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是什么?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下面将主要介绍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范围。

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一、《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的五级分类法。

根据中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相关规定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准备准备

一般准备按季计提,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低于65438+年末贷款余额的0%。

2、季度计提专项准备

关注类贷款,拨备比例为2%;次级贷款,拨备率25%;对于可疑类贷款,拨备比例为50%;损失贷款,拨备率为100%。对于次级和可疑贷款的损失准备,准备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3、特殊条款

对于专项准备金,银行会根据不同类型贷款(如国家和行业)的特殊风险、风险损失概率和历史经验确定季度计提比例。

二、新会计准则基于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贷款减值准备可以分别通过单项减值测试和组合减值测试提取。

单项减值测试:通过折现未来现金流量模型对贷款逐一进行减值测试,根据计算结果计提减值准备;

组合减值测试法: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贷款作为一个整体,在分析贷款评级变化和损失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贷款组合计提减值准备。

贷款减值准备的范围

1.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虽然该笔贷款的减值证据尚未认定,但未来存在损失的可能。此外,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中可能遭受损失的贷款,也作了特别规定。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该笔贷款已发生减值。有客观证据证明的,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没有客观证据证明贷款已经发生减值的,不计提减值准备。

更多推荐:贷款减值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