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雅名

泉州绰号

泉州有三个别称:温岭、刺桐、鲤城。

温岭有两个理论。

第一,自古有之。

据泉州师范学院吴教授考证,泉州别称温岭,更早在唐初就已存在。其名源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有关:“宜分湿度高低,以播六谷...泉州因气候寒冷,古称温岭。”

二是朱的整体性理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全州政府通过了对徐智麟《复兴诸福子山、丛竹亭》的判决书,判决书中写道:“郡治东北...气候得天独厚,温岭的名字真的是因为这些。宋惠国文公朱夫子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问‘山朱聪’……”

乾隆《晋江县志卷四校志》也载:“小山朱聪书院在府城皇庙旁,地处高港,其气温润,故温岭之名实在此。朱文公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山朱聪”匾)是朱子写的,刻在石头上。”

因朱喜研究山水,他说“山”高港是清源山和入城的要冲,所以“大气独特”,故名温岭。此话一出,温岭之名流传更广,故谥号全州县。

刺桐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紫城四周刺桐,故称刺桐城。”它叫刺桐,在紫城的时候。泉州城墙在紫城之后修建了崖城和雒城,并在城四周种植刺桐树。黄明赵衷《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加遗,周围植刺桐。”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刺。原产于亚洲热带。随着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的繁荣,刺桐被商人引入泉州,在大街小巷蔚然成风,于是泉州被称为刺桐城。樊尚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丝绸、陶瓷有刺桐丝、刺桐缎、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洛从泉州起航,于1292年初离开中国。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桂后也被刺桐称为泉州。

在唐宋时期游历泉州的文人墨客的墨刻中,有不少吟咏刺桐的诗词代代相传,但元代以后就很少了,可能是因为刺桐树少了。泉州解放时,城里连一棵刺桐树也没有了。

泉州解放后,历届市政府都把栽植刺桐树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项目。从采集树苗、建立苗圃、扦插繁殖,到1961年在开元寺修建石栅栏,石栅栏的临街一侧种植了19棵刺桐树。随后,在西街剧场前广场种植了4棵刺桐树,在开元寺东塔周围和开元寺二院附近种植了数十棵刺桐树,圆满完成了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重现泉州市区。

李成

清顺治15-16年(1658 ~ 1659),福建知府马德功、兴泉路叶卓堂、泉州知府陈以关东风格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由于城市的西北、东北、东南部分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南北短。出自清源山,形似鲤鱼,故称“鲤城”。

(摘自泉州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