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趋势?

「礼崩乐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历史上表现出什么趋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描述一下仪式没崩,音乐没断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喜欢以秦魏为分界点。我们总说三代以上,秦汉以下。三代以上是夏商周。而那个礼不崩乐不破的朝代,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周王朝,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小康社会。

所以我们只要研究一下周朝的制度,大概就能明白什么叫“礼崩乐坏”。

1.周朝是封建社会。

(尚书。大传)据说古代诸侯封侯,必有征地。其子孙虽有罪,但不废其地,使其圣贤终生保有,以祭拜其先收之人。这叫国之兴亡,继之绝世。所以皇帝祭祀天地,诸侯祭祀社稷。

这相当于把这个社会以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一个君主,一个大臣,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大家都这样生活,社会才稳定,世界才治理。

其实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逐渐被废除到封建制度的建立,社会趋向于从一个氏族联合到另一个氏族成为更大的氏族,进而成为一个国家。国家长大了,国君不如了,就把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分封,以保证国家的稳定。

以上是政治制度,一个重要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

是天下之王的土地,还是王的大臣领导土地?周朝土地归国家所有,百姓只有种植权,没有拥有权。其形式如九宫格,八家各有各种格。剩下的收获属于自己,剩下的格子是大家种的,它的收获属于国家。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改成了九分之一的税。

虽然当时的社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毕竟延续了500年。这也是当时一种进步方式的体现。

东周末年,进入春秋以后,各国的纷争其实都是社会发展引起的,而东周是弱小的,失去了驾驭全局的能力。这时候孔子大呼“礼崩乐坏”,可以说是逆势而为。他一生为各国游说,却没有受到礼遇,这并不奇怪。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国家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当时的经济文化相匹配。就像人小的时候学走路需要爬车一样,大了自己走路就不需要了,这是一个道理。

仪式崩塌是因为有更好的仪式,喜悦破碎是因为有更好的音乐。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孔子被现代人批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