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精神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会发现增加了很多新课程。历史是新课程之一,但由于很多学校对历史不够重视,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历史是辅修科目,对历史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同时,由于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也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下降。所以我觉得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

一,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学习的方向。它能集中人的注意力,激活人的思维,会让人更多地接触到这个领域的内容,积极寻求答案。教育家斯图尔德说:“成功教学的艺术在于让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因为初中生好奇心强,用精彩巧妙的介绍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从上课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平时的影视介绍,让学生一上课就有强烈的视觉感受,既生动又直观,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但最好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知道的,感兴趣的问题导入教学。

二、规范有序板书,梳理课堂知识结构

老师的板书在课堂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不同意老师不写板书。在我看来,板书配合老师的口头表达,会让更复杂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体现,让知识更容易理解。板书要做到以下几点:组织清晰,突出重点,书写正确,编排规范。比如在“战略大决战”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重点突出的板书设计,围绕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三个历史事件,展开详细的教学。比如讲三大战役的时候,一定要标注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地点,一定要注意板书,也一定要注意字迹的正确性。

第三,精心设置课堂提问,促进精彩生成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疑”开路,在平常的地方提问,在没有疑问中得到怀疑,从而培养学生多思考、多提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求异的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启发性练习,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停留在“文本知识”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作者,提出新观点、做出新回答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多角度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加深,有进一步学习的内在要求。

第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还以《三国》这一课为例。教材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的胜败原因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会有条理、全面,而且因为是自己动手的结果,会对知识点有牢固的把握。这种合作活动形成模式后,他们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第五,善良积极,让孩子获得学习历史的成就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动机往往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特点和学习水平来评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异。比如在每节课的复习环节,把一些简单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来问基础差的同学,他们一定能顺利回答这些问题。这时候老师会及时表扬他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加油,让以前听惯了批评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觉得自己可以抬起头来,挺起胸膛,充满自信,逐渐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享受到了历史这门课程。对于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设计一些难题问他们,让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努力。这种动力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定位自己,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六、明确历史教育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实施者。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课堂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课堂教学才能高效。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新课改后,教学目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情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对于历史,学生其实是有一定兴趣的,无论是课外书还是电视,都是学生了解历史的来源。对于历史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范围不应局限于书本,还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过分强调筛选选拔的课程评价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改进提高教学实践的功能”,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即历史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或引导学习主体及其同伴对其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这样,课堂生活就会自然形成,学生的历史学习策略就会逐渐发展,历史教学就会有效。

总之,历史教学极具艺术性和科学性。追求有效性是我们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有效的策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了再练,练了再反思,反思了再改进,改进了再学。我们一起去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