入近代、文昌文化传承、南城展望七个部分。以图片、图表、实物、模型、灯箱、风景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上海老城70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