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位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根据地质演化史的研究,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早更新世晚期,115000年前,盆地内只有一些不相连的湖盆,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部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隆起,河流侵蚀侵蚀。15000年前的中更新世之后,湖盆逐渐连接。
由于黄河洪水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后迅速淤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洪水河道不断淤积上涨,成为高于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决口泛滥,换了新的航道。黄河下游移民和变化的严重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文字记载,黄河多次改道。换台范围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至江淮,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年间,黄河大部分的迁徙都是在现在的河北,侵入海河水系,流入渤海。从165438开始。黄河改道,在现行河道以南摆动,侵入淮河水系,流入黄海。只是在1855河南兰考东坝头黄河决口后,才改变航向,夺取山东大清河进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不断变化的河道和海进海退的影响,黄河下游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区别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古代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疏松,易于耕种,适宜发展原始农牧业。黄土的特性有利于先民挖洞,共同生活。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早在165438+百万年前,“蓝田人”就存在了。“丁村人”和“河套人”也在流域繁衍生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大批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江南北。这些古文化遗址不仅数量众多、类型齐全,而且由远及近不断发展,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
早在6000多年前,盆地就开始出现农耕活动。大约4000年前,盆地内形成了一些血族部落,其中颜地和黄帝最为强大。后来黄帝获得了首领的地位,与其他部落合并,形成了“华夏氏族”。后人视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宫殿,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遍布全球。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到现在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里,历朝历代都在黄河流域建都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包括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安阳、Xi、洛阳和开封。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有1000年历史的唐朝,建都13个朝代。东周迁都洛阳后,东汉、魏朝、隋朝、唐朝、侯亮和后周都在洛阳建都,延续了900多年,有“九朝古都”之称。开封,位于黄河南岸,古称糜。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盆地出现了青铜器,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冶铁开始出现,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经过一系列处理,洛阳出土的铁锹和斧子,说明中国比欧洲国家早两千多年就发展了铸铁的软化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起源于黄河流域。包括诗经、唐诗、宋词在内的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文化经典也发源于此。北宋以后,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非常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