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癸丑》学术体系的历史意义
壬子癸丑学制的历史意义是:(1)以日本学制为基础;缩短学制,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增设补习课程,促进社会教育和中小学发展;取消大专院校,增设专门学校,使高等教育适应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要;
女子教育正式纳入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重视师范教育,建立师范区制度;壬子癸丑的教育制度在内容上是反封建的。1912-1913期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因为这两年是中国历的年,所以以丑年命名。中华民国成立后,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教育制度的架构。1913年8月,小学令、中学令、师范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一系列法规相继颁布。
学制分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个系列。普通教育的主要系列分为三个部分和四个级别:初等教育分为小学和高中两个级别,七年,男女同校,小学四年是义务教育;
高三,单性学校;中等教育不分级,学制四年,可专门设立女子中学;高等教育不分级,6-7年,大学预科三年和本科三至四年,特殊学校预科一年和本科三年(医学四年);小学前有寄养家庭,大学后有专科学校,不计入修业年限;儿童七岁入学。
师范教育分为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分别相当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范学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高中、小学毕业同等学力的,实行一年制预科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学毕业同等学力的,实行一年制本科教育。师范院校招收中学、师范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实施一年制预科教育和三年制本科教育。
工业教育分B类和A类工业学校,平行于高小和中学,都是三年毕业。还有辅导班,专业课,工作坊。一直用到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