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滩村的历史演变
中坦村始于元代,因地理位置在安定门外小清河北岸,古称中坦营。据村民传说,中滩村旧址原是一片沙滩。现在的村址已经从旧的村址向南移动了400-500米。后人从旧村遗址挖出两块石碑,刻有中坦营字样。后人推断中坦营由中坦营演变而来。据老人说,中滩村村民的祖辈大多是从外省迁到这里的。1948 65438+2月13中滩村解放,同时进驻土改工作队。党金钟、石昌华带领大家进行土改;1949 4月1隶属昌平区5;1950年6月至1952年10月,中滩村建立村政权。1953村政权撤销后,中潭村归中潭乡;1953,中滩村成立互助小组;1954到1955,1在中滩村成立了一个初级合作社。1956 1中潭乡改制为“洪钟社”。随着昌平县划归北京,8月昌平撤销爱国社、洪钟社、丰产社,合并组建东小口乡。1957 165438+10月东小口乡与清河镇合并,划归海淀区管辖。1959 65438+10月1日,中滩村划归海淀区管辖,昌平、沙河北郊农场并入沙河人民公社,东小口9个村成立。1961年,东小口人民公社独立成立,后改制为乡。中滩村生产大队体制没变,隶属东小口镇。1983中潭觉得成立了一个村民委员会,邓锡华任主任。1990 3月,中潭生产大队撤销了经济合作社的成立,社长是杨顺。1994年6月中滩村办公楼由原村迁至村东(原幼儿园)。65438至0997年,中滩村两个生产队改为第一农场和第二农场。直到2007年7月底,养殖场被撤销,统一归中潭村经济合作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