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的历史是怎样的?
霓虹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对气体放电的研究。电流通过含有少量正负离子的气体时,在紫外线、宇宙射线和少量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下运动,与中性气体分子碰撞后,中性分子电离,所以离子数加倍。当电流通过气体时,伴随着发光,称为辉光放电。它的发光颜色随着气体的填充而变化。法拉第的理论和他在实验中的成就为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霓虹灯起源于法国。当时使用的灯体玻璃管直径为45 mm,先将玻璃管弯成所需的字符或图案,再用10000伏电压的1变压器供电使其发光。当时灯管两端的电极是石墨做的,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前者会发出红光,后者会发出白光。因为这两种气体是活性的,所以容易与石墨电极发生反应。阴极飞溅的石墨在玻璃管内壁迅速形成一层黑色膜层,大量吸收充入灯管的气体,使灯管充气压力迅速下降,造成霓虹灯寿命短。当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霓虹灯管上增加了1专用电磁阀,并在霓虹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向灯内补充一定量的气体,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缺陷。所以这种灯不仅寿命短,制造工艺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很难普及。
在1907到1910年间,科学家克劳德和林德发明了液态空气分馏法。采用本发明,霓虹灯内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明显减缓了灯管内气体的消耗速度,丰富了色彩,可产生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光致发光材料被开发出来。这种材料不仅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而且发光效率高,我们称之为荧光粉。将该荧光粉应用于霓虹灯的生产后,不仅霓虹灯的亮度明显提高,而且灯管的颜色更加鲜艳多样,制作灯具的工艺也得到简化。所以二战结束后,霓虹灯发展很快。霓虹灯材质效果图霓虹灯根据玻璃管内壁涂粉的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玻璃管内壁直接用无色透明的玻璃管制成,通常称为开管;第二种是透明玻璃管内壁涂有荧光粉,我们称之为粉管;第三种是使用彩色玻璃管,玻璃管内壁均匀涂有荧光粉,我们称之为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