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书院的人文历史
书院一直是一个承载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的符号和平台。胡风书院荟萃徽州精神,其“邹鲁文化”和“彭颖山水”为世人所景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徽州西湖的一处胜景。
历史上,胡风书院享誉岭南,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早在700年前的南宋时期,在原市政府后面的银岗岭创办了设有讲学的“聚贤堂”,10年后改为“胡风书院”。到了明代,书院逐渐被废弃。清康熙年间,徽州知府王莹在此复建“胡风书院”;嘉庆年间,胡风书院大规模兴建,著名学者宋湘被聘为院长。这一时期“追随者云集,人争学问”,书院进入新的全盛时期。19世纪的胡风书院已经是岭南著名的书院。近代,书院改制为徽州中学、徽州中学、徽州师范学校。70年代末,全国恢复高考后,成立了惠阳师范学院和惠州学院。由于年代久远和朝代更替,胡风书院的原址已经消失,但它在徽州文化中的作用将永载史册。胡风书院创建于南宋。在宋代办书院的历史潮流推动下,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徽州知府赵如玉在徽州银岗岭(今南门路银山楼所在地)创建聚贤堂,纪念唐宋以来对徽州经济文化贡献最大的著名儒家“十二先生”。
银岗岭是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开元佛”的所在地。宋代的于静在《开元寺物语》中生动地描述了殷罡岭的景观:“丘壑重,谷壑隐,长溪平,湖光潋滟,探幽处,赏异处,为一郡之最”。开元寺,建于唐代,是徽州“最强最胜的寺庙”从东晋的龙兴寺到唐代的开元寺再到南宋的聚贤堂,在徽州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
十年后,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徽州太守刘进一步将聚贤堂改为书院。根据当时的学院组织进行了重组。“学而优则仕”(院长)“选拔有志之士,教授之”。作为徽州的最高学府,以徽州西湖命名为“胡风书院”(宋代徽州西湖不叫西湖,叫胡风)。刘也对大殿进行了扩建,在原有的“稀世殿”后面又建了一座“十二先生殿”。再往西,又建了一个“六君子书院”。“南有四寨,南有三门”作为训练场所。
宋朝三百年间,徽州府六县有五十三个进士。桂山(今惠州市惠阳区)进士保留官职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魏公。李思纯、李思怡、陈国汉、陈凯和李顕臣都当过国家官员。州官俸禄二千石,后人称其住所为“万石坊”(今市中山南路)。悔、梁昭德和张被称为学者。丁敬二年(公元1261年),在庭院前建“如意阁”。宋元战争后,元朝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山长黄昭孙重修。
明朝几次废书院,岭南文化和全国一样。由于惠州城市建设的扩大,惠州西湖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国内名人来到惠州创办书院,如“濂溪书院”、“天泉书院”(不久即被废除),与胡风书院争道讲学。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也来过徽州。他的学生薛侃在胡风学院讲课,传播他的理论。
明代徽州府共有44名进士。叶梦熊,一个返善的书生,到兵部做了一个大臣,并赠送给他一本珍贵的书。杨启元,从官员到吏部侍郎,非常擅长文学和理学。他和叶梦熊的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叶梦熊、杨启元、叶萼、叶、李学义被尊称为“五先生”。车邦友、曾寿岳、张璇、李树勋、韩东赞等人在政治、武术、学术、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郑维新在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写了《惠妲己》。
明末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胡风学院被遗弃,并逐渐被遗弃。清初,清朝统治者害怕书院传播反清爱国思想,从多方面限制书院。后来清政府提倡理学,一些地方官员开始创办自己的书院。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徽州知府吕应奎奉命捐资修建西湖书院,并购买了唐璜锦衣苑的部分地基。又称“易学”。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徽州知府王莹改名为胡风书院(艮胡风书院旧址),因徽州教育凋敝,为置锦衣园和“义学”基业之地,清代重修为“长寿寺”。直到近代才多次重建)。
锦衣苑,即“碧苑”,是明代叶梦熊的别墅。位于今胡风半岛北端,三面环水(现惠阳区师范专科学校主教学楼),是当时惠州西湖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叶梦熊“买了一千公顷龟峰,多建了三百座塔。”巧妙构成“障架接地,画舟接水栏”。阳台掩映,景色万千,被称为“西湖之美地”。明朝以后,“碧园”衰落了,但仍是爱国人士交往的地方。叶梦熊的《孙野的维多利亚城》,被誉为“岭南三杰”的诗人屈大均、陈公胤、梁等明末著名学者、大臣在此园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
王莹重视文化教育的建设,同时也重视风景园林的建设。他的《胡风·袁殊集》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土地人民,国家之宝。因其水平高而修之,因其知识能力而教之,是政治之首。”“但是,古今中外还是有很多人为政治培养教育人才的。至于点缀湖光山色,他们可能觉得没用。不知山川有助于人文。”
王莹为重建胡风学院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规划资金,“买下金龙镇等田地,五岁收石五百余石。买水口圩店房,岁时收租四十余两”。对于“穷志不穷的读书人,把帮会的钱给他们。”“我二十岁有余,略修书院,以装饰湖光山色。”“建二十四殿,以为是学而时习之所,建亭台楼阁,以为是歇息之所。”他聘请了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在书院讲学。还做到“政闲,读书期间学生学徒,因为叫嚣寄宿。”
不久,提督王在书院西侧建“御书楼”,并题写康熙皇帝御书《杜诗》四行:“今代谁先为麒麟阁作出贡献,王便是人,控之便是英雄。”把题抄在石头上,拜在楼上。
自胡风书院重建以来,有许多学者努力学习,以获得他们的家人的名字。还有远近的亲朋好友,随着湖上的小船,唱着,交着。文章流传已久。"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清廷发布“圣旨”,下令各省、各省会设立书院,并缴纳开办费用1200元。确定“书院是研究古代诸侯国的”(相当于“省立大学”)。于是各省纷纷兴办书院,又一次掀起了办书院的热潮。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徽州知府易炳寿邀请十州人士,耗资5200元,大规模兴建胡风书院。它于次年(公元1801年)完工。名人宋湘被任命为山区领导。宋湘还为学院的正门题词和对联。
莫青,易炳寿,福建汀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官员,也是著名的儒者和书法家。《宫古里》。他独特的隶书叫“伊犁”。他为徽州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徽州人在书院东侧建了“龚毅庙”作为纪念。
他在院子里立了一块石头,写下他的教育主张:“读书人要向圣人学习,向人学习。虽然人很谦虚,但并没有放弃那些不是人的人,反而很可笑。我将守白鹿洞遗志,言传身教,以戒欺辱,将来可为人,可为贤者。”他还在院内大堂的墙上用隶书题写了“敦厚”二字,并题写后记说:“人要厚积薄发,要端庄博学。所以俗话说‘君子不重则不武,学不固’。我在堂上写了‘敦中’二字,以作纪念。”他继承了惠州西湖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房屋。先后建有“乐群馆”、“成观楼”、“赵茜馆”。
《风浴亭》。“占地100亩”,超过了上一代的规模。他还制定学院的各项制度,制定学术规则,开辟经费来源。
宋湘,号万智,生于程响(今梅州市梅县区)。他是诗人和书法家。博学多才。在胡风书院讲学期间,儒学汇聚四面八方,使书院声名远扬。他是十一卷《红杏屋集》的作者。其中,胡风书院时期的诗作,由《胡风·曹曼》一卷和《胡风·曹旭》一卷组成。离开书院的时候,我在院内的城管楼墙上写了“五首诗”。晚清诗人邱,被誉为“诗的书法”。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徽州知府罗一到,就亲自过问书院。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显其志,增其书坊,厚其膏,严其考,释其父母之言”。针对当时学院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差,学生生活困难的情况,率先“捐420元倡导,上下响应,得14520元,归(善)博(罗)为商息”。并建立财务条例:“建立支销章程,立碑立传,详细立案。”“两郡君子轮流掌管,二十岁出入人数依官定。所有的绅士都要接受学校的检查。”既要教师的素质,也要教师待遇的提高。“张远教师必须是两榜,品学兼优,君子向政府申请任命。梁修三百两,食八十两,节仪四百两,月计二石。狱,谷四十石”。对于学生来说,生活补助会根据不同的班级有所提高。因此,该学院进一步巩固了其发展。“追随者聚集,人们竞相学习。”进入新的全盛时期。19世纪的胡风书院是岭南著名的书院,是惠州的最高学府,也是惠州西湖的绝美景观。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陈创办省立亲亲大学,校址在广州市石榴岗,并设附属中学,校址在越秀书院街。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亲亲大学停办,附中改为省教育学院附中,迁至开平白鹤围。次年秋,省教育学院更名为省文理学院,附中更名为文理学院附中,迁至乳源,后于年底迁至连县东北。民国33年(1944),附中脱离学院,独立建校。学校被命名为省越秀中学。民国35年(1946)3月,校长钟率学校从连县迁至徽州书院(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同年6月,省立惠州师范学校被省令改为。从此,徽州大学的前身就扎根在胡风书院的旧址上,这是一条“古邹路,小景观”,从广州——开平——乳源——连县。
据黄定国先生考证,指挥洋学占领书院旧址的校长钟原籍惠阳水口。早年就读于省立三中,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当时省教育厅有一定的“后台权力”。钟对美丽的“风水宝地”惠州的书院垂涎三尺,于是在5438+0946年6月争取到省教育厅的支持,以“教育厅有权处理和使用省内省属学校的财产”为由,将省越秀中学迁至原惠州省属中学惠州。
同时,作为书院正宗传人的惠州的骄傲,广东省最早的三所省立中学之一的惠州中学,“开创了惠州近代中学教育的先河”,“由于原址迁至越秀中学,一所早在同年3月就从连县迁来的省立中学,不得不在县城老龚雪(今桥东惠新东街1号)重新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