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百年地质历史回顾(~)
(安徽省地质学会)
现代地质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创立的。近代以来,已有100多名外国科学家在中国进行了地质调查。英国园艺家罗伯特·福图恩是第一个来到安徽进行地质调查的人。6月到皖南休宁县松罗山茶区考察1848 11。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848至1948这100年间,中外地质学家在莱芜省留下了近百份地质调查报告和120多份地质文献。
一、安徽近代地质工作史
安徽近代地质工作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8至1926,第二阶段为1927至1937,第二阶段为1938至1945,第四阶段为65438。
1.第一阶段(1848 ~ 1926)
起初,外国地质学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带头,中国地质学家紧随其后,在该省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初步划分了地层古生物,并在铜陵、当涂、繁昌铁矿、淮南、淮北煤矿开展了调查。
早期,美国地质学家Raphael Pumpelly和英国地质学家T.W.Kingsmill参与了安徽省的地质调查。他们分别在1863和1869游览长江下游时踏足该省。
德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 ~ 1905),应该是安徽地质文献中留存的外国地质学家。在他的代表作《中国》中,记录了他从65438年2月到71871年7月,在长江沿岸和皖南进行的三次地理地质考察的成果。李第一次乘船从九江到南京是在1869年2月,途经安徽长江两岸,对沿途经过的所有地方做了考察记录。第二次是10年6月从景德镇到祁门,第三次是1871年7月从靳东、青衣江到芜湖,途经宁国、泾县。同时对宣城水东、贵池山头山等4处煤矿进行了调查。李的调查记录中,约有一半是地质方面的,如岩层的岩性产状、构造等,并绘制剖面图和直观草图;另一半是地理、风俗、人情、旅行经历。当时描述的地层只是岩性(岩名),没有划分地质时代。比如铜陵的大同组,就是指皖南所有的红砾石地层。特别是他当时推测:“长江可能会沿着一条重要的断层线通过。”
最早来我省进行地质调查的日木人是野田(野田圣次郎)。他在安徽省做过两次路线调查:第一次是2005年4月26日-5月6日,武汉到安庆,1965438。鄂皖边界局部地质图(1/1万)只分变质岩、水岩、火成岩。安庆层由石灰岩、粘土岩、砂岩等组成。,并描述安庆的洪镇镇是花岗岩。第二次越过皖南,调查贵池、东至等县。他把水岩分为四层:祁门、蠡口、曼根曾(贵池祁门之间)、建德(葛公镇周围)。
当涂、繁昌、铜陵铁矿是安徽省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的矿区。1912年,张(我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和索尔格(德国矿工)在马鞍山南山铁矿调研。于于1913考察繁昌铁矿。1913 ~ 1915年,张、索格、张等人先后来到铜官山考察铁矿。1965438+2007年2月,英国人F.R.Tegengren,国家矿业顾问,到铜官山考察铁矿。他根据张前人的调查资料和自己的调查,估算铜官山铁矿储量为3192900t。同年,丁格兰调研当涂大岙山铁矿。两次调查结果发表在长江下游铁矿记录等地质文献中。1918年,德国人毕祥贤在当涂地区发现老崂山、黄梅山、龙家山等6个铁矿,估计铁矿储量不足200万吨。
我国地质学家对皖北最早的调查始于1917。刘和赵汝军被派往皖北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首次划分出寒武纪地层。他们在调查苏县烈山、怀远县舜耕山、怀宁县集贤关煤田时,做了1/1.5万矿区地质图。六安霍山地质素描(1/20万)中,岩层分为冲积层、红砂岩、斑岩砂岩、结晶片岩四种。
在《苏北皖北地质报告》中,刘、赵二军还研究了皖西大别山的变质岩,指出“霍山以南、黑石渡以西”有结晶片岩,是龙井以南的“正常片麻岩”。
1922年,李洁峰被派往皖北淮河流域(北纬22°以北)调查地质矿产。继1923之后,赵(陕西蓝田,1898 ~ 1934)也到我省考察,撰写了《凤阳怀远地质调查》。皖北地质调查成果,后编为《南京开封地质图》(李杰主编,1/1万,1929出版)。)1923年(民国12年),安徽省工业厅从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借来技术员叶和调查员李洁,计划在全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1926,派田启鑫参加。在1923至1926期间,他们三人先后完成了秋浦、贵池、祁门、黟县、太平、歙县、绩溪、休宁、婺源、时代、宣城、泾县、南陵、铜陵、芜湖、繁昌、郎溪、铜陵。他的著作《安徽省地质日记调查》以简报的形式发表在《安徽工业日报》上。调查内容分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两部分。在地质部分,地层分为地层,如泥盆纪地层和石炭纪石灰岩地层。当时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采集的化石经过古生物学家鉴定后,不时发生变化。地质年代尚未确定的地层有时以地名命名。如宜县玉亭、休宁齐云山等地的旗山地层,有大面积(5400km2)的红色砂岩和砂质页岩。简报的矿产部分包括交通位置、地形、矿体形态、规模、围岩及开发利用情况。
20世纪20年代前后,来我省进行地质调查的国内地质学家主要有丁文江、李四光、叶、王竹泉等。1916年初,丁文江在皖南、浙西进行地质调查。1919丁文江、傅增对芜湖以东的长江下游地质进行了调查,并编写了专题报告。1922期间,李四光在淮南研究了皖北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的不整合接触关系。1923年,刘等人又到烈山钻13孔,算出煤炭3500万吨。在1924期间,王竹泉调研了怀远县西南部地质和宿松、太湖、安庆煤田。他在怀远县西南部考察,估算出含煤地层7层,全区煤炭储量约6020万t,叶在1925发表的《中国与铁矿带接触的闪长岩研究》和1926发表的《皖南铁矿分类与成因》均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年会上宣读,显示了当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第二阶段(1927 ~ 1937)
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继续在长江沿岸和皖南地区进行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探。这一时期,地质科学水平明显提高,方法和手段也有所更新,出现了一些科研成果,重点是皖南冰川和造山运动。
可以说明安徽的地质调查是兴盛的:当时19中研院地质所的20份报告中,有6份其实是安徽的调查成果。如孟宪民、张庚调查芜湖、繁昌、铜陵,刘祖义调查贵池,孟宪民调查宣城水东。李玉瑶、李杰的《皖南地质志》总结了铜陵、青阳、时代、太平、歙县、休宁、黟县等地的地质成就。此外,1929年,朱森、李杰调查和县、含山,王恒生调查宣城水东煤田。
基础地质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比如李玉瑶、徐杰研究的是皖南的地质历史和造山运动。1931年,朱森对皖南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研究表明,贵池二叠系龙潭组与孤峰组之间存在明显的不整合。阮维洲(1937)研究皖南海西运动。徐杰(1930)发表了对长江下游笔石化石的初步研究。他发现中国最高的笔石层以太平县的中华单头龙为主,其地层命名为太平页岩,属于中志留世。徐克勤(1934)考察了巢县北部的地质情况。李四光考察了九华山(1934)和黄山(1936)的第四纪冰川,为论证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九华山周围的地质也是王恒升和孙建初(1937)调查的。
这一时期基础地质学的成就在地层中是突出的。如l935年,李玉瑶、徐杰在皖南发现“休宁砂岩”,证实了冰碛物的存在。同年,丁毅在铜陵至休宁之间进行地质调查时,将震旦系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随后,李玉瑶、徐杰正式将该冰碛物命名为蓝田冰碛物层,并将原“页岩灰岩系列”命名为“休宁系列”,属震旦系寒武系。蓝田冰碛改名为蓝田组,一直沿用至今。
在矿产地质勘查方面也有不少成果。从1931到1933,中央地质调查局的谢、孙建初、陈凯、程、、张庚先后到当涂、铜官山进行铁矿调查。在1928和1933,翁对苏县烈山煤矿进行了两次地质调查,并进行了钻孔普查。1933年,季荣森在广德调研大小牛头山煤矿。1935年,季荣森编《皖浙间地质矿产》。同年,程考察了庐江明矾石矿。1936年,南延宗调查休宁县光山锑矿。1927 ~ 1930期间,为加强矿业开发,安徽省建设厅修订了官矿条例,制定了采矿和探矿办法。1928成立矿产勘查处,购买M-3花萼钻机在宣城水东煤田钻探。1929年成立矿业调查队,对宣城、泾县、宁国、芜湖、当涂、繁昌、铜陵、青阳等地的矿业进行调查,这是安徽省地方势力正式进行矿产勘查的开始。
地质勘探的新技术和新领域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应用。丁毅的《当涂电法勘探初步试验》发表于1936,是我国最早应用物探的文献。1937年,张文友发表了《安徽盱眙县女山火山口》,开创了该省古火山研究的一条线索。
3.第三阶段(1938 ~ 1945)
抗日战争时期,只有少数国内地质学家到过这个省。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矿产资源,在长江沿岸和皖北部分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采用钻探和物探的方法,留下了一些不完整的地质资料。然而,这期间发生了两起震惊中外的地质找矿事件。
安徽从1938下跌。全省已知的地质调查活动有三次:1938年,黄来到宁国港调查煤矿。1940,边调研宣城水东煤矿。1945年,余德元发表了《淮阳山脉的主要造山运动——淮阳运动》。
侵华战争后,为了掠夺和开采矿产,日军派往我省进行地质调查的主要单位有:满洲铁道测量部、兴亚院、华中矿业有限公司、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主要地质人员有:神山昌一、金正元、小林野夫、村上里三郎、福岛茂雄、筱田小三。他们留下了80多份矿产勘查报告。主要调查了铜陵、当涂、繁昌、苏仙、楚县、全椒、安庆、贵池、淮南、怀远的铁、铜、煤、金、银、铅等矿产。重点是铜官山铁铜矿、马鞍山、当涂、繁昌铁矿、淮南煤矿。在这些矿区,除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方法外,还采用钻探方法,根据钻探结果计算储量。此外,在铜陵、当涂、滁县坡山口铜矿区也开展了物探(主要是电法)工作,探测硫化铜和铜矿。目前日本地质资料有100多项,包括铁、煤、铜、铅、锌、金、锰、磷、黄铁矿、重晶石等10种矿产。
1939年秋,日本神山昌义跟随侵略军调查铜官山地表,一直将铜官山作为铁矿开采。后来在运回国内的矿石样品中发现了高铜含量(0.5%),引起了重视,对铜矿进行了掠夺。此事盛传“铜官山复活”。
4.第四阶段(1946 ~ 1948)
这期间只有少数地质学家来安徽工作,突出的成就是八公山煤田和淮南凤台磷矿的新发现。地质力学开始在我省应用。
抗战胜利后,原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查处谢根据李杰1926编制的《中国百万地质图开封图》,推测淮南八公山前坡平原下可能有煤层。后来谢、燕树潭、柴登邦在八公山脚下发现了石炭纪太原组灰岩,进一步推测应该有煤层。1946,经钻探证实有24层煤,可采煤层厚度25m。经过“慧眼识宝”的淮南新煤田,一时间好评如潮,开采至今,成为中国找矿史上的一段佳话。
早在1939年夏,日本地质学家坂田先生等人在《安徽怀远县舜耕山煤田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大淮南盆地”一词,并划定了大致区域。1942年9月,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三郎太岛仓在《淮南煤田东山地区调查总结》中也认为“大淮南煤田向斜构造越来越明显”。但当时日本人过于注重在舜耕山找煤,而对东山以西的地区和更广阔的地区不够重视。
1946下半年,谢在八公山发现新煤田后,次年7月,迅速提交了煤矿勘探中期报告,并撰写了题为《如何发现新煤田》的文章。1947期间,在台湾省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上,谢理事长作了“古地理研究是找矿的指南针”的专题报告。在之前的报道中(后发表于《地质评论》第12卷第5期),文章标题中已经出现了“大淮南盆地”一词。并将其范围界定为:“指怀远凤台县,南有舜耕山、八公山,北有龙鸣山,东有上窑吴店所围合的淮河平原。”“总的来说,这个盆地从西北到东南呈长方形,南北距离10 ~ 20km不等,东西呈山形。现在还很难确定是否被构筑物包围。如果用凤台到九龙岗的距离,这个盆地的长度至少有50公里。”
“大淮南盆地”概念的明确确立,作为一个煤田地质区的构造单元,无疑是对淮南煤田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1952后,煤田专业地质队成立后,煤田普查勘探主要是沿着确认和扩大“大淮南盆地”的框架进行的。几十年来,“大淮南盆地”的外延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扩展到东起定远,西至阜阳的广大地区。在里面发现了十几个大规模的矿区,可见其规模之大。
1947 ~ 1948,谢、、车树铮在凤台发现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层,并于1948钻探。此外,沈、杨伯权、董南亭、刘知远等继续对怀远大同、宣城、宁国、泾县等煤田进行调查。65438年至0947年,韩金贵在怀远至凤阳之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这一时期在基础地质方面的主要成果有:、许在1948发表两篇文章,论述了淮阳弧脊与皖西常山地区东西向构造带相连的现象,开始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观点研究我省地质构造。此外,余德元在1948年发表了《大别山南麓冰砾泥及其地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丛书之八),在大别山发现并论证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二、安徽近代地质工作的历史特点
纵观安徽省65438年至000年的现代地质工作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地质工作史的进程反映了安徽省地质科技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粗糙到精细的深化和提高过程。
安徽省中外地质学家的地质调查,一开始是地理-地质调查,内容往往是地理(包括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貌学)的一半左右,后来逐渐减去地理部分,成为真正的地质调查。起初多为大范围、跨省路线调查,规模很小(1/1万~ 1/2万)。填的地质图只是对岩性(岩石)的粗略划分,然后会有地层的划分和地质构造的标志,文字的描述和记录也比较简单。后来的矿区地质调查规模大,内容详细。按时期(系列)划分了地层,还分别划分了岩石和地质构造的名称。
在方法和手段上,起初是用肉眼、望远镜、放大镜、指南针进行观察和测量,作出直观的草图和剖面图;后来,使用了显微镜、化学分析、钻孔机和物理勘探仪器。矿产勘查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通过地表观察、块段取样、实测或估算矿体形态来计算储量,然后根据钻探圈定矿体来计算储量。
2)在地质工作中,矿产资源的调查和勘探占有很大比重,显示了它的实践性和与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质工作一般称为地质调查。它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调查。即使在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也有相当多的关于矿产调查的内容。至于矿区的地质调查,是为矿区的发展和生产服务的,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只是由于当时技术方法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在地质报告(资料)中很少描述矿物的分布、质量和成因。矿区储量有的没算,有的算了,但数字低。比如铜官山铁矿,经过多次测算,没有超过500万吨。虽然后来日本人发现了铜矿,但估计铜矿只有508万吨(按铜品位1% ~ 2%计算)。马鞍山地区的铁矿和淮南煤矿储量都很少,无法与新中国成立后探明的巨大储量相比。
在200多份地质报告、论文和专著中,有140多篇(条)是对矿产的调查研究成果,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地质文献的70%,可见当时地质工作的重点是矿产。
在65,438+000多种地质文献中,目录名称可以找到65,438+000多种,其中一半是中文,一半是日文。此外,20多个区域地质文献也含有矿产。当然,日本的资源调查是为了掠夺和战争的需要,但有些资料是为我们所用的。
3)第二阶段的繁盛期,划分了多个地层时代,出现了一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层划分是地质调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地质学家来到安徽省调查并命名或重新划分地层。
这一时期,李玉瑶、徐阶对皖南震旦系层序和冰碛层的贡献,皖南造山运动,徐阶对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命名,都是我国重大的科研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谢对铜官山铁矿床的研究(收录于《长江下游铁矿志》画册),李四光对黄山、九华山第四纪古冰川的研究,都表现出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
4)新中国成立前积累的地质资料和文献虽然数量不多,但为后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证明了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传承的重要作用。
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的特点之一是继承性,即重视继承前人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前,有200多份地质报告、论文和资料,有些并不完整。但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地质勘探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铜陵地区铜矿、马鞍山地区铁矿、皖北闸河煤田、淮南煤田储量巨大,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探明的。但这些矿区的地质工作历史悠久,信息不断积累,认识不断深化和跨越,才能发生突变。谢在1946发现了新淮南八公山煤田,并在1947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新概念。新中国成立后,淮南煤田的范围和储量在他的新概念基础上不断扩大。皖北闸河煤田的整个发现过程,还可以追溯到刘和赵汝军在1917年对烈山煤矿的调查(地质报告1号报告)和1928年在翁的重新调查,绘制了1/1万。据原省地质局总工程师严坤元回忆,1955布置325队普查找煤时,主要是根据翁的地质资料推测,后来发现了闸河煤田。以前省内这四个大成矿区只有“点”的数据,后来从“点”发展到“面”,矿区范围从已知扩大到未知,外围发现新的矿区(表1)。
表1 1948安徽地层命名简史
继续的
注:①省内外使用的地层名称。
刘和赵如军(1919)在宿州市烈山和淮南市舜耕山进行了煤田地质调查,将含煤地层划分为石炭系和“北方系”。
王竹泉(1924)、翁文浩、季荣森(1923)分别在上述地区发现植物化石,证实煤系属于石炭纪-二叠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