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石湾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鼓浪屿原本是一个荒岛。元末明初,郑成功在此安营扎寨,训练海军。海禁开放后,开始繁荣。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就有对外交流。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个通商口岸,鼓浪屿被英国占领。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荷兰、奥地利、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领事馆与清廷签订了《厦门鼓浪屿边界规约》,鼓浪屿成为列强的“公共租界”。岛上有13座风格各异的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民国17 (1928)年,为纪念郑成功而建的包括日光岩在内的延平公园,占地587公顷。20世纪30年代,海外华人和巨商在岛上修建了别墅和私家花园,其中著名的有管青别墅、皇家别墅、芦庄花园、怡园和管亥别墅。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期间,它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50年代,林二家将龙庄花园献给了国家,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黄岩路上的“范子墓”被辟为解放公园,后改为鼓浪屿音乐厅。60年代进行街道绿化和小花园建设。建一个和平公园,在郭晶晶西边的花园里建一个海水浴场更衣室,一个餐厅和一个喷泉。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绿化面积1.52公顷,种植了50多种树木和灌木65438+万株,铺设草坪4097平方米。修复日光岩和寺庙,增加梯田岗和小楼;投资70万元修缮莘庄花园,新建梅寿堂,重塑林二家铜像,多建听涛轩、蛇脊园、硬石山房;港子后海滩及配套设施改造,和平公园重建,面积1.78公顷;新郝跃花园,面积1.94公顷;在福鼎岩上竖立郑成功雕像,总高15.7米,重1.400吨,造价1.22万元,由625块花岗岩制成;新建的豫园和博士汉白玉塑像,以及鼓浪公园和笔架山公园;开辟大德基海滩;开辟环岛道路,新建观海园旅游码头。1990年,描绘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浮雕在郝跃花园建成,主体高4.7米,宽13.7米,用铜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