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到必修3的详细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将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给予王室、英雄和上一代的贵族,以便他们建立诸侯国和保卫王室。这样就形成了“田字——诸侯——卿大夫——士人”的严格等级制度。
2.西周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和核心是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安定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过程:最高皇权的确立:中央政府实行比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臣制;地方实行县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召我;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专属,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丞相、太医、太尉都设在中央。宰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事务,御史负责大臣的奏折,发布诏令,监督官员。邱掌管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负责决策,厦门省负责议事,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设有官、户、礼、兵、刑、工六科,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是最高行政机关。之后又增设府衙、唐使、三秘,对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进行划分,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中书门和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除外,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秦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县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一杯酒解除兵权);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官,同时设置法官负责监督;大多数地方税由中央政府控制。
元代除河北、山西、山东为中央省辖之外,其他地方均实行省制。边远民族地区设立宣传安抚部。行省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6.明代,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宰相,杀了宰相胡,分六部管理全国政务。此后,宰相制度被废除。
明太祖以乡绅顾问的身份创办了殿阁大学。明朝成祖年间,国子监的官员被选拔到文远阁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王议政,皇权大受制约;康熙帝即位后,设立南书房,与中央机构分为三部分,内阁、议王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在雍正帝,军部的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顶峰。
8.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正面: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它受益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否定:天皇不仅是最高立法者,也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长官,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独断的特点,失误在所难免;导致官僚主义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阶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奠定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建立了雅典民主制。
3.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由500名成员组成的会议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并召集公民大会。陪审团法院是最高法院,也是最高司法和监督机关。
4.雅典民主有明显的缺陷。只有少数成年男子可以享受民主,而妇女、奴隶、外国人和下层公民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一部法律汇编——《民法全集》,这是罗马法汇编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抗贵族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民法到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民法的发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建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所有自由民);
6.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的神圣性。作用是维护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和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立法、财政、司法和军事权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度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体。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在国外代表英国,是国家统一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维护英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