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历史发展和城址发生了哪些变化?
城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说到文明,总是离不开城墙的符号,青铜器,人物,阶级,而中国古代文明的挖掘都是关于城墙的遗迹,可见城墙对于文明的重要性。
城墙的修建不仅反映了人们挖沟筑墙的水平,也反映了古代青铜采矿、冶金、铸造的科技进步水平。只有相对先进和发达的城墙建筑才能保证城市生活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城墙“文化”最恰当的核心内涵。
城市的形状
在古代汉字中,“城”一方面指“城墙”,另一方面指“城”。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大多是先建城墙,再形成城区。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都城的城墙不仅是一个防御工事,也是统治中心的象征。这是北京城墙的文化内涵,也是北京城墙与其他城市城墙的最大区别。在我国历史上,城墙以长方形为主,北京的形状近似长方形。
说起北京,以前有四面墙。在城市的中心,宫殿的外面是紫禁城。故宫的城墙不是普通人的,所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墙,虽然也代表了某种文化,但是那种文化离我们老百姓太远了。它被一个更大的墙包围着,叫做皇城。皇城外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墙,北京南部也有外城墙。
故宫在宫城被高墙环绕,高10米,厚6米多。城外有护城河,又称桐梓河。城内四面八方都有高大的门楼,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有城就要有门,否则只能叫墙,不能叫城墙。中国对门的理解和西方人不一样。我们经常看到的西式建筑,几乎都是一扇门,其余的多是小门。西方文化开放,但建筑相对封闭独立。在中国古代,从四合院建筑到城市建筑,他们总是煞费苦心地建造自己的大门。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对封闭,但建筑相对开放。
现存的北京皇城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1420)。它是一面砖墙,外面涂着朱砂,墙顶贴着黄色琉璃瓦。皇城南面的门叫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东面是东安门,西面是Xi门,北面是北安门,清代是地安门。
原北京内城建于1370-1419年的明太祖。内城周长约24英里,有九个城门。在老北京,“四九城”是内城的四面城墙和它的九个城门。
外城,明代,正阳门外人口增多。为了防止外来侵扰,刘伯温等人建议明政府在1542修建北京外城。嘉靖三十二年,朱上书,建议将其修复。此外,中国古代城市有“内城外城”的重城制模式。于是嘉靖皇帝下令大规模施工修建城墙。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财务状况吃紧。严嵩下来考察工地后,提出先修南墙,等有钱了再继续修其他面。最后,修复后的北京城南城墙,“东转北,与城东南隅相接;西转北,与城市西南角交汇。外城工程用了十个月,北京成了“凸”形。
这座城市的历史
北京古城墙,目前可见的城墙遗址,只属于金元明清,古城墙已经消失。明朝的城墙是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的。
北京城墙的历史起源于商朝晚期。当时北京自然生长的有燕、蓟等方国。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朝后,诸侯分封。武王以姬姓为帝尧,以燕姓为召公。后来,当燕强大后,她吞并了蓟,并把首都迁到了季承。根据已发现的燕文化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古城区三部分。从古城的基址可以看出,它呈长方形,东西长850米,南北长600米,城墙厚约4米,用夯土砌成。城墙分为三部分:主城墙、内附城墙和护坡。城墙周围有沟渠和水池。也应该是北京最早的城墙。战国时期,燕都季承成为一座著名的城市。
战国时期,颜是七雄之一。相传,燕昭王即位后修建了黄金台,广纳天下英才。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才都去燕国工作,燕国变得强大了。后来,燕昭王派他们中的一个,乐毅,作为将军,率领大军讨伐齐国,打败了齐国军队。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建率军攻打燕国,季承被占领。从秦汉到西晋,季承一直被视为北方重镇。西汉时,梁武帝封他的儿子刘旦为燕王。他在季承建造了万载宫和明光殿。
金中都城墙是在辽宁南京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的方式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分别在东、西、南三面扩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中都是辽宁南京的升级版,北京的城垛形式基本接近方形。
据说为了扩建金中都,修建城墙,当时动用了数十万劳动力。对于当时的筑城场面,有这样的描述:“人放一筐,左右手站成一排,从园洲传到燕,空筐入筐。人停土,没几天就完工了。”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入侵中都,一场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晋中中都城被彻底摧毁。从元代到明初,有其遗迹残留,嘉靖建外城后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只有在凤凰嘴村周围,还能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土丘,那是金中都城墙的痕迹。
元都城不是在金中都的基础上扩建的,金中都被那样破坏了也不可能扩建。于是元朝的人不得不在老晋中都城的东北另起炉灶,建造新版本的新城。新城的形状也是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元朝的城墙都是用夯土板砌成的,其中用立柱和横杆来加固城墙。这样的城墙,下雨天很容易被雨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用芦苇和管子对城墙顶部进行防水处理。这个城市的新版本是由一个简单版本的城墙组成的。难怪明朝要拆了。元朝的都城有十一个城门。现在建国门南侧的观象台是元大都城东南角楼旧址。
明成祖决定拆除现存的元朝首都,建造一个新的官方版本的北京城。它的面积是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北墙缩了2.5公里,把南城推到了前门。城门的名字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字至今仍在使用,但城楼已不见踪影。1564明朝修建了南郊环抱的外罗城,也就是人们过去所说的北京外城。到了明朝,整个城市的中心南移。永定门,外城南大门,中轴线起点。整个城墙围绕中轴线呈现出平衡对称的美学格局。
清朝定都北京后,没有再做新版,而是沿用明朝的模式。与明朝不同的,只是在旗民分城的制度上。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为四角。两个黄旗住在北方:黄旗位于安定门,黄旗位于德胜门;两个白旗住东:白旗在朝阳门,白旗在东直门;两个红旗住西边:红旗嵌阜成门,红旗位于西直门;两蓝旗居南:镶蓝旗居宣武门,正蓝旗居崇文门。顺治八年(1651),承天门重修,改名天安门广场。
1911 10 6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帝都的历史结束。写于上世纪初的《中华文明》描述了当时的城墙。书上说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都是用坚固的城墙围起来的。当时来北京的游客“决定先爬城墙”,该书作者被城墙的生长所震惊,称赞北京的城墙是“真正的铁壁金城”,站在城墙上“最能捕捉到北京的大观”。
城市的变迁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场关于北京城墙保护的辩论。结果鬼城派占了上风,北京城墙被毁。
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城墙作为古代的防御工事,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相反,它的存在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墙是古代文化的遗迹,应该得到保护。至于保存方法,梁思成建议将宽阔的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观光之地,然后修整墙外护城河,绿化护城河两岸。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环城立体公园”,可惜没有被采纳。否则,我们不会错过今天北京的城墙。
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等47座城门、碉楼、瞭望塔被一一拆除,现在只剩下3座供人观赏。
如今的北京城墙遗迹包括金代中都城墙遗址和广安门外凤凰嘴村的“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
从元朝到清朝,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建在北京,既体现了中国都城建筑独特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北京作为帝都的美学特征。今天北京的格局基本上是明朝打下的。"中轴线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奏有序."与考古情况相反的是,对于北京来说,活下来的是城,而最能体现城市格局特征的城墙却没有。
城墙是农业时代的系统防御工事,对稳定城市生活和促进城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首都,它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是威严和神圣的象征,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象征。北京城墙的气势是其他城墙无法比拟的。
但是,尽管变化很大,以皇城为中心的区域还是被保存得比较完整。皇城居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一中四方”的独特文化理念。“左组右舍,钱潮后叶”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李周·考·公基》说:“工匠治国,九里之外,三门之外。初中九经九纬,九轨。左祖右舍,面向后市。市是淑女。”皇城左侧是祠堂,也就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是国坛,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皇城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这种格局从元代开始就体现得非常准确。
从北京的平面形状来看,城墙基本上是沿着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体现了一种平衡之美。这种平衡之美是中国古代中庸和谐之美的体现,在今天的老城区依然留下深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