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形意拳最初叫意念六合拳,即意念与意念、意念与气、气与力、肩与臀、肘与膝、手与脚。现在流传的形意拳,是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改革创立的。形意拳讲究的是内意和形相的高度统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欢迎阅读浏览。

起源传说:

形意拳的创始年代和起源众说纷纭,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有三个主要论点:

起源1:传说是达摩祖师所创。达摩是天竺(印度古称)的一个和尚。他来中国教佛经,在嵩山少林寺待了九年。后来寺里多了许多技艺高超的僧人,后人因其名而认达摩为形意拳的始祖。此外,一位诗人为了纪念佛法的精神,写了一首《念佛》诗,诗中写道:“佛法来而无字,他用心练功夫。欲以纸求佛,以笔蘸洞庭湖。”因为形意拳原名为心术拳,所以后世认佛法为形意拳的始祖是一种误解。

缘起二:形意拳是岳飞创造的。他在一篇匿名的《古拳序》中写道:“武穆少年时,师从名师,精于枪法,脱枪为拳,自立门户,教众将辅佐,以艺(意)拳成名,神乎其神,变幻莫测,涵盖空前绝后的技艺。”晋、元、明诸朝继王之后,绝少有其技,唯有其誉(黄新民《嵇生平初探》考证为“龙峰”)。生于明末清初(据考证,纪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浦东(今陕西永济县)冯氏一姓,拜名师,遇异人,得王拳谱,习练数年,悟出其奥秘。后在秋浦(今安徽)授与留守教师曹先生。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勇气。《拳谱》序,清代乾隆十五年,河南洛阳马学礼书局戴龙邦所撰。从上面的序言和老师的口述来看,说形意拳是岳飞创造的。但在1982年,为了考证形意拳的起源,黄新民专程从安徽来到山西永吉县尊村,在他的《形意拳起源》一书中分析:“从历史记载来看,并没有岳飞打拳的记载。”而且从岳飞的生平来分析,他也没有时间编这个拳头。

起源3:形意拳是嵇所创。据清代雍正年间《拳谱》、《心术拳原考证》、《拳论序》中记载,季龙凤住在村中,枪法了得,但想到自己一旦没有兵器,万一发生意外就难以防身,于是参照枪法创制了心术拳。

据孙禄堂《形意拳》序,“尝吾师云,形意拳为佛法创始人所创,名曰内径。宋朝岳武穆国王发明后,由于没有书籍,它在元明时期几乎失传。明末清初,有浦东冯氏宗师纪公先生,在国际事务上讳疾忌医,武功超群。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在南山学会了如何编制王的拳谱,然后传授给曹先生。曹先生是康熙,武术测试合资企业,在陕西靖远镇工作。

发展历史:

形意拳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广泛流传。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晋商的影响。各代武林先驱在继承不同地域原有武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造、学习、丰富自己的保镖、商贾。特别是晋商发源地晋中的祁县、太谷、榆次、平遥等县,为形意拳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嵇曾游历河南少林寺、洛阳、安徽等地,向溆浦(今安徽贵池)人曹传授艺术。

曹还传播了河南形意拳,经河南马学礼、马学礼等地传播,至今仍称为“心六合拳”,一般只在回民中流传。

戴龙邦在家乡祁县传播艺术。道光十六年(1836),李飞宇,直隶深州(河北)人,来到山西祁县,师从戴龙邦学习“戴氏心术拳”。

李飞宇(字洛能)成书后,弟子流传甚广,主要有车永红(字)、宋世荣(字岳斋)、宋士德、李广衡等。后来,他成为山西形意拳学派的创始人。李飞宇传刘、郭、、何运衡等。在河北,又形成了河北学派的形意拳。

这些弟子各有所长,北方形意拳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西形意拳和河北形意拳,也称为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

刘传播,逐渐扩大河北形意拳。传薛颠,创象形拳。

郭的绝技是半步拳,进一步丰富了形意拳五行拳的内容。

孙禄堂师从李,被郭授予形意拳。他还学习了八卦掌套路和武术太极拳,并创造了孙式太极拳。

王香斋师从郭,又以形意拳为基础,博采众长,创立了形意拳,后衍生为大成拳。但他的拳法理论属于形意拳。

郭和八卦掌始祖董海川认为八卦掌和形意拳在拳术理论上是互补的,所以两个流派是兄弟,互相学习,称为形意拳。不过,和程的发展应该从开始。两人都在北京和天津教拳,交情不错。所以河北形意拳在学习八卦掌的同时,从张占魁,他们真的以形意拳的名义教学生。

此外还有现代少林寺的意念手柄(准形意拳)和流传于四川梁平县的金家功。

宣彤三年(1911),李存义在天津创立中国武术协会,团结武术界同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

民国三年(1914),李存义最后一次到太谷,与同道中人李富真、卜雪宽、宋、刘简等商议。* * *,并决定从费二代开始,以“华堡唯武,社会强平”的十字为代序。同年,形意拳新秀郝恩光首次将形意拳介绍到国外,开启了中国拳手教外国人学习形意拳的新时代。

民国七年(1918),光绪末年,韩慕侠在太谷得到形意拳大师车翟逸、李广衡、宋世荣的授意,在京击败俄国强人康措尔,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从此形意拳名声大振,全国各地学习形意拳技艺的人越来越多。山西省的中小学,太谷、榆次等地的高等小学普遍增设了武术课程,聘请了许多形意拳教师教授形意拳,成长了一批形意拳新秀。孙福全、、蒋、、凌、龚典、董秀生等编著的形意拳专著。先后推广,向国人推荐形意拳,进一步推动了形意拳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以描写形意拳名人为主要内容的传记小说,如《夏青传奇》、《现代武侠传奇》等。

到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形意拳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武馆和会议中被形意拳教授,有的担任要职,形意拳的普及逐渐形成。李飞宇在山西的后人,擅长口头和个人技艺,擅长技艺者不断涌现,在国内享有盛誉。

民国十七年(1938),南京举行了两次国考。16陕西队队员中,15为形意拳高手,包括李连成、韩荣华、张万荣、王红、张安泰、李培昌、白三活、郭凤山。

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侵占中国领土,形意拳差点被掐死。许多年轻的义和团对日作战,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在陕西,就有、胡典基(化名杜)、史克让等一大批形意拳新秀身居要职,为抗日战争英勇献身。年长的拳手不顾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教拳,秘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形意拳人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意拳得到了恢复和发展。40多年来,从事形意拳理论研究的人们克服重重困难,查找历史文献,走访形意拳前辈,在研究形意拳历史渊源、挖掘整理形意拳文献、阐述形意拳拳法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澄清一些历史神话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96年2月2日,经广州市体育总会批准,由中国武术第七段北京太极推手队原教练牛生贤创办广州市武术协会形意拳俱乐部。

2004年6月165438+10月14日,国际形意拳联盟发展中心在太谷县正式成立,太谷形意拳传人杨帆生正式开门收徒。

2005年4月,“国际宋形意拳协会”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5月,太谷为宋代形意拳大师建碑。香港、台湾省、上海、邯郸、河北、蓬安、四川、徐州、江苏、蚌埠、安徽、淮南、苏州、太原、太谷、平遥、俄罗斯、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先后成立了宋形意拳协会、研究会、分会等。宋形意拳还多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10至6月5438+02,平遥宋形意拳协会应邀参加新加坡理工大学第二届世界武术综合锦标赛。在传统内家拳项目中,中国队获得6金2银2铜,其中平遥分获4金2银2铜。

2008年9月26日至29日,山西省太谷县举办“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搏击王赛,分为形意拳传统套路赛和搏击王赛。此外,还将举办形意拳大师车诞辰175周年、形意拳论坛、形意拳书画展、形意拳摄影展、剪纸、根雕等民间工艺美术展览。

从2009年5月开始,中国形意拳的创作者多次到太谷、榆次、平遥、祁县等地采访形意拳专家学者和知名民间拳手,最终在2010结束时完成了6部大型纪录片的创作。

2010 9月21至23日,第二届“中原威”杯国际形意拳交流会在太谷县举行。美国国际形意拳联盟、国际宋形意拳协会白俄罗斯分会、新加坡狮城内家拳培训机构、徐州武术辅导站、上海桂亭内家拳社等45支队伍的400多名专家参加了比赛。这些项目分为拳击、器械和陪练。其中,拳击分为传统套路和自选形意拳。器械包括击剑、击剑、矛、棍等形式;陪练分徒手陪练和器械陪练两种。

2011 9月13日,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纪念碑在河北深州落成。

2012年8月25日至27日,太谷县举办第三届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交流会。* * *来自美国、尼日利亚、俄罗斯等6个国家53支代表队的500多名运动员参赛。除了六强团体奖,还有男女四大类奖项,以及体育道德和时尚奖。

2015年5月29日-30日,第四届中国深州形意拳交流研讨高峰论坛在河北省深州市召开,基本确定了形意拳民间拳手的鉴定办法和鉴定(鉴定)标准。形意拳民间拳手的评定方法提出,按照大师推荐、个人申报、资格初审、技术展示、专家评审、社会公示进行。《评定(鉴定)标准》提出,形意拳民间拳手将根据评定的等级授予龙虎鹿马造型的徽章。对民间拳手实行动态管理,每2至3年检查一次,每5年复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