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有哪些历史细节?

长津湖战役的历史细节:

一、抗美援朝战争背景1950

影片开头有一个安静的渔村,有紧急归队的命令。这个命令来自第九军团,张涵予饰演的宋在史书中是第九军团的统帅。宋的女儿应邀出席了电影《长津湖》的首映式。

由饰演的吴带着哥哥吴百里的骨灰回家探亲,而由杰克森·易饰演的渔村野孩子在恶作剧中遇到了哥哥。吴万里几乎认不出他的哥哥,但他被他的哥哥以习惯的方式摩擦他的脸,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里充分说明了历史背景:当时解放战争刚刚结束,有人死于解放战争(吴百里),有人活了下来(吴),活着的人带回了国家分配的希望和土地。这就是1950抗美援朝的背景。

第二,插入细节:复员

电影中,朱饰演的梅生有一个细节。他已经复员,听到号召后骑了很久的自行车归队。这里还有一个历史背景。

1950年,中央原计划是复员150万士兵发展经济。其中,有的部队甚至已经放下武器,在北大荒开荒。

战争的突然爆发改变了许多士兵的命运,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这就是边故事《梅生》的由来,其中梅生呼应了很多细节,需要你去看懂。

第三,统一军衔

在第九军团集结期间,火车站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出发前短暂的放松,统一的集合时间。军列出站时,送行的官兵和车上的志愿者相互敬礼。

没人知道他能不能回来,但也没人后悔过。军柱走了,一片寂静,我却只是看着哭。

这次大规模的兵团运动,也是举国之力支持的。解放战争以来,兵团一直在南下,但这次是直接北上,全程逆行。

4.仁川登陆

电影里的仁川登陆,就是简单的告白,主要是火力支援。时间和细节较长,专业人士肯定有漏洞可挑,但不耽误对剧情的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画面呈现出来,观众也能清楚地明白发生了什么。

韩国仁川——韩国中部西海岸的港口城市,距离首尔40公里。潮差大,离港湾24公里的滩涂狭窄。潮汐时间三个小时,只有三个小时可以开车。被认为是最不适合登陆的港口。

麦克阿瑟计划在仁川登陆,那里离首尔(今天的首尔)很近,可以出其不意。夺取仁川和首尔,无异于彻底瘫痪朝鲜人民军的整个补给系统,还可以和釜山防御圈的美军遥相呼应。

麦克阿瑟的计划遭到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和海军的坚决反对。麦克阿瑟坚持并通过人群最终敲定。

1950年8月2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仁川登陆作战计划。1950 9月15日凌晨,美国10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在飞机和舰艇的密集支援下,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实施了大规模登陆作战。在密集火力的压制下,美军建立了滩头阵地。第二天凌晨,18000多美军攻占仁川城。

五、全歼北极熊团

影片一开始就留下了足够北极熊军团脱颖而出的篇章。如果你知道历史的结果,你会忍不住嘲笑这一切。

傲慢的麦克阿瑟吵着要回家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凭借武器优势,桀骜不驯的联合国军最终一败涂地。

这是志愿军消灭的第一支美军队伍。这里不想补充细节。我只想说纪录片里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细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六集,在冰湖血战这一章中,时任27军80师作战科长的老兵高圣轩讲述了这面“北极熊”旗的细节。

战前炊事班班长跟通信班班长说了一件事,让他从战场上给他找块好布。他想蒸馒头。于是通信班的班长看到了这块绣着老鹰的漂亮的蓝白相间的布,就带了回来。

这块布差点被炊事班班长拿去蒸馒头,被领导发现后制止了。现已修复收藏于军事博物馆,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史料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