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的革命事迹
1920 165438+十月,李哲出生在郓城县第五区(古水浒西南)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期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65438+同年2月27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举率65438+万大军不战而逃,省会济南失陷。此后,日军轰炸了鲁西南的主要城镇,许多商店、学校和房屋成了一片废墟。数百人丧生,数万人无家可归。不久,日军占领了距离郓城县城仅100里的济宁。当时,李哲就读的云城中学被迫停课,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回家。形势的急剧变化让17岁的李哲忧心忡忡。“我当时很难受。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年轻人该怎么办,是躲在家里避难,还是站出来抗日救国?”李哲说。
学校停办后,李哲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回家,而是找到了他在济南一中读书时的好友支,就时局和建立抗日组织的问题,与胶东的几个青年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决定组织运城青年抗日自卫军,发展成员,扩大组织,进行抗日宣传,然后逐步向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方向发展。
此后,在当地组织的领导下,运城青年抗日自卫军发展迅速。1938春节刚过,运城青年抗日自卫团组织的学习班就开学了。大部分学生是自卫团成员,少数年轻学生自带食物和被褥。学习时间半个月。学习的内容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民主运动。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当地宣传* *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扩大青年抗日自卫组织,收集民间枪支,准备打游击战。
1938年四五月运城失陷后不久,中央县委以青年抗日自卫团骨干为基础,迅速组织了一支100余人、五六十支枪的武装力量,称为“教导队”。其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战,扰乱敌交通,活动于运城西南及运和公路两侧。
躲在柏树林里度过下雪的除夕。
“教学团队”成立后,加入中国的李哲也迅速成长起来。1940年5月,李哲调任寿章县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寿章县横跨黄河南北两岸,三、四、六区均未被敌人占领。当时县委、县政府驻扎在黄河南岸的四个区。1941年初,敌人发动了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65438+10月中旬至2月初,9个旅、7个机械化团的65438+万余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发起了疯狂的扫荡,寿章县是被敌人扫荡的重点县之一。敌人扫荡二十多天,占领了大片村庄,封锁了寿张至栾城公路,企图消灭根据地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武装力量。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决定分散活动。县长郭少川、县委副书记陈雅琪带领县治安队、县大队、县机关部分人员突围,向西六区转移。县委书记黎光和·李哲带领少数工作人员分散在四个区,坚守工作岗位。从那时起,李哲和通讯员小杨晚上出去,白天躲在村外,晚上睡在村里,吃些干粮。后来,敌人占领了大部分村庄,所以他们不得不整天呆在野外,晚上睡在树林里。
65438年10月26日(农历1940大年三十),李哲和通讯员小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两人躲在柏树林里,饥寒交迫地熬到天亮,盼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这时,一个戴着毡帽、提着篮子的老人朝他们所在的柏树林走来。两人走近老人时,老人有点慌了。他是“老大”,把他们当成敌人的便衣。当得知真相后,老人们不再害怕,改名叫“同志”。
了解情况后,李哲问老人篮子里是什么,老人说是“包子”。小杨急忙说:“爷爷,我们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请你卖给我们一些馒头好吗?”“我的包子不卖,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李哲听后,急忙说:“八路军和政府工作人员不能侵害群众利益。不收钱我们不能拿!”就在这时,老人放下篮子,手里捧出一个大花糕,有两公斤重。他反复说:“没钱,没钱!””虽然饿了,但是李瑟娥哲没说,小杨不敢收。老人含着泪说:“你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才和鬼子汉奸拼命的吗?!我们是一家人,不分你我。同志,拿着!李哲见他诚恳,便说了声“谢谢”,并示意小杨收下。
两个人拿着大花糕离开了柏树林。他们走到一棵大杨树下,使劲嚼着花糕。吃了几小块,觉得口渴,找不到水,就抓了一把雪塞在嘴里。就这样,两人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冲出日军的夹缝,包围铜墙铁壁
1942年9月26日(中秋节后第二天),寿章县委在七区清水河附近的柿园村召开会议,讨论部署秋季工作。当天深夜,县大队派出的巡逻哨回来报告,黄河南岸方向有枪声。经过进一步侦察,得知敌人已经派出了一个扫荡队。这时,县委果断决策,县大队迅速通知连队和县干部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天亮时,另一名侦察员报告说,黄河北岸方向也听到了枪声。县大队命令所有连队和县治安队做好战斗准备,掩护县干部转移到西部的一个村庄。
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枪声越来越近。走了大约10里,六个区队、区政府和南岸的群众,背着牛羊赶到了黄河北岸。分析认为,敌人的部署规模大,形势紧急。于是,县委决定继续西进,走了大约10里。在寿张和范县交界处,老城区东边的一个村子刚好停下来。从北往南跑的人说,北边有敌人袭击,隐约能听到枪声。从西边跑来的人说,军分区带领八路军一个团向老城区集中。
县大队负责人听了这个信息后,立即骑马赶到老城区,要求行动。据县旅首长报告,敌人的扫荡是“铜墙铁壁式包围”,四面受敌,敌人正向老城方向推进。情况危急,军分区正在组织向南突围,县大队必须立即组织突围。县委决定由县大队和县政府工作人员从老城区向南突围,由县委书记李广、县长郭少川、李哲带领县治安队和二、七区的区队向东清水河方向突围。
至此,敌人的包围圈逐渐缩小,四面都能看到太阳旗。在几英里外的方圆,寿章、郓城、鄄城、范县和阳谷县的县干部、武装人员和群众聚集在一起。敌人的机枪和步枪疯狂扫射,子弹飞得到处都是。不时有人被击落...八路军战士在军区司令员曾思玉、政委万里的指挥下,英勇顽强,给敌人以巨大的损失,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成功。
李哲,黎光和,带领县治安队,利用玉米地在无形中推进。遇到小股敌人就集中火力,机枪步枪一扫而空。敌人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老城区,所以我们不能考虑仔细搜索。黎光和·李哲带领县治安队利用熟悉地形地理等有利条件,终于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间将其击毙。这次突破,县大队和县治安队也有几个人伤亡,县交通站站长刘雨晴腿部受了重伤。事后得知,采用敌军长途奔袭,步兵、骑兵、空军联合作战,纵深配合,称为“铜墙铁壁包围”战术。出动日军1000余人,伪军3万人,共计4万余人。
敌军出动人数之多,扫荡范围之广,烧杀抢掠之残酷,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都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铁壁包围圈”中,数以千计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死在敌人的枪下,惨遭杀害。
我大半辈子都和军队一起在南方奋斗
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李哲的家乡鲁西南是日本侵略的重灾区。侵略者在李哲家乡犯下的罪行数不胜数,鲁西南人民奋起抗日的故事感人至深。1949春节后不久,李哲随部队南下。当年8月,进入湖南省沅江县,任首任县委书记。转眼56年过去了。李哲大半辈子都在三湘工作生活,湖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