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的历史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从战国时期的墓葬建筑到明清时期,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从巍峨的秦始皇陵到雄伟的甘棠陵,从看似绵延不绝的明十三陵到深不可测的东西清陵墓,这些各具时代特色的帝王陵墓与其主题一脉相承,形成并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古代陵墓体系。
王陵最早被称为陵墓,始于春秋时期。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始守陵,《史记·赵》有记载。自从秦惠文王规定“人不得称墓”后,墓就成了帝王陵墓的专用词。据《后汉书·明帝》记载,秦始皇“始睡于陵侧”,即把祠堂的睡眠移至陵侧。西汉在继承这一做法的同时,还在墓地附近修建了祠堂。这就初步形成了从陵墓侧面开始,旁边建庙的制度,即陵墓与寝宫、墓地与祠堂相结合的陵墓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皇帝居住的宫殿,旧称“朝”,即处理政治事务的所谓朝廷;后称“寝宫”,即君主吃住的地方。国君祠堂也分为两部分,前者是祭祀祖先的庙宇;之后是床,用来摆放祖先的衣服和生活用品。秦汉初期,陵墓从祠堂中分离出来,建在陵墓之上或旁边。起初只是作为墓主人灵魂日常生活的场所。随着陵墓制度的发展变化,陵墓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墓地地面建筑的主要部分。中国的帝王陵墓经历了2000年的风霜雨雪,其间朝代更替,所以不同朝代的陵墓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既反映了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为颜地、黄帝、大禹都不是后来意义上的“皇帝”,他们墓葬的真实性只能是神话和史料的结合。要启动中国帝王陵墓文化,还应该宣传“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一陵。秦朝虽然短暂,但秦始皇陵本身并没有被发掘,只是因为兵马俑坑的发现,它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帝王陵墓中是第一个,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汉朝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封建世袭政治制度的相对发展,皇陵文化一直繁荣发展。秦代的墓葬主要以封地为主,所以人们把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在暗地里把最高统治者的死称为“山陵之崩”。秦代帝王陵墓规模空前。蔡邕《独断》载:“秦始皇睡,始于墓侧。”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林冲县以东5公里处。陵墓平面为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内外双夯土墙。内墙南北长1300米,东西长578米。外墙南北长2513米,东西长974米。内外两面都有门。土墩在内墙的南半部。用夯土建造,底部呈方形,每边长约350米,现存高度43米(注:土堆原有形状因岁月坍塌不明显,估计是重叠的斗形)。在土墩的东、西、北、南四面都发现了坟墓。在西道道的地道里,发现了两辆彩绘的青铜战车,每辆都骑着四匹青铜马,每匹都有一个青铜御官涌,大约是真车、真马、真人的一半。车马的马具齐全,装饰精美。在内墙的北半部,有一处大型建筑群遗址,是秦始皇寝殿所在地。
从古代的活祭到秦始皇陵东发现100多个稳定的葬坑和17座墓葬。在墓地的西侧,发现了31个珍禽异兽埋葬坑、一个弧形稳定埋葬坑和61个小型埋葬坑。10乘坐大型彩绘青铜车马,木质车马位于地宫西侧,完好无损的土下。在始皇帝陵墓的北部发现了另一个大型动物埋葬坑,在东西墙之间发现了盔甲坑和数百个俑坑...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思想较最原始的人祭有所进步,但视死如归的观念并没有太大改变,仍在使用大量的随葬品,希望能享受生前的一切特权。汉代承袭秦制,仍采用封土为陵的形式。汉代的墓葬都是斗形,上小下大,非常稳固,而且都是夯土造的。汉代昌、安、杨、平、毛五陵也各有一陵,富庶之人迁徙于此。
汉武帝的陵墓是最著名的陵墓。汉武帝登基后第二年就开始建陵,历时53年。据史书记载,当时国家进贡的三分之一作为建墓和收集陪葬品的费用。陵墓的建造非常奢侈。为了防止墓土里长杂草,封土特意从外地运来,经过筛选、加热、油炸后才使用。所以这里的墓土“贵如玉米”。陵墓是汉墓中最大的,它的形状像一个上半部分被切掉的金字塔。按照西汉的礼制,皇帝的陵墓可以占地一公顷,墓高十二尺。在墓顶上,还可以建一个祭祀太阳的大殿。汉武帝的陵墓高了20英尺,周长增加了20步,以显示他的成就和才能。此时陵墓的形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当时汉朝的繁荣,梁武帝早早为自己建寿陵确实是不明智的,既浪费人又浪费钱。武帝去世葬在茂陵时,其墓中的随葬品不能放下,充分体现了当时帝王陵墓的豪华。但人们惊喜地发现,当时的科技水平比秦朝有了提高和改善,文明程度有了提升。
汉代以后,中国在古代经历了几次剧变,直到唐代,中国的帝王陵墓才有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防止盗墓的反复,也为了表现唐朝的巍峨,唐朝的皇帝们开始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山中,于是就有了“因山而生”的陵墓形制。唐代的甘陵是中国唐代皇帝李治、高宗、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夫妻皇帝合葬地。陵墓距离中国中西部古都Xi安80公里,居住在凉山。三座山峰高耸入云,风景优美。从远处看,它像一个仰面躺在地上的女人,被称为“睡美人”。甘陵是利用自然山体修建的,陵园占据了整个凉山。海拔1047.9米的主峰高如第一,东西向的南峰如其乳。舒展蜿蜒,气势宏大,让人不敢逼视。
秦二世胡亥墓位于陕西省Xi曲江池南岸,大雁塔东南。
甘陵陵园周边约40公里,园内建筑仿照唐代长安城,宫城、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初建时,宫中祠堂、亭台楼阁遍布山野,建筑雄伟壮丽。陵园内有华表、翼马、鸵鸟、五子牌、纪念碑、石狮、六十一陈蕃像等大型石雕120余件,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朱雀门至奶头山两里的司马路两侧。它们雄伟壮观,被誉为“盛唐石雕艺术露天展览馆”。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陵弓玄宫内涵十分丰富,随葬有大量稀世珍宝,如金银器、珠宝玉器、铜器铁器、玻璃、陶瓷、丝织品、漆器、石雕、食品、壁画、字画、墨宝等。墓前的雕刻艺术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石狮昂首挺胸,双目圆睁,高大雄伟。与汉代的雕刻艺术相比,它们更精致,更有气势。墓中出土的壁画更是精美绝伦,堪称唐代宏伟的地下画廊。此时人们从秦汉时期陵墓被土封的情况得知。经过多年雨雪侵蚀的破坏,将陵墓建在山上无疑是明智之举。雕塑、绘画、书法、诗歌艺术在唐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墓前外国领导人石雕充分体现了当时世界文化与文明的高度交融。唐朝的繁荣吸引了无数人来到这里,还修建了皇帝的陵墓
宋代的陵墓建筑更为复杂。起初,北宋皇陵简陋,没有修建大型陵墓。后来陵寝建在南方,与唐代的雄伟气势相比,明显不足。但宋代的陵寝建筑,却没有当年的阳刚之气,美观典雅。从它的石雕艺术可以看出,石狮、石虎的雕刻工细腻婉约,刀法也没有唐代那么浮华。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南方的温柔和北方的豪迈不同的文化差异。
在此期间,它经历了少数民族的入侵,金太祖和元太祖的陵墓都显示出不同于中原的少数民族风味。金太祖公墓占地5.1公顷,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它分为四个部分:飞行员空间,神道空间,保定和宁神寺和地下宫殿。在领航空间,游客可以参观玉带桥、门厅和两个喜鹊台。在神道空间,有胸台、瞭望塔和石像。宝顶高耸,松柏参与保护,宛如帝王陵墓的肃穆气氛。宁寺建筑古朴、浑厚、庄严,是游客凭吊的地方。地宫深9米,占地约750平方米,存放着金太祖的灵柩和各种祭祀用品。金太祖陵墓雄伟、神秘、壮观。展现了金元文化的神奇,处处都有民族大融合的特色,丰富了中国中原地区的文化。是另类的少数民族文明,是少数民族智慧的体现。
明十三陵是明代最著名的陵墓,明十三陵结构复杂,设计巧妙。从起点下马坊到孝陵正门,由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碑、大金门、碑楼(四方市)、沈工圣德碑、外峪河桥、神道石刻(石像、石柱)等组成。与中国其他帝王陵墓相比,明十三陵对中国帝王陵墓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在墓葬布局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虽然在秦始皇和历代很多皇帝的墓中都有星图,但都体现了这种人文情怀。但与一般帝王不同的是,朱元璋通过对自己陵墓图案的设计体现了这种人文情怀,从而实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封建礼教统治的完美统一。
二是开创了“前朝后寝”的帝王陵宫制和“前圆后合”的陵格局。明陵继承了中国帝王陵寝“陵依山势”的制度,但改变了汉、唐、宋以来帝王陵寝以方、台、方墙、上下宫殿为一体的制度,将上下宫殿合二为一,创造了方城、明楼、享堂、圆山、宝城、长方形陵宫的新制度。在陵墓建筑布局上,创造了“前后圈”的基本格局;在陵宫的建筑内容方面,首次模仿皇帝驾崩前宫殿分为前后寝宫的格局,建立“前后寝宫”的陵宫制度。这种格局不仅继承了汉、唐、宋陵墓形制中的优秀元素,而且开创了新的陵墓体系,规范了500多年来明清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在我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座帝王陵墓无疑是又一次突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文化的崭新面貌。
再次,独特的神道设计理念和精湛的神道石雕艺术相得益彰。受孝陵的影响,北京的十三陵采用了神道,从石牌坊到长陵全长7000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陵墓建筑群。并创造了第一代皇帝的陵墓神道作为后世(王子或继位的皇帝)使用神道的制度。
第四,大量使用砖石结构,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明陵利用自然水系,自东向西设置外御河、内御河、宝城御河三大水系,通过御桥在空间上相连,使整个陵区和谐完美,充满生机。可见当时工人的先进技术在现在也是惊人的。这不仅是文化传承,也是文明传播的过程。
清朝承袭明制,但在陵制上,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建筑风格。清代墓葬的礼仪性建筑设置,如碑亭、石象养生殿、隆恩殿(明代称茂恩殿)、方城明楼等,均按轴线展开,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这个轴的排列是基于长远的眼光和对面的看法,并不是一个方向固定的直轴。达到“前后照应”、“深情回望”的效果,也与十三陵的工匠有联系。关于防城明楼的形制,入关前有强调墓葬中城堡形象的意图,但入关后接受了以龙恩殿和明楼为主体建筑的明陵设计构图。再如石像生采用动物和文武官员两个系列,每对石像采用立卧两种,也是仿照明制。站在四角强调“沈工圣德碑亭”的地位,也是向十三陵神道学习的一种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墓葬也有时代变迁的特点。比如清朝实行皇帝单独建墓制度,废除皇后殉葬制度。相对而言,清代墓葬数量有所增加。另一个变化是缩小地宫的规模,增加地上建筑的数量。地宫的顶部比明朝的小。地宫为多大殿多厅堂的复拱体系,简化为南北布置,埋深渐浅。相反,地面上的建筑越来越多,如桥、亭、龙凤门等。在轴上,而且轴的长度是延长的,蜘蛛山设置在轴的中间作为间隔。蜘蛛山不仅可以作为陵区的“案山”,还可以在祭祀路线上形成停顿和转折,在安葬过程中改变感情。清代陵墓建筑规模虽比明代小,但装饰质量远比明代豪华。比如乾隆的裕陵地宫,占地372平方米,全部用青花石建造。内墙、票顶、门扇都雕刻着各种佛像、经文、装饰图案,精雕细刻,类似一个雕塑博物馆,仅雕塑家就花了5万多工人。另一个例子是慈禧太后的丁咚陵墓,其建筑装饰更加豪华。不仅紫檀木、楠木等珍贵木材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而且清水砖墙、砖雕也被广泛使用,甚至在砖雕上应用黄金,以营造出瑰丽华丽的效果。到了清朝,帝王陵墓的布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融合了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文化。清朝的陵墓无疑是中国陵墓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探秘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因为它带给人们很多神秘感,更带给我的是它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着文明的气息,让人觉得仔细研究每一座帝王陵墓,与其说是与几千年前的帝王对话,不如说是与几千年前的智慧人类对话。传承千年文化,伴随文明之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