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

历经康、雍、甘三代,在清宫作画五十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乾隆读图》,是乾隆时期最著名的军服标准像。这件作品现在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人认为他的画“不中不西”。而清朝的这些皇帝,却抱着宽容和好奇的态度,让中西艺术试探性地融合互补,从而培养出一些“另类”的艺术之花。和大多数早期来华的外国人一样,郎世宁因为传教而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那是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于画艺好,加上康熙皇帝认为他的西洋画新颖,能把人画得惟妙惟肖,他就这样成了宫廷画师。他在清宫画了五十年。从清朝开始,中国的人才开始接触西洋画。起初,色彩丰富、造型逼真的西方绘画吸引了中国人的注意。与中国传统的以水墨为主的平面绘画相比,这种西方的技法确实很新颖。然而,新鲜感褪去之后,又一种声音出来了:西洋画只追求形象,格调有点低。说白了,有点“俗气”。中国画追求的是“韵味”,更是“美在相似与相异”。在这种认知下,精确的西洋画一度被中国画家视为“神乎其技,巧夺天工”。郎世宁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发现了中国艺术的特殊意义,他知道纯粹的西方绘画不符合中国皇帝的审美,因为皇帝毕竟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于是,他潜心研究,终于真的研究出了一种中西结合的奇妙方法——既保留了西洋画原有的明暗和色彩,又根据中国人的喜好做了适当的改动。他画脸。不像西方画家,刻意突出明暗对比。因为他知道中国人不喜欢脸上有阴影,认为那是瑕疵;画山水时,他会对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进行微调,因为这样固定的视点会导致“近则大,远则小”,很难看到全貌,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西方人站在山脚下画山,几乎看不到山顶。中国画就不一样了。山麓、山坡、山顶都露了出来,连山里的行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个“组合”的视线。把你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事物的全貌。郎世宁慢慢探索了中西绘画之间的许多差异。所以。他既发扬了西画造型准确、色彩丰富的特点,又融入了中国的观赏习惯,在中国形成了西画与意境相结合的新风格。这种风格非常流行,所以郎世宁总是忙于肖像画——不仅为皇帝,也为无数的皇后和大量的王公贵族。他留下了很多肖像。一幅没有影子的画像郎世宁画了一幅乾隆画像,《阅乾隆大图》,画的是乾隆皇帝在京郊南苑阅兵的场景。这个时候皇帝29岁。画中的他几乎和真人同龄,盔甲闪亮锋利。郎世宁努力画好这幅画。头盔上的龙,雕花马鞍上的宝石,箭羽上的花纹都有详细的描述,马的鬃毛也画得细密蓬松。从画面上看,光线明显是从绝对正面打过来的,所以乾隆皇帝的脸上和身上没有影子。不仅如此,马还沾了光。几乎没有影子。马的下面没有影子,一人一马好像飘在空中。这是郎世宁在理解了当时中国人的欣赏兴趣后的“必要处理”。附近的风景很逼真。郎世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从家乡带来的技能。但在远处,它完全改变了绘画方法。岩石植被不写实,尤其是层层土石阴影,深得中国山水画的神秘。可以把肖像画的重任委托给一个外国画家。足见乾隆的认可。郎世宁没有达到他的高期望。这幅画像尤其受到乾隆的喜爱,成为他最著名的军装标准像。“洋为中用”郎世宁的另一幅代表作《百马图》,使中西合璧的画法更加清晰。这件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站立不动、翻滚、觅食、打斗、嬉戏——这幅画气势磅礴地塑造了一大群姿态各异的马,它们聚散各异。自由而放松。马立体感强,笔法细腻,注重动物皮毛的质感。画面底部的草地附近,写实手法几乎达到植物图集的水平,显示出画家在西洋画方面的扎实功底;远水,远山,老树枝头用国画。墨淡而淡,营造出一种润泽、平淡、清澈的韵味。同样,郎世宁的名作《万树园夜宴图》和现在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殿骑马图》,都是大场面、大制作。在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中,中西绘画的结合确实有其独特的便利性。小至豆芥菜的人物,都可以被展现得五彩缤纷,栩栩如生,逼真华丽。为了宣传他们的丰功伟绩。乾隆还要求郎世宁设计版画。《乾隆平定准部战功图》是郎世宁绘制的刻有欧洲图案的铜版。画面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方纯粹的光影效果和真实感。乾隆的这种做法可谓“洋为中用”。乾隆三十一年(1766),郎世宁去世,享年78岁,其中51年在国内度过。他的墓碑上刻着甘龙亲笔写的墓志铭。特定的时代背景,加上几任清朝皇帝的宽容态度,催生了一种不同于文人水墨画、重画的有趣画风。绘画史也给了郎世宁应有的地位。他是中国第一位外国画家,他中西融合的绘画方法总是被单独列出来。回到乾隆年间,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画家云集的如意阁里,来自中国的画家聚集在一起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文化,人群中有一个像郎世宁这样的“局外人”。这是一个碰撞和交流的过程。郎世宁影响了中国画家,他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这种碰撞使我们的艺术史更加丰富和有趣。

来源:_希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