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北朝是中国历继晋朝之后的一个分裂时期,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169。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经历了、南齐、、陈四次政权更迭,但除梁元帝建都江陵三年外,南朝都城一直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历经四代八帝。南齐(479-502)只有短短的23年。但由于战乱杀戮频繁,出现了三代七帝,平均每三年换一个皇帝,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迅速的皇帝更替。梁朝(502-557)经历了三代四帝,其中皇帝萧炎享有国家最长的时间,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在位33年,历经3代5帝。陈诚衰落的坏处是疆域狭小,人口孤弱,势力单薄。此外,统治者极其腐败,他们最终死在北方强大的敌人手中。宋、齐、梁、陈四个南朝称为南朝。

南朝的历史就是士族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士族虽然社会地位高贵,但已不能完全控制政局。随着江南的发展,土著寒人逐渐在政治上崛起,步入官僚阶层,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时代开始,南方大陆的土豪也成为一股割据势力。

十六国后期,极度落后的少数民族拓跋鲜卑逐渐强大,打败后燕,进入中原。北魏政权(386-534)建立后,割据政权被消灭,从而结束了这一地区的长期混战。按照史家的习惯,北魏统一北方的延迟五年(439年)往往被认为是北朝的始年。北魏初期,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首都,孝文帝大规模实施汉化,政治中心也转移到中原腹地洛阳。北魏建立100多年,历时9代,12个皇帝。是对南北朝历史影响很大的一个朝代。

北魏初实行宗藩监保制度。从5世纪下半叶开始,其汉化趋势加速。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并迁都洛阳,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旧俗的措施。这一改革促进了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引起了一些保守贵族和鲜卑武士的反对。孝明四年(523),六镇起义,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

北魏孝武帝末年,高欢和宇文泰这两个大权在握的大臣把北魏地区一分为二:东部和西部。东魏(534-550)以邺城为都城,历时1和16,西魏(535-556)以长安为都城。三皇之后,* * *享国22年。东西魏为北齐(550-577)和北周(557-581)所取代。北齐是鲜卑汉族高建立的政权。它创建于28年前,历经三代六帝。公元577年,周朝灭亡,北方重新统一。北周由宇文鲜卑人统治,历时24年,共3代5帝。581年,北周的外戚隋文帝夺取了帝位,改称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称为北朝。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称为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