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下木山云林寺简介

浙江湖州夏目有一座千年古刹——云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影响,是一个绝佳的拜佛场所。下面是夏目云林寺的详细介绍。

云林寺简介

夏目位于湖州市西南25公里处。充满灵气,风景优美,还在未开发的自然生态中。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夏目没有什么印象。相反,坐落在山间的“鲁豫古道”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鲁豫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相当于江南的“茶马古道”,孕育了世界茶文化。

我们跟随“户外向导”来到鲁豫古道,来到夏目山顶,看到山谷中破败的“云林寺”。寺庙周围,漫山遍野都是茶树,郁郁葱葱。

林禅寺,原名“天虎寺”,是南宗(现称太古宗)的宗祠,也是元代一位石家和尚创立的一代宗师石家的道场。据史料记载,天湖银行全盛时期有南、中、北三座寺庙。“道观简陋,家徒四壁,弟子遍地,化为丛林。”可见当时的天湖银行气势恢宏,夏目山也是名扬天下。可惜清朝中期以后,天湖三庙逐渐衰落。

下木山和天虎寺因石黑一和他在韩国传教的两个弟子而闻名于世。元代著名高僧石黑一雄是中国林继宗的第十九世祖师,在中国和中国禅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第一次参加天目山顶峰,成为著名禅师。

两位弟子中有一位是韩国的佛教高僧太古溥。他得到了佛教高僧石黑的印信,传承了袈裟和禅杖,成为中国林佶教的第20位创始人,也是南韩林佶教(今太古寺)的第一位创始人。高丽的另一位弟子是高丽无脑禅的创始人白云静贤禅师。

石黑大师被尊称为“和尚的神仙”。他的禅学思想博大精深,但他也是一个独特的禅茶僧。他的茶道文化和“禅茶一味”的思想逐渐深入民间和海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发展,也为韩国禅宗和茶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韩国禅茶行业的人

如今,夏目山顶视野开阔,万亩茶园连绵不断。金洼地茶园顶部的“云林寺”建筑群嵌于东南,建在天湖寺原“南安”遗址上。

大门口有几棵折叠的老树,还有一个古老的放生池。万寿阁旁的13层多利千佛塔早已坍塌,只剩下底座。寺庙虽小且旧,今非昔比,只有两个僧人在维持日常生活,但寺内各种结构依然完好。

天湖寺:云林寺的历史介绍

夏目,或称吴夏,位于湖州市西南25公里处的妙溪镇。元代称“夏目山”,天湖庵十屋清宫寺禅师有歌曰:“此山名夏目天泉湖”。在明代,它被称为“乌霞山”和“夏目山”。乌霞山位于县城西南50英里处,地势险峻。上面可以看到太湖,下面还有山。每一朵云都遮住了窗帘,所以它被称为“夏目”。这是石家族长的道场。清代县志直接记载为“夏目”。

这座山海拔408米。山不高,仙却有名。夏目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山顶的天虎寺是元代僧人的“十五道场”。《明清旧志》中有记载:“天虎寺在县城西南的夏目山顶上”,“武祖始山于元代”,“天虎寺在那里”。

“石屋之父”在元代林佶派清宫(1272~1352)被命名为“石屋”。文,一个普通的姓氏,祖籍江苏常熟,年轻时学过儒学,但不想做官。他在崇福寺学佛,信以为真。他20岁时皈依了基督教。在天目山林济宗佛教祖庙参与禅修三年。曾是苗禅师,在福建建阳息烽、安心禅师所在地历练六年。之后出家,辞官为师。不久,安信转战湖州道场山满居集,赴石屋参加。他下令收书,公开称赞他是“法海中的金秤。”从此,我出入五岳,结交佛门。

荀卿保存有良好的森林,喜爱夏目山的雄伟气势和美丽景色,所以天湖的泉水叫“天湖”。这是元帝庆元年(1312)。

明代崇祯《武城县志》六卷中也引用了《长歌》。“是小云:山名夏木泉天湖,在伦子初。山顶上有一块巨石,就像一朵出水的绿色莲花。耕田湖有一泉,自诞生以来从未干涸。春天一过,房子就有死的嫌疑,田野里就没有红尘了。外面的刻度看起来很窄,中间可以很舒服地使用。”是石黑留在天湖寺的禅曲之一,也是当时他与天湖寺之间情景的真实写照。第一副对联明确指出了“夏天湖”和“卜居集伦子楚”的时间。“壬子”是乾子的一个公历年,“壬子年”恰好是元帝的纪念日(1312)。所以他40岁就结婚了。《长歌》结尾说:“三十多岁来此,几窗清映夕阳。”有人认为荀卿参观天湖时已经30多岁了,这似乎有点武断。“三十几岁”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39岁也可以说是“三十几岁”,这也是诗人写诗的需要。

起初,清泉定居的天湖寺,一定是草寺。山很美很静,但是人迹罕至,处境艰难。他的第一首歌《山居诗三十五》,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家住在洛溪西边,那里湖水满满,月满溪水。山高坡陡之前你就已经知道路高了。蜗牛的口水墙上挂满了死壳,老虎的新蹄子上印着雨泥。闲在柴门,春色长存,青桐花作画。”石黑一郎潜心修行佛法,生活十分清贫,甚至“为法忘身”。“柴出城,苔滑,米引白汗”(《山中诗话》);“一只鹌鹑的衣服全绑在身上,三根竹签缠在肚子上”(《山居诗》11);“夜灶助暖烧松叶,午碗充饥采野菜。”《山居诗三十七》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描写了山居的贫穷和艰苦。换句话说,当时的天胡寺远不如地宫宏伟。然而“柴门虽不闭,观鸟归。统治者要求一千尺的石头很容易,但是黄金买不到一生的悠闲。张听着雪中的冷瀑,看着落叶和远山。古柏烟永消,是非不如白云。”(《山居诗话》)自有红尘中人永远享受不到的乐趣。清宫在十五计划中的雄心壮志,与天湖畔的环境和贫困相辅相成。

天安广传佛教,启发禅风,应该是在清朝十五末期。期间受当湖(今浙江平湖)新建的福源寺之邀,留宿方丈7年,“退旧归天湖”,“金衣百服,人人尊”。(徐苑的《山居诗2》)名声大噪,以至于朝鲜(今朝鲜和朝鲜)的两位高僧都来修行。他是普宇太谷禅师(1301~1383)。

据明代崇祯《石屋清宫禅师塔明》卷七记载,天虎寺达到了“道、俗、满家、四弟子、丛林”的顶峰。应该是在石武晚年。他死后,朝廷“召佛慈志为禅师”,“高丽王要求迁江浙”。根据农村的老传言,在全盛时期,天胡寺有南、中、北三座寺庙。作为一个“丛林”,它的僧侣应该属于“为数不少”的范畴。据明成化《石屋》卷十二《武城县志》记载,田虎庵在明代已是“丛林中人”,其盛况不及元朝。天安寺南、中、北三寺的盛况,也是从明代到清代中后期逐渐衰落,从残存的灵塔碑文“乾隆年间(1784)隆冬谷”可见一斑。

寇丹先生编号“石屋”,说十五天的湖岸应该是山北坡的“北庙”。他列举了四个论据:第一,“天湖”依然存在;二、山景符合《湖州府志》中“翠宝丫蛋四面,茅庵正中”的描述;第三,“北寺”在山上,“中寺”在山下,有道路相连,符合当时大明说的“道、俗、家成就”的现实;第四,北安有三座佛塔。请记住,佛塔“只接受它的精神遗物。佛塔在天湖原址,配以尼姑中的佛塔,以示不忘同龛”。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

在南安旧址上,于2001重建寺庙,改名云林。当时的石屋“北安”故居只剩下一个屋顶地基、一块碑和一口小井,屋顶地基东边还留有三个尖顶。至于“中安”,我曾把余韶老师的文章《武城县寺观》读成了“福元寺,和尚住了七年”,这显然是个错误。释悟禅师居住七年的福原寺在平湖,遗址在“众安”。明成化,卷《天狐安田野调查》,卷12,《山居诗话》,载“天狐子安,县西南四十里”。我认为明代的“天狐子安”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众安”。从废墟中留下的“石屋老人”和连接山体与天虎寺的山路,完全可以想象元末明初天虎寺“一大道、满堂、四弟子、一丛林”的繁华景象。

“莫干山风光,夏目山水”,夏目山清水秀,保持着1000多年前的纯天然风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唐代隐逸诗人张说“慈塞山前白鹭飞,桃花鳜鱼肥”,指的就是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