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电影

近年来,国产影视作品屡屡陷入争议的漩涡。

剧本、文化、演员、演技等诸多因素,往往因为粗制滥造而被观众诟病。

但是,有一种国产电影往往能出精品:国产纪录片。

其中以央视主导的一系列人文纪录片为代表:

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我在修故宫,河西走廊等等的文物。

有网友评价,纪录片真的是国产影视剧的天花板。

近日,又一部内容独特、形式新颖的高分纪录片登陆央视。

我敢说除了我们没人能拍它-

导演:金铁木

编剧:戴崔贾史可洪

类型:纪录片

首映:2021-02-12(中国大陆)

组数:6

时长:50分钟

从片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以字母为讲述载体的纪录片。

影片共收集了30封古代书信,分为爱情、友情、亲情等类别。

专注于从书信中挖掘人物的故事和历史细节,以小视角窥探书信背后个人和时代的沉浮。

导演金铁木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制作历史和人文纪录片。

此前曾制作过《大明宫》《玄奘之路》等9分大作。

他还制作了一部新颖的历史科普电影《历史上的事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最新出版的《中国简读》口碑不错,至今豆瓣评分9.3。

从一开始,纪录片就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动画。

各种动物由充满文字的字母进化而来,在天地间奔跑翱翔。

有“三个月的战火过后,一封家书抵得上一吨黄金”的来信。

有“邮送梅花,行过鱼”的友书。

还有“谁送云锦书?”鹅字归来,明月满西楼。

在专题片中,它以古人的一封具体书信为载体。

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感人故事。

情书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秦嘉的人,做公务员。

秦嘉是标准的恐婚族,她怕结婚。

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坚持:永远不结婚。

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承受着延续香火的压力,却也执着于寻找真爱。

在他将近30岁的时候,终于遇到了他命中注定的爱情:一个叫徐舒的女诗人。

秦嘉和徐舒很快相爱并结婚了。

她们是一对才女才子,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秦嘉曾在信中写道:

“争婚,祸福之因。斗而不争,畏德不恨。

上帝说了他的话,果子就做了。我的爱,今天剩下的时间。"

主要是感叹遇到老婆是多么幸运,足以看出两人的深情和义。

秦嘉30岁的时候,得到一个差事,去北京汇报当地的人口、户籍、税收等情况。

从老家甘肃到洛阳,有几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更戏剧性的是,前不久,徐叔因为身体有病回娘家休养。回到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告诉老公这个好消息,他已经奉命远行了,一对夫妻天各一方。

到洛阳后,秦嘉一直很关心妻子,但因为自己的照顾,她没有机会带家人来洛阳。

公元164年冬,秦嘉随桓帝出巡,途中突然死亡。死亡原因不明。

有人说他是突然生病的,也有人猜测他是被政敌谋杀的。

秦嘉和徐舒的爱情故事也以悲剧告终。

在徐叔的前半生,秦嘉得到了温暖的爱情。

在她的余生中,她为她逝去的爱人做了三件事:

先是拖着病体来到洛阳,接回秦嘉的尸骨,让他长眠故乡。

二是为秦嘉领养一个儿子,抚养一双儿女。

第三,在被哥哥逼婚的时候,她毁了容貌,最后死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它很深。

虽然夫妻俩没有白头偕老,但白纸黑字写下的点点滴滴的感情,在信件的负荷下变成了永恒。

友史

魏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然的时代,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这七个人中,嵇康和单涛是代表。

单涛比嵇康大20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

他曾告诉人们,他一生只有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是嵇康,足以说明他们私交甚笃。

单涛和嵇康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嵇康骄横跋扈,对礼仪不屑一顾,甚至还有打铁的嗜好。

单涛温柔善良,一直是竹林七贤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单涛先后两次担任吏部官员,选拔推荐的都是人才,深得朝廷重用。

当单涛被提升为大官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推荐他的老朋友嵇康作为他原来的办公室。

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多年好友嵇康不仅没有收到这份感情,反而还给他回了一封绝交信。

嵇康在信中写道:

“第一步是擦肩而过,但更多的是可以指责;我心胸狭窄,我难以忍受。我甚至和我的第一步就认识了。”

我心胸狭窄,很多事情我都受不了,和你交朋友只是一个意外。

听了这话,谁能不生气?

但作为多年的老朋友,单涛真的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嵇康拒绝他的真正原因。

在国家动乱,山河分裂的时候,司马师和曹师势不两立。

而单涛和嵇康在司马氏和曹氏两边分别有亲信,这就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对抗的局面。

单涛推荐嵇康做官是为了保护他。

嵇康不明白单涛的意图?但他不是一个苟且偷生的人。

再加上为了朋友的未来,他毅然选择了和嵇康分手。

写完这封信不到一年,嵇康就被司马师判了死刑。

在狱中,嵇康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单涛。

一曲《广陵散》后,嵇康被杀。

嵇康死后,单涛把嵇康的独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把他抚养成人。

生死之际,相互成全,友谊的最高境界就是此。

家信

除了单涛和嵇康,秦嘉和徐庶,这部纪录片还讲述了一些普通人的信件。

他们不是名人,也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但他们也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1975年冬,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一座墓葬。

在墓葬中,学者们发现了一块写于战国晚期的木犊,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

这个墓的主人叫钟,是秦国的一个小官吏。

寄信人是一个叫黑福的赤兵,也就是他的哥哥。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黑夫只是千千万万秦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

他在战场上英勇战斗,为家人赢得了头衔和更好的生活。

军队生活既艰苦又无聊,何复最快乐的时光是给家人写信的时候。

他在信中写道:

”黑老公惊讶的不敢再问,妈妈也没病。

黑福很惊讶,但他在前一天已经和靖告别了,现在他要继续开会。"

问候你的母亲和兄弟,向你的家人报平安,让他们不要担心。

在渴望的坟墓里,人们发现了这两封家书。

在古代,中国人相信灵魂是不朽的,人们在临死的时候往往会带走最珍贵的东西。

你可以想象这些信对你来说有多珍贵。

学者推测黑辅战死沙场,再也回不了老家。

但是,他们获得的头衔仍然有效,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些统一天下的战士,历史上从来没有写下他们的名字,但透过这两只木犊就能看出来。

是千千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统一的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书信数不胜数,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从司马迁的《致任安书》,到刘邦的《递太子文》。

从诸葛亮的《诫书》到欧阳修的《带十二甥》等等。

在不同的时代,都讲述了作者的人生故事,对作者的深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寄托。

这部纪录片在呈现古人的这些书信时,也做了很多巧妙的处理。

首先是现代语言的总结和提纲。

每封信的开头都有一个简短的副标题。

例如,秦嘉和徐庶的信是“小幸”,而嵇康和单涛的信是“啊!再见朋友们。”

精炼的语言不仅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信件的内容,而且传达了其内涵。

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我都用翻译过来的白话。

配音演员还代替了第一人称,甚至使用了一些现代口语。

表达的很生动,让观众更通俗更直接的了解作家当时的心情。

让这些穿越时间的信件像雕塑一样凝固在世界上的生命。

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有趣的动画设计。

以文字为载体的信件,难免会让人觉得无趣。

为了让这部纪录片更加生动,主创团队及时在影片中加入了一些动画元素,学习科普书信中提到的重要历史知识。

比如黑甫在给钟的信中就提到了秦国的兵役和爵位制度。

杀死的敌人人头越多,军事成就越大,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头衔、领域和薪水。

这样的系统解释被制作成了《超级马里奥》的奇兵版。

生动形象的同时,还起到了娱乐效果。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上有大量的古籍和著作。

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通过前人的记述,我们可以一窥古代名人、将领的丰功伟绩。

但同时也有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普通人的历史被遗忘了。

这是《读中国》的起点,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古代普通人的故事,从书信主题出发。

正如创意团队在他们的创意笔记中所说:

“我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讲述普通人的历史和故事。

让那些被宏大的历史叙事遗忘的人,或者只被记录过几次的人,重新站在我们面前。"

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别忘了,在每一部伟大的历史中,他们都是大多数。

*作者: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