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布尔寺

1979到了公司,经常去忻州出差,来回的路都经过大云路。当时从南到北,阳曲县之前都是农田。每年夏天,青黍茁壮成长,又期待秋天穗的丰收,如此年复一年。1986年夏天,在县城南边,大运路东边,看着,开辟了一块绿地,在那里搭起了一个大礼堂,用夯土围了一圈墙。原来是建了一个小庙。我认为神庙不在那里。2005年,我看到栅栏上有几个洞。放眼望去,院子里塔吊转动,机器轰鸣,人群拥挤。放眼望去,在原来的正殿南面,建起了一座更大的庙宇,原来用来修建基座的土墙也被改成了砖墙。原来的小庙扩建成了寺庙。有一次去阳曲县出差,回来的路上突发奇想,就顺道过来看看!我开车去了,门上写着“不二寺”,但是门口有栏杆。经询问,这是一个国家安全部队,正在进行扩建和维修。我们拒绝参观,不得不愤怒地离开。什么是“二”?这一定是佛教语言。经查,慧远大师《大乘义章》有云:“两者不说,同说,即经中有真义。一固理,一默妙理,如平等,死于对方,故云非二。”这是基于法的真谛,一切法都是真实平等的,没有区别,故云是“二”。《维摩诘经典》里有一句话:“如果我喜欢,我无话可说,无话可秀,无话可说,留下所有的问题和答案,这是唯一的进入方式。”凡是能实现“虚实相生”原则的,称为“入法必经之路”言外之意,就是佛教信徒进入此门(寺),就能达到圆满的境界。这座寺庙被命名为“布尔寺”,从此这个名字就被人们记住了。

转眼间,我从江湖上退了下来,和一群朋友定期去公路旅行,欣赏风景,参观古迹,探索历史故事,体验风土人情。我跑遍了太原,路过阳曲县同等规模的村庄,2016期间去过两次布尔寺。寺庙淹没在高楼大厦中,很难找到。更遗憾的是每次关门的时候。,频扣不应,没机会探望。

前一段时间,我和我的朋友肖雪多次谈到参观布尔寺。他轻松地说:我们和布尔寺主持人是熟人朋友,有机会可以一起去。巨大的喜悦。2022年5月29日,他要去给他买书,我们两家和其他朋友一起开车去。

主人万普师傅是本地人,热情好客,熟悉阳曲县的历史和风俗。聊当地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如数家珍,聊佛经,聊禅,深入浅出,聊个没完没了。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可以悠闲地欣赏“布尔寺”。

该庙原位于县城北面的黄宅镇小智峪村。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发现时只有正殿和一座砖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农田里。鉴于原址保护难度较大,文物部门决定将布尔寺整体搬迁至阳曲县城附近的新址。据说原计划是在此基础上建一个县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寺庙属于宗教系统,由僧人和巫师管理。

“不二殿”建于北汉甘祐九年(956年),比晋祠的圣母殿早了67年。宋先平六年(1003)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大修。虽然在元、明、清三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维护,但仍保持了金元时期的风貌,并继承了宋代的一些建筑技法,成为太原古建筑的珍贵范例。

“不二寺”重要的是三座寺庙,金代遗风。寺内的大梁(脊檩)上至今还留有三处墨迹,一处是“韩干祐九年在建徐德、津纳”,另一处是“宋先平六年重修”,第三处是“大金明昌六年八月十七日重修”。三幅水墨画准确记录了“不二寺”的创建和重建年代。晋代建筑在太原很少见。

2005年后,寺内修建了宏伟的大雄宝殿,并扩建了左右偏殿和厢房。

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三座寺庙上。

三殿坐北朝南,宽三间,深三间,平面为方形,有青石基座。单檐悬于山顶,屋顶素瓦,瓦脊卷尾之吻,皆是宋金风格。殿前檐上有回廊,四根檐柱,七个斗拱,俗称“隐雕斗拱”,是杠杆原理的巧妙运用,也是早期史书记载的“垛拱”的实物例子。太原是唯一的例子。(此段为节选:斗拱是中国高级宗教建筑的特定标志。它的外檐用五层拱起做单抄,再变成五层做双抄,双拱是公用的。巧妙的利用杠杆原理,增加一个节省空间,平衡屋檐内外的重量。右心广场上雕横拱二层,俗称“隐雕斗拱”,是早期史书记载的“垛拱”的实物例证,太原是唯一的一例。厅内梁架为晋代造型,驼峰支架一应俱全。平梁上的双层叉手,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该建筑为研究宋金古建筑提供了范例,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寺内有九尊彩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二力士。这九件彩塑的制作时间和各种资料介绍众说纷纭,包括万普大师所持有的晋代、明代和晋初。佛坛“一铺九尊”的布局,应该是唐代以后的标准组合。现存的“不二寺”碑刻中,只有明洪武三年的《归公大师灵骨塔碑刻》和清雍正乾隆年间的碑刻有记载。个人基于佛坛的组合风格和我对造像特点的感受,愚见似乎是元代至正念时期成型,明清时期有塑补和重饰。

寺内东、西山墙壁画共80平方米,每面墙分上、中、下三层,云隔相连,隐约可见切割拼接的痕迹。

据介绍,东墙壁画主体为“东方三贤”:药师佛在中间,太阳菩萨和月光菩萨在左右。东壁画下层为佛祖护法神,分两组,每组六神,称为“十二药叉将军”,按药师原愿功过内容绘制。

西方壁画的主体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主、菩萨、观世音菩萨。描绘了西方净土世界的景象。壁画下层绘有十六罗汉,分为两组,每组八尊(北侧八尊绘于清代)。据万普大师介绍,画面下方有一组“佛礼”,表现的是一个皇帝刚刚登基的场景。

右边力士后面,还有一幅元代壁画,非常珍贵。

院内有两栋建筑,一栋元代,一栋明代,均有破损。

2006年5月25日,“不二寺”作为金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觉得有点遗憾,工地上的塔应该是一起拆了才配套的。该塔名为“惠晶方正塔”,俗称“不二寺砖塔”,遗留在小智峪村的不二寺遗址。现在这座塔又叫“小智玉砖塔”。

“布尔寺”曾是阳曲县著名的大丛林和著名的佛寺。根据明洪武三年的石塔和元至元三十年的石碑来看,“不二寺”最辉煌的年代是元代。元三年(1266)前后,元世祖忽必烈三次授圣旨,指示寺院开办三校,使“不二寺”的佛教活动在周边寺院中达到顶峰。除正殿外,原寺还有乐楼、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附殿、僧房等建筑。“佛寺几亩宽,人烟稀少,枣子成荫。”与此同时,元世祖还赠送了雕像和壁画,并在帕尔禅寺赠送了一块石碑,这是一个纯粹的公众和训诫教师的纪念碑。这一时期的“不二寺”已经是一座佛教活动十分兴盛的大型寺庙。

回过头来看,“不二寺”为什么会成为当时的名寺?“不二寺”旧址小智峪村除了有高僧主持外,离现在的古驿道也就是当时的交通要道也不远。每天商贾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成就了“不二寺”。

匆匆浏览了一下,已经是中午了,万普大师热情的离开我们去吃素了。

可惜我虽然拿了个三脚架,准备认真拍,但是很久没用三脚架了,键柄丢了没法用,只好用“抓拍”,拍出来的效果不太理想。好在老婆也拍了不少,可以借鉴。

这张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