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沟港的历史

羊角沟原名汤都营,又名汤头营。码头原位于现址东北,称北宅。直到1864年(清同治七年)才有商人乘帆船来到羊角沟附近的村落购买粮食。1887年(光绪十三年),商船增多,贸易繁荣,清政府派人设关收税。当年,政府拨出巨款,疏通黄台大桥至羊角沟河闸的水道,于1891(光绪十七年)通车,并于同年在南岸修建了一条街道。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商店,渔民等。陆续南迁,并根据一条沟的名字改名羊角沟。北屋废弃,码头随即南移,逐渐形成水旱码头。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原位于沾化县的永布盐场被黄河洪水冲走后,清政府下令迁到羊角沟开滩,使之成为临时盐池。

一下子增加到65,438+0,000多对(每7至65,438+00盐池一对,每对年产原盐75至65,438+000吨)。羊角沟港从此成为原盐的主要出口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用两艘挖泥船在距河口4海里(7.4公里)处挖了一条航道,宽364米,疏浚了济南至羊角沟的小清河航道,最低水深1.525米,用拖船试了试,但很快就失败了。

民国时期,随着铁路和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运逐渐衰落,羊角沟没有修建。1945,日军修建简易码头。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羊角沟至济南小清河航道上设置航标灯,航标灯14盏,距离羊角沟港最远23公里,最近14公里。使用煤油灯光源。1953年改建日据时期修建的简易码头,编号为1、2号码头。1码头新建泵船和浮桥,以适应潮起潮落。1958年在羊角沟航运站(街内旧址)北侧小清河南岸修建1高低潮码头,修建1疏浚港池,宽45米,长90米,可停靠20至40吨内河船舶。码头建成后,实际利用率极低。后来以上项目陆续被海浪冲走,1959重建。建设40米高桩码头、188米低桩码头、10米木质码头,将原有的煤油灯航标灯更换为电池灯。1964年南岸被严重侵蚀,附近寿光船厂抛石护岸500立方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岸线。次年,小清河航运站与盐务局一起,在半截沟修建了1内河流域,长500米,宽50米。1972,小清河航运局恢复1、2号码头,分别在码头后方开辟货场,并修建防潮墙。

1974年,为了开辟海河联运,在老港以东2公里处新建了一个新港。顺河出海码头经过7年的分期分批建设,全长200米,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承重结构,水深3-4米。5米,4个500吨轮泊位。1内陆河流域,长300米,宽70米,深35米;有一座内河流域300米码头,为重力式浆砌块石结构,按顶部标高值不同分为高、中、高。

下三段,前沿水深小于2m,有9个100t级货轮泊位;此外,还有6公里的便道。港岸有39000平方米的水泥地面货场、仓库、维修车间、车库、办公室和生活区,海上通信无线电台1台,海水淡化设备1套。港总面积461159平方米,港口年吞吐量800-100万吨,新增装卸机械。在此之前,装卸方式从人扛肩扛演变为用船吊驳船进行人工装卸。之后逐渐实现了装卸机械化。5月,1978,小清河航道疏浚开工。同年6月5438+10月,全线按一半通航宽度粗略贯通,沙洲断面平均水深1米以上。后来因为小清河闸流沙难以治理,工程停了下来。1979河口段整治后,设置了9个浮鼓灯号和1灯柱,并配备了专职灯号进行经常性管理。先前设置的导航辅助无效。1980正式开港后,命名为羊角沟港新港。

1980后,内河吞吐量下降,海运物资增加。主要进口材料是砂石、煤炭、木材和化肥。主要出口物资是盐,从中出口部分棉花,并有货运航线通往龙口、烟台、大连等地。到1985,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19500吨,吞吐能力41400吨,吞吐量1781000吨,装卸机械65438台,机械操作人员250人。其余装卸工人由羊角沟运输机构(羊角沟)按1988办理,机械化程度已达95%,装卸机械增至24台。其中,轮式起重机3台,汽车吊2台,叉车5台,装载机3台,带式输送机20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1.4万吨,其中吞1.5万吨,吐59.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