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3000多年!古代吃货让竹笋入诗。
现在是吃竹笋的季节。对于南京人来说,无论是竹笋还是生菜,都是那么的清香爽口;但是对于古代的吃货来说,他们不仅吃,而且在各种史料中也有记载。
“竹笋”是“竹宝宝”的昵称
《说文》曰:“笋者,竹胎也。”竹笋是竹子从土壤中长出的芽。在中国人的眼里,竹笋“扎根于大地,渴甘泉”,“逃出大地”,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人们习惯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个事物的生命力;再者,联想到吃竹笋也能像它一样获得无限生机。《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说竹笋能“止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有利于下气分离,清热化痰,和胃提神。
据有关专家考证,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吃竹笋;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古人吃竹笋的记载。“竹笋,竹笋,可以做菜。”中国最早的古代字典《尔雅》的定义,道出了竹笋和中国美食的历史渊源。当时人们称竹笋为“竹笋”,这不仅是一个直观的名称,也隐约透露出人们对“竹宝宝”的珍惜。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有一首诗:“何为维?魏笋而蒲。”其中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面。据说,韩侯谒见了周皇后,离开了北京。按照礼仪,朝廷官员设宴饯行,上了几百壶酒,炖了新甲鱼,蒸了鲜鱼,宴席异常丰盛。招待贵宾的蔬菜是嫩竹笋和嫩蒲。还有一种更豪华的方式来吃纣王自己的竹笋菜肴。按照李周的说法,“加了豆子,竹笋会把鱼糟蹋了。”“豆”是指古代宴席中用来盛肉的木材。“粉”是腌制的意思,“粉”是酱的意思。因此,在周皇帝的宴会上,“豆”是用腌竹笋和鱼酱填充的。其实因为竹笋的草酸含量比较高,单吃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但是腌制后配上鱼露会让味道更加浓郁。
吃笋之风越来越盛行。秦汉时期有一道名菜“鹿肉鲍鱼笋白汤”,西汉梅成写的《七毛》中有“笋子香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一首名为《吃竹笋》的诗:“放在厨房里,和米饭同时煮。紫花旧,素肌新。每天加餐,过了就不要想肉了。我在罗京做客久了,这种味道往往不够。且吃泰铢,春风吹竹。”白居易常年在北京做官。对他来说,竹笋每天吃不腻,连肉都不想吃。
在古人中,最热爱竹笋的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竹子代表着高尚的道德,所以吃竹笋也是一件清新脱俗的高雅事情。南北朝士大夫崇尚清谈,追求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竹笋满足了他们对食物的想象。
古代文人称竹笋比肉好吃。
古代文学教授韩指出,宋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高峰,这也反映在他的许多诗歌和作品中。备受推崇的竹笋,不时出现在文人笔下。
李广的《宋代竹笋回忆》详细描述了竹笋出土的生动景象。“晚春,布谷鸟啼叫,长得又粗又麻。取土养角,穿篱露猫头。”也就是说,当布谷鸟啼叫时,粗壮的竹笋密密麻麻地露出地面,细如牛角,粗如猫头。
北宋熙宁六年春,时任杭州判官的苏轼随慧觉和尚出游时,写下了一首《于谦绿云轩》的诗句,由此诞生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食无肉,不如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后来苏轼贬谪黄州,在《初抵黄州》中,留下了一段笋香的吟诵:“长江知鱼围国之美,好竹使山感笋香。好吃货都知道鱼和笋,好吃又好吃,何况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也是资深吃货。他在《向老彬乞苦》中写道:“南园苦笋不如肉,龙说收之不公。”在他看来,苦竹笋比肉好吃,我觉得吃竹笋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除了苏轼和黄庭坚,南宋的杨万里也有一句关于吃笋的妙语。他在《早晨杜迁煮笋》中写道:“不必咒笋作竹,吃笋不吃肉。”黄莉可挺剑,有竹笋吃也不吃肉。“早笋渐上市,青韭初出园;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我会尽全力筛选鸡和海豚。”这是陆游的“春晚学习墙”。当竹笋端上桌,诗人拿起筷子,心情愉悦,连平时很少见到的鸡肉猪肉都看不见了。
韩分析说,古人生活贫困,不可能囤积很多食材。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吃随季节变化的食物。对他们来说,能及时品尝到最新鲜的竹笋,是上天赐予的最亲切体贴的礼物。冯世兴的《吃竹笋》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锦筐初鲜玉色,据说煮之有德。从来不加饭没帮助,浪说冰脾苦不方便。我没有不小心的一天,但是我四点钟有钱。连寒儒的气味都不要问。你一定打算把凌风打造成瘦仙女。”剥去竹笋的外壳,白嫩嫩的竹笋就可以随便煮了。这种新鲜蔬菜吃起来很好吃,不要指责它有营养,也不要说它会伤胃。一天没有竹笋,你就懒得动筷子了。如果一年四季都有,价格无所谓!不要说穷书生的穷。如果经常吃这个,一定要苗条挺拔!
乾隆皇帝六次来江南吃笋。
除了竹笋的原味,在烹饪竹笋的过程中,古代的吃货们也是绞尽脑汁。
据林鸿《山甲清宫》记载,鲜嫩的竹笋裹上调味面糊,炸至金黄色,称为“金黄”;有的人把竹笋切片,和白米饭一起煮粥,也很好吃。这叫“煮玉”。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园注》中提到“玉兰片”,即由冬笋制成,因形似玉兰花芽而得名。“冬笋烤片,加蜂蜜略。苏州孙春阳家有盐和甜两种,盐最好。”
历史上还有一个吃笋大户,那就是乾隆皇帝,他又一次刷新了吃笋的天际线。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袁宏启介绍,乾隆皇帝每次巡视江南,大约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往往在正月十五左右出发,也就是前往南方的笋子。那时候,冬笋、春笋、绿笋相继出现,在杭州西湖宫里住下了。在八天的时间里,他们吃了春笋炒鸡,咸菜炒野笋,酱肉青笋,青笋青椒球,等等。
袁红旗分析,绿芽指的是生菜,也叫生菜,可以烧、炒、炖、凉拌。被称为“黄金蔬菜”,春末夏初是吃绿芽的好时候。江南气候温暖,生菜成熟较早,比其他地方早一个多月。乾隆皇帝南巡吃笋正好。
南京日报/紫金山报记者王峰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