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岛的历史
英属阿马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1690年,英国人发现并登陆该岛。18世纪,法国人和英国人先后登陆定居,后被西班牙入侵占领。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自然继承了对马岛的主权,并派官员治理该岛。1833年,英国出兵重新占领该岛,理由是该岛最早被英国人发现。在联合国的调解下,英国和阿尔巴尼亚就马岛主权问题举行了多次谈判。1982年2月,英阿谈判破裂。3月18日,阿根廷科学考察队在南乔治岛升起国旗,英阿关系急剧恶化。阿富汗政府决定以武力解决争端,彻底铲除殖民主义者留下的“毒瘤”。战争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该岛距离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离阿根廷大陆276海里,距离英国大陆7000海里。它气候寒冷,岛屿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是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形成的众多港湾构成了英国在南大西洋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利用这个基地控制了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近年来,对马岛成为开发南极的前沿基地,地位更加重要。再加上上世纪80年代海底石油的发现,英国、阿富汗和对马岛的主权之争愈演愈烈。
说起英国与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漫长而复杂。1592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了该岛,但葡萄牙人戈麦斯认为是1520年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强发现了东西群岛之间的海峡,并将其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因此将该群岛命名为福克兰群岛。18世纪初,大批法国人陆续来到该岛,该岛被称为马洛伊群岛,后被改造为西班牙马尔维纳斯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建立了定居点,1765年,英国人在西岛建立了定居点。1766年,西班牙以25万英镑从法国手中买下东岛,1770年,西班牙出兵占领西岛。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并声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英国于1832年占领西岛,次年占领东岛。此后,就英国、对马岛和阿富汗的主权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
1982年2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再次破裂。阿根廷开始准备武力收复马岛,并制定了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982 3月19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9名工人来到南岛拆除一家老旧的鲸鱼加工厂,工人们在岛上升起阿根廷国旗。英国立即强烈抗议。3月24日,英国海军破冰船“耐心”号,带着两架直升机和140名士兵,前往南岛进行威慑。
3月26日,阿根廷总统加尔蒂耶里下令提前实施“罗萨里奥”计划,由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1坦克登陆舰、1潜艇、1破冰船和1补给舰携带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40两栖特遣队,从贝尔格拉诺出发收复马岛。1补给舰搭配2个排的陆战队员组成第60两栖特混舰队编队,从德赛阿多港出发收复南岛,还与1航母、4艘驱逐舰、1护卫舰、1油轮组成第20特混舰队编队提供战役掩护。行动总指挥是第5集团军司令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中将·奥斯瓦尔多·加西亚。
4月10,第40两栖编队抵达对马岛。午夜时分,阿尔巴尼亚海军陆战队的侦察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第二天早上,蛙人队在约克海滩登陆。6时30分,阿富汗军队的主力在龙可湾登陆,并立即占领了机场和港口。8时30分,阿富汗军队的7架C-130运输机运送了3000多名后备部队,使岛上的阿富汗军队总兵力达到4000人。九点,英国马岛总督率1,81官兵投降。阿富汗军队占领马岛,建立行政机构,任命准将将军梅嫩德斯为马岛军事长官。
阿富汗军队夺回马岛的消息传到中国,人群激动不已。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五月广场”,唱着国歌,喊着口号庆祝胜利。全国十几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加尔铁里总统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英国得知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根廷断交,成立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最高决策机构的战时内阁,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的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的战略方针,迫使阿尔巴尼亚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它将通过武力夺回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